
秦皇岛海碧台二期全线建成 /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
延续“栖息地67”项目对人性化高密度住宅的开创性愿景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目前最大体量住宅项目于中国秦皇岛海岸落成

武汉长江天际,line+朱培栋关于城市坐标的双重思考(下)
2024年中,我们荣幸受到项目业主华润置地的设计委托,并承担了全新的设计任务:在业主指定的空间格局基础上,围绕新的业态定位——集艺术中心、商业大平层、酒店和办公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社区。

苏州南站 / 筑境设计
作为基于中国国情的站城融合理念的最新设计实践,苏州南站枢纽综合体旨在通过创新高效的交通组织、多元融合的综合开发,打造既有水乡特色又具未来感的创新站城空间。

森野长廊 / BDSD吾界设计
本次改造设计以“森野长廊”为主题,用新旧交错的方式延续场地精神和氛围,并以新的建构体打造全新的记忆点,让人们在穿行中感受新与旧的碰撞与融合。在点、线、面三个维度上将景观、廊道、广场、建筑进行链接,创造出不同尺度的开放空间,实现横向与纵向的丰富层次和界面。 收藏这幅画!

长埭村艺术乡建系列-茶山浮亭 / 由牧建筑
我们在两座茶山中的西山山顶构筑茶亭,与东山山顶原有的风情茅草亭构成对偶,希望其成为采茶村民的休憩亭、游客观光的眺望台与乡村风貌画卷的吸睛点。

水雲乡 / 莘野佚筑设计工作室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我们理想中的民宿不仅仅是旅途中的容身之所,更应该为旅人提供一种有别于都市生活的体验,是身心的疗愈场。伴着微风,泡壶热茶,期待听一场山雨,将注意力聚焦于当下,感受曾经被忽略的美好,这或许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靖江滨江新城长阳邻里中心 / 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
如何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一日生活需求的同时创造邻里交往的机会,场所记忆再现,将邻里中心建设为一个得以持续性吸附居民生活的容器与载体。

武汉长江中心国际竞赛方案 / line+朱培栋关于城市坐标的双重思考
面对“城市聚场”模式下的滨水城市坐标塑造,我们从区域整体结构、街区肌理延续到建筑技术整合、空间场域塑造等多种尺度上展开深入探索,并通过不同的策略实施,提升这一“城市聚场”的能量密度与吸引力,使其成为不仅是视觉上,也是人们记忆里和生活中的可感知和体验的坐标建筑。具体的核心策略我们将之总结为:网格,立体,悬浮,开放。

壶中天地 陶书局 / Wuto-mills by Wutopia Lab
在与业主的沟通当中,老紫砂艺人的一句话“制壶如做人”触动了设计团队。所以我们把“制壶如做人”作为主题运用到设计当中。因为它是主题,所以我们要建立Plot,这个Plot就是制壶的三个阶段,第一炼泥与制坯,第二窑烧,第三成器。分别应对三个区域:泥土、洞穴和仙境,正如同象征了做人要历经的三种状态:磨练、考验、还有升华。

石羊山壹号住宅 / 小写建筑事务所
作为建造条件的一种回应,建筑粗粝的表面鲜有修饰,同时拥抱了就地取材的配件以及房主在使用中的调整。藤曼,落叶,昆虫,飞鸟随意抵达,他们和房主一起,在菜地,池塘和田间,自然徜徉。

深圳市龙华区清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 一境建筑设计
在两座教学楼中间设置空中图书馆连接两侧教学功能,通过建筑退台创造连续的屋顶花园并与操场空间形成有机的连接。依据地势高差顺势而为,在南北建筑体量之间形成“谷地花园”,创造出绿意盎然充满童趣的坡地景观。精心设计的廊道、平台、小木屋、探索洞穴为孩子们在校园活动中创造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山谷天地,下课时可以放肆玩耍。延绵的两侧教学楼就像两座建筑“山体”在入口处汇聚并悬挑而出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开放空间,形成沿街主界面,同时承载家长接送等待区的功能。

迷宫之家 / 先进建筑实验室 AaL + 个个世界 Wiki World
设计转化成了“找房子”的游戏,13个分别是卧室、起居室、卫生间的模块散落在小岛上,通过100米长,80厘米宽的黑色廊道连接。廊道时而是迷你院子,时而在室内天光大开,结合小岛地形的不规则角度,连接了全部的房间,也为居住空间提供了建立私密性的遮挡。

南京鼓楼锦上 OCC 餐厅 / BUZZ 建筑事务所
空间整体呈现出一种“缓步渗透”的空间过渡感:从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到围合的庭院,再到通透的室内区域,层层嵌套,借鉴了传统园林的“园中园”结构,既传承历史,又注入现代生活方式的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元白楼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改造设计中,通过新增屋顶连廊、跑道等方式,形成一气呵成、贯穿 15 个独立盒子的立体游走路径,将原本无趣的屋顶空间转化为感知自然的交往场所。此外,通过对原有建筑空间的梳理与再创造,营造多样交往空间,让建筑本身成为匹配未来设计学院教育模式的“行为激发器”,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成为设计教育的重点。

龙眼树下的院子 / 在场建筑
中间的圆形庭院在似乎偶然的不规则秩序中营造了一个向心的内核,回廊上的六扇竖窗使人的视线可以穿透住宅内部的空间。最后,屋顶露台又归还了被建筑物所占据的地面,拉近了人与树冠间的距离,在龙眼成熟的季节伸手便可采摘枝头上悬挂的果实。

Dybkær 学校 / Sweco Architects
坐落于戈德瓦德山之巅的迪布克尔学校(Dybkær School),也被称为“山丘上的学校”,已成为丹麦小镇戈德瓦德的重要社区中心。

常州舜山万怡度假酒店 / gad作品
常州舜山万怡度假酒店,是平原地区自然山居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在尊重自然与在地精神的同时,为现代都市提供了一个松弛的山野疗愈之所。

斜屋 / Red Brick Studio
红砖工作室(Red Brick Studio)受邀为一对夫妇(和他们的狗!)建造周末住宅,其设计理念是简约而精致、不放纵、功能重于形式。于是,"斜屋 "应运而生。这栋房子力求朴实、简约,甚至可以说是节俭;它的主要功能是考虑到地形的复杂性和乌克萨湖的美丽景色,创造一个私密的空间。

B09 建筑岛 / urbanmakers + Selva & Maugin Architectes
屋顶定义了该区的特色,形成了不同尺度和倾斜平面的醒目轮廓,构成了其创新的建筑风貌。

台州远景中心 / gad作品
设计采用底层连接的“双塔”布局:东塔楼面向城市,是方远集团总部;西塔楼朝向公园,是朗成集团总部。既与南北向城市肌理呼应,又让两集团“独立性”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