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合工大学弟挺进新人赛16强,校史馆改造设计真惊艳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喻鸿儒、范舒晨

碰触

校史馆改造设计

小印帆工作室 | 第9份高分课设

全文1855字 | 阅读约需6min


本期高分课设给大家带来的是合肥工业大学18级建筑学的喻鸿儒和范舒晨同学的作品。本次作业是大二下的一个课程设计。此作业基于学校对校园内建筑进行改造新建校史馆的真实需求,耗时两个多月,同时也参与了竞赛,成功入围2020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16强。那么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份作品背后的故事

先来认识一下本期作者吧!


喻鸿儒

·合肥工业大学 本科

东南大学  硕士

·2020东南大学建筑新人赛16强选手

·学分成绩排名专业前2%

范舒晨

·合肥工业大学 本科 

·2020东南大学建筑新人赛16强选手

·学分成绩排名专业前10%

 精彩模型照片登场!

模型照片 @喻鸿儒 范舒晨

A“场所记忆的再生长”——设计要求

场地原状 @喻鸿儒 范舒晨

作业是在疫情时期完成的,通过网上调研,我们对场地与建筑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些建筑有一定的年代感,是校园内老一辈师生职工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面对这些具有场所记忆的建筑,我们应当如何维持历史感并寻求回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旧建筑原貌@喻鸿儒 范舒晨

我们总结了存在的问题:

第一、场地内的旧建筑基本无人使用;

第二、校园内缺少老人小孩活动的场所;

第三、场地内各建筑建造于不同年代,如何将其联系统一;

第四、原有空间尺度如何满足新功能的需要


B.“顶界面的再定义”——设计策略

场地内的红砖、青瓦、混凝土墙是这片土地上最有特点的元素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让人们与这些元素这些建筑亲密接触来形成历史感,除了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墙体门窗地面,屋顶也是我们希望在改造后能让人们亲密接触与活动的场所。所以我们尽量保留了原有建筑,通过平台的置入作为活动媒介。

屋顶空间的再塑造 @喻鸿儒 范舒晨

置入平台与顶界面接触 @喻鸿儒 范舒晨

第一步,通过部分扩建以及下沉使旧建筑满足新功能的需要,下沉使原建筑内部高度符合展览需求

第二步,以原建筑和新增体块为支撑,放置屋顶平台,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体现“触碰”的概念

第三步,满足结构要求增加一些立柱,在平台上开孔增加平台下的采光,同时让场地内原来的一些老树穿过平台

对于整个场地,通过交通空间将平台联系在一起,借此把不同年代建造的建筑统一为一个整体

形体生成 @喻鸿儒 范舒晨


C. “保留与重塑”——功能布置

在尽量保留旧建筑的基础上,通过下沉以及小型体块扩建的方式满足新功能的布局与面积需要

服务区设置在东西两侧主次入口附近;展览区设置在场地中心以及环境朝向较好的东南侧;教学区设置在靠近校园教学分区的场地北侧;管理仓储区尽量避开游客路线。

微信图片_20240425154047.jpg

将货运通道设置在地下,方便到达下沉的展览空间,也避免与游客路线冲突。

剖透视从左至右:

西侧主入口进入,通过下沉走道与平台下的灰间(气氛铺垫),进入下沉展览厅,通过印刷蓄水池改造的螺旋楼梯与下沉广场回到地面,来到餐饮与纪念品店铺。

D“新老对话”——设计效果

鸟瞰图 @喻鸿儒 范舒晨

将原工厂旧建筑作为校史馆中的一大展品,通过屋顶空间的再塑造从形式与空间的角度体现改造对旧建筑的保护与激活。

屋顶平台场景 @喻鸿儒 范舒晨


E.困难与改进

线上调研


受限于网络,不能实地考察,没有亲身感受到场地中旧建筑带给人们的工业感与沧桑感,所以设计过程中一直觉得没有很好地把“改造对场所记忆的重现”这点表示出来,通过与老师不断交流,不停试验不同尺度与形态的屋顶平台,最终确定出现在的方案。


形态丰富


刚开始,平台的形态较单一,形成效果较差,比如建筑的立面不够丰富。在和老师的讨论后,我们通过控制平台的宽度,平台上小细节的置入和竖向构件的穿插,将形态丰富,同时使其在保护旧建筑的立意上更具有对未来的指向性。


F.一点总结

在“改造”与“展览”两个方向的设计要求下,注重历史感的表达。满足展览设计情况下,做一些更能让人沉浸在历史氛围里的改造。

尽量保留原有建筑,以屋顶空间的再塑造为出发点,从“触碰”的概念出发,以使游客接触到旧建筑的屋顶为主要设计形态,让人们在游览中既有展览体验,又有通过对旧建筑的触碰,场所记忆的重现而感受到的历史氛围。平台之下的灰空间中,外墙变成了可近距离感知的“内墙”;平台之上的共享空间中,屋顶变成了可触摸的“地面”。这种“触碰”既维持场所的历史感,又赋予它全新的面貌和现实生活意义,使它历久弥新。


0条评论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喻鸿儒、范舒晨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