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新人赛top100,看看大工学弟设计的博物馆:东关城遗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刘九菊

温涛宁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在读

指导教师:刘九菊

小红书:Evildoer.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受邀撰写这篇课设笔记,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分享我在此次设计中的一些思考,以及创作的过程。本次课设是大三学期的博物馆设计,整个设计过程愉快且顺利,结果也比较圆满,入选了新人赛top100。当然,方案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欢迎各位大佬批评指教~

东关城遗——历史环境下的博物馆设计

一.前期调研&思考

任务书概览:

历史保护街区内博物馆设计,建筑规模4800㎡(上下浮动10%),主题自拟。

场地选择:

辽宁省大连市东关街——大连著名的历史保护街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繁华一时,但现如今满眼断壁残垣,已经是大连最破旧的街区之一。同时,东关街作为近代大连俄日殖民统治时期"中国人区"的部分遗存,其规划体现了俄日殖民统治者种族隔离、民族歧视的思想,其发展见证了近代大连城市成长的悲壮。

调研之前

东关街,对于我这个大连本地人来说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遗憾的是却从未实地来过。在来到场地实地调研之前,我翻看了东关街的卫星图照片,并根据谷歌地图提取了一份周边环境肌理,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正确”的设计思路:尊重历史街区的形式、尺度与肌理,设计2-4层高度的小体量组合式建筑,沿用周边建筑的坡屋顶(或许可以做出一定变化),天际线守齐环境,延续场地围合街区式布局,小进深大合院,立面设计保持街道的完整一致性……

实地调研

来到东关街历史保护区实地感受并走了一遭之后,很快便有了与观看卫星图、航拍图完全不同的体验。

如今的东关街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建筑年久失修,一些甚至已经坍塌。屋顶残破、外墙破洞的建筑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建筑内部仅保留了几段楼梯,几片山墙。尽管如此,街道的界面依旧保持较为连续,一个个街区走过,没有绿化映衬下的折中主义建筑重复而单调。

然而从围合街道的建筑狭缝中、或坍塌的外墙间穿过,进入到街区的内部,尽管大多内院比街道更加残破,却依然能感受到超过外街的多样性与生活气息。若街道空间完整而消极,我们依然需要去费尽心思保持顺应它吗?面对这样的历史遗迹,我们是应顺应它,还是以全新的方式去记录它、回应它?

△场地实景

回来之后,和同学合作建立了两版东关街周边建筑的犀牛模型,图1是大范围体块肌理模型,主要用于体块方案的前期推敲;图2是更小范围但控制建筑高度及屋顶形式的高精度模型,主要用于人视点关系推敲及后期表达。

二. 初步构思

方案开始前,我觉得摒弃从图底关系、场地肌理入手的思路。我认为历史环境下的建筑更重要的是人视点的空间处理,过早的先入为主,以鸟瞰视角的下的平面肌理去思考,只会限制空间的尺度与手法。

再结合较小的场地规模与较大的建筑面积需求,相比于小进深围合内院式的做法,我选择采用整形减法的方式塑造体量。接着从场地特点出发,场地的北、西、南三侧均为历史保护建筑,东北侧为斜向城市主干路,整个场地位于主干路穿过历史保护街区的节点位置。因此我选择将面向干道方向的体量向城市打开,而其余三个方向保持立面完整性。

向城市打开的方式我选择体量跌落,完全放开主干路一侧的界面,同时在南、北两个界面即保持相对完整,又暗示出这种开放的存在。并自然形成大量高低错落的公共平台空间供市民参与进整个建筑。

对跌落体量的处理上,我选择化整为零地打碎体量,以消解大体量建筑对周边历史建筑的压迫感。而室外平台的营造方式则同时作为整个建筑的主要造型元素,并让市民参与博物馆的建筑叙事之中——即对现今东关街场景的转译复现。对于最东侧的三角体量,则不安排实体功能而完全作为景观节点,作为跌落体量的延续,完全对城市打开。

这里有个插曲,按上述逻辑,建筑西侧应该全部为展厅空间及室外城市人流流线,由于主入口前门厅及配套功能的面积要求,没有办法在西侧正对主干道设置主入口。建筑的主入口大概率需要设置在南侧。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主入口应该设置在正对主干道的西侧,也就是希望我把整个方案水平翻转。在我尝试后这样的方式对西侧三角地块的利用非常不充分,且面对历史街区方向的围合度严重降低,因此我坚持保持原方案且将入口设置在南侧,并提出可以用体量变化引导西侧人流进入南侧内街从而进入主入口,终于说服了老师。

三. 方案推敲

东侧的跌落体量,灵活多变、室内外相关联的空间一定用做博物馆最主要的使用空间,即展厅空间。为了塑造室内外空间的灵活度,我将全部辅助功能集中在较完整的西侧,为其单独设置配套设施与内部交通,并以方形的庭院和通高门厅对服务空间-被服务空间进行明确划分。

相对简单的事情做完了,接下来就是最复杂烧脑的过程——展厅空间的设计。

展厅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室内的视线、流线与空间体验的多方面设计。由于前期跌落体量策略的确定,导致展厅空间每片墙、每个层高的设置都直接影响了外部建筑体量、室外流线的合理性、及外部空间与室内空间视线的通达性,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以片墙为主的构图更是一次次让我在“合理”与“和谐”间摇摆不定,在无数次模型和草图的调整中才确定的大体的方案。

△手工模型推敲

△平面流线推敲

△并以拼贴剖面的形式对展厅剖面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关系进行推敲

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以“形式”或“功能”中的一者主导设计,为了尽量综合全面的考虑空间可能性,我还采用了一个麻烦但有效的方式:分层炸开推敲平面、再合起来推敲空间关系对平面进行调整、再炸开重调平面、再拼合看空间…..如此反复,逐渐逼近形式、功能、结构的更优解。

△一草时的方案模型

一草评图时,别的组老师提出我的方案存在展厅空间间的划分不够明确、上下层间渗透性不够强、以及流线过于复杂等问题。对此我对展厅间分隔构件进行了强化、增加了几处正对核心展位的上下联通空间、以及设想用视线引导流线的手法。

 继续对平面与模型进行调整….但这个过程也是相对感性的,以个人审美尝试为主导,再进行合理性调整检验。尽管进行了很多次优化比较,但我不觉得最后确定的展厅空间就是最优解。(再给一段时间,或许可以尝试出更好的展厅空间设计方案哈哈哈哈)但这个尝试的过程还是蛮快乐的,也挑战了我的空间想象力及对尺度的控制力。或许这种逐渐逼近更优解但始终存在更优解也就是设计的魅力之一。

为了在感性的平面和空间构成中获得一些确定性,我在其中加入了两个元素。首先是我希望室外的流线能让没有参观博物馆的市民同样参与进建筑叙事之中——即在室外空间对东关街场景进行转译复现。以“遗迹”为概念,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抽象出一些建筑构成要素,并对其进行重组,指导建筑空间的设计,强化人们的空间体验。

 其次是来源于我在实地调研对环境建筑中“狭缝”的印象,在相对单调的街道上,总有一些建筑间的缝隙吸引我们进入其内部一探究竟。在人们最原初的好奇心驱使下,狭缝空间深邃而神秘。我希望在每个独立展厅中塑造这样的空间,透过狭缝可以看到下个展区核心展品的一部分,成为驱动人们不断向前探寻的源动力。同时狭缝空间还可以作为建筑内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对景窗口,给人蒙太奇般的空间体验。

二草前,模型相比一草时更加完善,对一草时被提出的问题予以了一定回应,尽管模型依旧是单线墙,单能看出点线面的关系更加完整。此外,对庭院空间与展厅的关系也予以了回应。

△ 二草前的方案模型

将临时站厅放在一层并设置独立流线,满足临时看展人们的需要。流线中间段穿插休息厅与室外流线直接连通的室外展厅,流线末端设置下行电梯与纪念品店。最后以平面流线与视线的并行线索,完成对展厅空间流线的设计。当然这样的流线依然存在关系过于复杂,在无障碍友好等方面确实难以满足,成为了这个方案的一个主要问题。

四.方案深化与表现

平面与体量敲定后,开始展厅内部自然光与人造光的设计。整体遵循顺参观流线前行,按照展厅主题的叙事逻辑光线逐渐强烈。以高侧窗与天窗采光为主,主要使用玻璃砖材质与横向肌理的石材面层,使光从上至下逐渐柔和和谐,满足博物馆展厅需要。重点区域则结合狭缝空间开窗,使光线在局部区域强烈,又不会对整体空间产生过大影响。这个阶段进入渲染器实时渲染,并对整体进行微调。

对场地内老建筑予以保留、回应。(其实这部分工作也是与上述构思推敲同步进行的,只是为了讲述逻辑放到最后)。场地转角处的红砖外墙保护建筑,其外墙依旧完好,但屋顶残破。我选择保留其全部立面,以被围合的关系融入整新建建筑中。选择合适的构造方法完成新老建筑交接,并将老建筑参与到立面构成、门厅空间营造中。

当然最后还是要制作手工模型,由于课设时间有限做的太丑就不放啦。得知入围100强要去现场后在学校重做了一版精致版的模型。虽然说看似精致,在现场却饱受诟病。原因就是作为复杂空间的建筑模型却全部粘死,评委不能通过手工模型很好的理解内部空间,跟现场一些能够互动的剖面模型或爆炸模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谢谢大家,课设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0条评论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刘九菊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