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招聘无人应,难道建筑师们都……?

2017年过去了一半多,招不到人的焦虑已经成为摆在设计公司老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7年过去了一半多,招不到人的焦虑已经成为摆在设计公司老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找到我们,希望借助阿客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越来越多的事务所创始人在接受阿客专访的时候,感慨招人难。

640.webp (1).jpg 

来看两个榜单。

各路招聘无人应,难道建筑师们都……?

各路招聘无人应,难道建筑师们都……?

数据来源:梧桐果

 

表格来自校园招聘平台梧桐果发布的《2017届校园招聘数据报告》。建筑行业在两张榜单中均位居前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度可见一斑。

 

表面上看,设计公司招不到人意味着人才供不应求,意味着项目应接不暇,意味着行业逐步回暖,建筑设计市场终于要结束持续的低迷,开始有了起色。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我们也该来思考一下,招人如此之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所以, 是因为高校培养的建筑专业学生在减少?是因为房地产业兴旺市场需求陡然增多?


果然是这样吗?

0.gif 

我们先来看看建筑专业毕业生到底少了没有?

 

下面是两所国内知名建筑学院校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640.webp (4).jpg 

数据显示,近四五年来,这两所学校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变化并不大。

 

作为建筑学传统老八校中知名度最高的学校之一,近两年东大建筑学院的招生人数确实比之前两年有所减少。不过,这波招不到人的供需失衡发生的此刻,其实也正是招生人数更多的那几年入学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再看西建大建筑学院,这几年的招生人数基本持平,各专业招生人数也都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建筑行业应该没有出现断层现象。

640.webp (5).jpg 

我们再看看近来房地产业的市场需求有没有大幅上涨?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开始,无论是计划开发投资金额、建筑工程投资额,还是施工面积,全国房地产整体形势并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相反,各项指标全面回落。

 

640.webp (9).jpg 

图:截止2017年上半年已出台房地产收紧政策城市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另一方面,出台房地产收紧政策的城市覆盖了全国最主要的三大都市经济圈,一二线城市几乎全部受到影响,中心城市调控升级,周边城市收紧蔓延。由于不断的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降温显著,今年以来行业整体一直处在调整之中。

 

所以很明显,从市场需求来说,建筑行业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640.webp (5).jpg 

那么,究竟为什么设计公司招不到人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建筑师自己对行业的认知现状。

 

在知乎上输入“建筑师”,检索出来浏览量最高的问题是: “建筑师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职业吗?”(关注者3480,被浏览1028515)

 

640.webp (10).jpg 

截图自知乎

 

一百多万的被浏览量在整个知乎都算是人气相当高的,说明这个问题真的扎了很多人的心,而下面的回答大部分也的确充斥着负面情绪: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截图自知乎

 

在这个主打知识分享的问答平台,这道题和很多其他主观色彩浓重的问题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却折射出了建筑师群体的普遍焦虑。

640.webp (17).jpg 

同样是在知乎,下面这两组问题的对比也非常有趣:

 

“建筑行业的未来的走势到底如何?” (关注者572,被浏览40960)VS“对今年建筑设计行业普遍降工资怎么看?”(关注者1968,被浏览398026)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截图自知乎

 

“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前景?”(关注者360,被浏览64471)VS “你为什么离开建筑(设计)行业?”(关注者2947,被浏览771143)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截图自知乎

 

形成鲜明对比的关注度道出了业内一些公开的“小秘密”。

 

相比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建筑师们似乎更关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毕竟“设计费十年不涨”作为一直稳居建筑行业话题榜榜首的问题,至今也没人能给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囊中羞涩,还有干不完的活。制度规范取代了情怀,领导意见取代了理想,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发现,能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徒有一份热爱是远远不够的

 

640.webp (22).jpg 

截图自微博

 

在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黑眼圈、白头发之后,建筑师们之间的热门话题又增加了一项——要不要转行? 看来,这群自称没有生活的画图狗,百忙之中还抽空进行了职业选择的思考与探讨。

 

0 (1).gif 

行业内部的人心不稳,直接影响了行业的人才引进。

 

640.webp.jpg 

0 (2).gif 

一直以来,圈外人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总有很多想象。建筑行业的高门槛,建筑大师和经典作品的瞩目度,这些客观存在使得建筑师接收众人仰视的目光变得不足为奇。同时,在各路影视剧以及网络小说的共同作用下,建筑师高大上的形象早已印刻在了吃瓜群众深深的脑海里。在他们看来,这个自带光环的职业,标志着高阶的社会地位、出众的生活品味,以及……可观的经济收入。

 

这大概都只是因为他们不认识一位真实世界里的建筑师。

 

0 (3).gif 

如果吃瓜群众有机会跟一位建筑师聊一聊,也许会因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是激动:

 

640.webp (23).jpg 

截图自微博

 

但可能性更高的情况是:


640.webp (24).jpg 

截图自微博

 

这种幻灭感,并不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建筑师的真实人生的确需要借助固化印象的崩塌来被真正了解。

 

0 (4).gif 

在知乎“你为什么离开建筑(设计)行业?”这个问题下面,有将近200条回答。很多在职建筑师一边加班一边码字,讲述了自己惨痛的亲身经历,真实精彩的故事背后是一把又一把擦不完的辛酸泪。

 

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与高度概括性的一条回答是:

 

640.webp (25).jpg 

截图自知乎

 

简单说来,钱少活多,这就是建筑师难以在行业中坚持的原因,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人才更替的青黄不接。

 

扎婶说:“If you want an easy life, don't be an architect.”选择成为一名建筑师,大概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人生路。路人甲说:“三十五岁已经是资深程序员了,四十岁才叫青年建筑师。”也就是说,这条路不仅颠簸曲折,还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才能看到光明。

 

于是,处在这个行业人才培养链上的个体都变得焦虑不安。

 

在职建筑师们开始蠢蠢欲动,因为他们听到已经转行的同仁们这样说: 

 

640.webp (26).jpg 

截图自微信评论

 

640.webp (27).jpg 

截图自微信评论

 

应届毕业生们开始怀疑自我,因为他们的职业教育课是这样的: 


640.webp (28).jpg 

截图自微博

 

对建筑心生向往的孩子们开始不知所措,因为他们的前辈这样嘱咐:


640.webp (29).jpg 

截图自微信评论

 

然后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转行的可能性,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640.webp (30).jpg 

截图自微博

 

显然,人心的不稳定直接造成了行业的震荡。设计公司招不到人,建筑师一肚子苦水,毕业生不愿意踏进这个行业

 

然而,这样看似糟糕的形势,绝对是一件坏事吗?

 

640.webp (31).jpg 

20170727_174314_021.jpg 

有人说,设计师就是要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东西,但是却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听起来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是这个行业的价值所在。

 

建筑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这个广义而言的“生活必需品”,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屋檐下的空间,更是人类超越想象与突破自我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就是在造梦。

 

所以,对于造梦者——建筑师来说,低廉的设计费不仅难以维持生计,更是在消磨内心对建筑的热爱。如今,造梦者越来越少,或许梦的价格将水涨船高。某工作室在接受阿客采访的时候表示,找上门来的项目越来越多,必须按时间先后排队,如果实在着急只能加钱解决。

 

这也就意味着,建筑行业或将迎来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持续低迷又备受关注的设计费也将随之迎来拐点,这是我们都十分希望看到的事情。


0 (5).gif 

不过,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在设计费改观的同时,建筑作品不再被简单视为一件普通的商品,它的价格也不再单纯由市场来决定,而由其价值来决定。

 

完成这样的转变,需要专业的买家用双眼去发现价值,也需要专业的卖家用双手来创造价值。因此,虽然设计费上涨可能是下一阶段的整体态势,但落到个体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状况。

 

对于建筑师和设计公司而言,如果不能提升产品价值,那么虽然在短时间内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能够获得回报的提升,但随时都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只有将产品价值摆放在首位的建筑师和设计公司,才能在这轮行业震荡中找到可以长久依赖的立足点,在创造优质作品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塑造。也只有这样富有责任感的设计公司愈来愈多,建筑行业才有可能脱离恶性竞争,达成整体优化。


20170727_174314_022.jpg 



感谢 阿客工坊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archerdesign

qrcode.bmp

(0)
上一篇 2017-07-31 上午6:00
下一篇 2017-08-01 上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