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二学妹设计的小客舍入选24新人赛TOP100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李卓阳
李卓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科
2024年建筑新人赛TOP100
指导老师:杨乐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专业大二的学生,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课设笔记的投稿,也很开心可以与大家分享我的设计思路,非常感谢小编给我这次机会。
本方案有幸获得2024建筑新人赛TOP100,但仍旧存在诸多不足,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学习,更进一步,请大家多多包涵。
让我们先来总览一下本次设计方案的最终图纸以及成果模型吧。
成果模型
前情提要
该项目选址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这里是古都西安文脉所在,位于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拥有碑林、城墙、关中书院等标志性历史建筑,沿街商业形态分布以古玩字画为主,同样也是底层高密度生活住区。总共可选四块场地,本方案选择了A场地。该场地位于丁字路口处,北、南、西侧均有人流汇入,但人流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占地面积为四个场地中最大的。
△项目场地A
场地调研
场地调研是前期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调研开始前,场地的第一印象也不可忽视。每个人对这片历史街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现在来看看我眼中的书院门三学街吧。
三学街的大部分建筑看上去比较老旧低矮,但都给人一种厚重感,具有浓浓的历史气息与生活气息。场地附近有非常多的树,它们虽然都只有两三层楼那么高,但与周边建筑十分契合,其中有不少粗壮的古树,在建设时由于无法砍伐而保留,也因此令树仿佛和建筑融为一体。同时三学街建筑密度较大,小巷子非常之多,给人一种错综复杂的感觉。古玩字画的贩卖也是街边最重要的风景,一般都是根据碑林衍生出的碑刻,印章,书法等。
下一步就是场地解析了,这个任务是小组内部共同完成的。主要分析场地所处的环境,关注场所的空间结构、空间肌理、空间尺度及空间界面。
1. 建筑层
建筑整体密度高,呈集群分布,朝向南北、东西,且边界不清晰。具体表现为中部、东南、东北方向建筑密度大,尺度小;西北方向建筑密度小,尺度大。
2. 公共空间层
主要有线形及方形两种形态,分布均匀但尺度方向不统一,没有核心的公共空间区域,连续性不高。
3. 绿化
整体绿化占比较低,沿道路两侧点状分布,环城公园、碑林博物馆内部有片状绿地。
场地分析
除此之外,在设计初期,场地附近的人流密度基本可以确定方案的出入口方向及公共私密分区。
场地北侧书院门步行街人流最大
东西两侧巷道次之
南侧巷道人流最小也最安静
△ 人流分析
过程推进
项目位于书院门街区中,这里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街区独有的生活气息,碑林是这片场地上最重要的精神符号,也是这里文化气氛的源头。在这里设计一座客舍,为来旅游的人提供独特的体验,我借用了碑林的意向。在概念确定初期,我并未明确该如何转译碑林的意向。
设计之初,我首先尝试了以书院门历史街区最为常见的围合式庭园作为客舍的基本形式,为了破除体量感,将建筑进行部分推拉,形成缝隙和平台,让建筑体量之间互相咬合。除此之外,我将三个主要庭院抽象成盒子,这些盒子由二层平台延伸出的连廊连接。而这些盒子就是碑林意向转译的突破口,将碑刻转化成墙体,在盒子内部布置,让旅客穿行其中。
△概念意向图
二草阶段
在方案推进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在盒子中布置墙体模仿碑林并不合理。“碑林”与建筑空间是极为割裂的,仿佛独立存在。但我认为将“碑”抽象成墙体,若干平行墙形成“林”,再以步道环绕穿行,将错落有致的墙体连接,并将盒子保留作为节点空间这一思路方向是正确的。
于是在二草阶段所有东西向的墙体全部成为“碑刻”,在场地中犹如“树林”一般存在。我也摒弃了一草阶段的围合式庭院这一形式,建筑不再是“体块”而是“板与片”,并且不再围绕中心庭院设计,转为完全根据“碑林”所创造的空间可能性而设计。连廊也不再独立存在,而是和二层形成一个整体。
△ “碑林”产生的空间可能性
二草模型
根据场地调研结果,客房分布在较为安静的东北两侧。同时每个客房都有自己的观景庭院,也是较为私密的区域。
△客房分布
在二草阶段,节点空间与庭院空间还较为割裂独立。在各个庭院内想要达到视线交互还需更进一步,步道的环绕和公共空间还并未有很好的结合,这便导致旅客在住宿时并不会像预想时那样在“碑林”间游走。在后续设计中将根据以上问题着重深化。
最终成果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节点空间与庭院有了更好的交互效果,也是整个建筑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使得流线得以贯通,让整个建筑的功能完整且分布合理。使用者经曲折的连廊通道进入客舍,直至公共娱乐及观赏景观的核心空间,使用者始终与碑林这一主题保持各种紧密的关系。
△首层流线示意图
△模型制作过程(初版)
△最终模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