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这个建筑师是谁? 他为什么会画这样一张草图? 为什么这张草图会被原样建造了出来?

我们特别容易记得自己是在一条船上,

我们总是忘记自己是在一条河上。

马东

《奇葩说》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一张草图引发的怀疑

从前,有一个建筑师,他画了一张草图。

然后,这张草图就被原样建了起来。

你以为我说的草图是这张?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错!

我说的是这张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但结果是一样的,它们都按照草图被完美复刻了出来。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港真,我要是画这么个草图给甲方看——对不起,我连想想的勇气都没有。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建筑师是谁?

他为什么会画这样一张草图?

为什么这张草图会被原样建造了出来?

而这一切问题的答案,

都指向了一股神秘的东方力量。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神秘力量登场

这个建筑是Morphosis设计的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

甲方的要求很明确:

自然科学嘛,我负责科学,你负责自然——麻烦设计师把自然引入建筑就ok了。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看看基地周围这一片欣欣向荣的钢筋混凝土,谁来告诉我,

自然

在哪儿?

在哪儿??

在哪儿???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再看看建成后的效果,我忍不住想再问一句:

自然tm到底在哪儿啊?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甲方是瞎了吗?

当然不是。

他们只是被一股神秘的东方力量所折服。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要说起如何将自然引入建筑,再nb的西方神仙也比不过我们的中国老祖宗。

咱们祖宗几百年前创造的古典园林艺术是后无来者、不可企及的巅峰,而咱们祖宗留下的高深造园秘籍,随便拎出几条也能秒杀一众当代建筑师,就比如Morphosis这次偷偷使用的——

造景、框景和游景。

【造景】

自古以来,我国的每一代祖宗都秉承着缺啥补啥的理念。直到今天,我妈在吃火锅时也必定要给我点一份脑花。

作为园林造景的扛把子,如果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祖宗们就撸起袖子自己造。

而造景的关键就是——银子——只要你家有矿,想咋造咋造;要是没矿,那就集中力量办大事,种一棵树也能独成意境。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框景】

为了不让自己辛辛苦苦造的景观被随便错过,祖宗们就直接用门框、窗框等一系列能当做自然画框的构件将景色紧紧框住。这样一来,即使你并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也能通过景框的设置把园主人想让你看的都看了。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游景】

美在观者。

你看到的才是景,看不到的都是零。

 “景贵乎深,不曲不深”。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将景色做得更丰富,其实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让观者获得更多的记忆和体验。所以,游者怎么转,是设计师布的套路;观者怎么看,是设计师做的摆拍。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颤抖吧,凡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Morphosis是如何用造景、框景、游景这三招让甲方臣服的。

造景

前面已经说了,这地儿十里八村都是钢筋混凝土,根本没啥自然。所以首先上来就要造一个自然。

本着因形就势的造园原则,建筑师在地块上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L”形景观来围合场地,小“L”形景观为一片大型天然树冠森林,大“L”形景观是有着沙漠干燥露台的地景建筑。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然后根据人流来源将两个“L”形景观挤出三个对外出入口,再于“L”咬合的中部交汇出入口广场。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展览建筑一般是不需要自然采光的。根据草图,我们也能看出这个建筑的展览部分就是一个几乎不开窗的大方盒子。可缺乏了视觉渗透的窗户,还怎么让建筑与环境对话呢?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为了将城市景观以及自己造好的地景通通框进建筑中来,设计师进行了二段操作。

1、将首层的部分楼板抬升,并利用底层连续的玻璃幕将好不容易营造好的大地景观框入建筑。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2、把传统做法里位于建筑中部的中庭空间转变成了角部可以观景的玻璃交通核。

如此一来,角部交通核就取代了原本封闭的中庭共享空间成为了一个吸纳周围景色的框景器。为了使这个框景器的视野范围变得更大,建筑的方形体块进行了一定的扭转而不是平行于用地边界,使之尽可能看到城市的全景。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游景

虽然你费尽心思造了这么多景,但主要的参观流线还是都在室内——这不白费力吗?

当然不能白费力,那怎么办?

就靠绕呗。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首先,为了使底层好不容易营造的自然景观物尽其用,设计师用曲折的长路径来联系场地周边与入口广场。这样,游客在进入建筑内部之前就要先与地景环境进行一番长谈。

进入建筑后,依然还是要先看景。

设计师在交通核外侧悬挂了一部长~长~的观景扶梯,让游客先通过扶梯一路看景直达顶层。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到达顶层之后,是不是就直接进入展览部分了呢?

当然不能这么简单。

这时候,就要讲一个著名的故事了。

在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由于百废待兴国力不足,能接受检阅的飞机太少了,于是周总理就提出了“飞两遍”这个将有限的飞机变多的方法。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这个方法,在我们的观景流线上同样适用。

主体建筑的各层采用回字形环线组织展览,但每层流线都会回归到观景交通核来走到下一层,也就是说游客每参观一层就要回来看会儿风景,就好像一直身处风景之中——但其实观景交通核只有一个,不过被巧妙的反复利用罢了。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Morphosis的方案讲完了,我们的园林也讲完了。

其实,我并不觉得对于小孩子来说,别具匠心的建筑形态与建筑构思会比树林中会发光的绿色青蛙更有吸引力。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知识的敌人

霍金说,

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幻觉。

我们读了这么多书,从《园冶》到《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但还是不会用来做设计。

不是读书没用,主要是我们没用。

我大中华的艺术文化有多么辉煌灿烂无须赘言,只是在这些辉煌灿烂面前,我们是欣赏者和崇拜者,却忘了自己是继承者。

而有些旁观者却变成了偷学者。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字编辑和指导

本文图片[2][3][4][10]

来自http://gooood.com

[15][17]

来自https://www.baidu.com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你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0)
上一篇 2018-11-27 上午8:00
下一篇 2018-12-03 上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