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中标候选方案:武汉图书馆新馆:叠书成阁·楚风江韵 / 维思平建筑设计

维思平建筑设计 维思平建筑设计

作者:维思平建筑设计

项目背景

武汉图书馆新馆选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地段,常青路与云彩路交汇处,周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规划用地面积约4.3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13.64万平方米,新的武汉图书馆将致力建成为文化地标、城市客厅、知识书屋,是武汉的知识殿堂,精神家园。

▲ 武汉图书馆新馆动画

设计理念

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容器,从本体上需要融合城市环境,并承载共享阅览的功能,其次也是对在地文化属性的诠释。因此,如何为续写城市肌理,同时在文脉上揭示武汉“色彩”成为本次设计思考的起点。

▲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

设计灵感始于翻飞的书页,与荆楚“飞檐”在型势上形成同构,同源的物象巧妙的诠释了江城武汉弘逸灵动的文化基因。未来的图书馆会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设计在内涵上积极呈现它本土、包容、恒定的价值,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融合当代、传统与本土特色的公共空间。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1.jpg

▲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

叠书成阁·楚风江韵

武汉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是一座与水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同时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灵秀湖北云中赏,极目黄鹤楚天舒”。黄鹤楼作为武汉的一扇特色窗口,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荆楚文化                                                                                 ▲ 大江大湖

设计提取“江”、“城”、“书”的文化意向,将书页层叠与黄鹤楼重檐建构意向结合,对檐口发戗起翘之势进行抽象转译,形成层叠水平感和江水的流动感。

▲ 武汉图书馆新馆设计意向图

起翘的飞檐,表征向上的态势,图书馆作为精神引领,也反映了我们对文化的信念: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图书馆都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学习平台,它启迪人们不断进步,升华。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2.jpg

▲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

开放包容·融合共享

未来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藏阅空间,而是更多地成为一个阅读、学习、交流、聚集的场所。底层空间在各个方向都与城市连接,是一个活力“山丘”。山丘设置小剧场、展览、餐厅和亲子空间,作为图书馆社交空间的延伸。

阅读空间效果图.jpg

▲ 阅读空间效果图

流动透明的建筑立面,灵动的斜切灰空间,将图书馆内部的活动场景展示给城市,并吸引市民共享这个亲切开放的阅读空间。

▲ 武汉图书馆新馆立面效果图

场地策略

新馆用地呈扇形展开,项目北望后襄河城市公园,南临城市广场,景观、环境资源丰富。由于场地现状中高架沿用地南向界面展开,将基地与公园割裂,对项目形象展示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设计顺应城市肌理,将体量沿着扇形展开,形成弯曲流动之势。

武汉图书馆新馆鸟瞰图.jpg

▲ 武汉图书馆新馆鸟瞰图

布局结构上沿循城市广场向心轴线,将体块切分,形成三个小尺度体量,与周边体量协调,形成宜人的尺度。底层开放,形成活力山丘,激励市民从各个方向进入图书馆,并且通过地下通道,与后襄河公园形成连续的绿色开放空间。

▲ 体块生城分析图

空间组织

武汉图书馆新馆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公园和城市开放的公共阅读广场,设计将阅读空间以一种简明的方式在垂直方向堆叠起来,并由三个大中庭连通,每个楼层的公共空间都综合了阅读、 交流和行为展示空间。这种交错的空间网络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偶遇”机会,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 室内中庭效果图

这种交错的空间网络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偶遇”机会,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 阅读空间效果图

所有的阅览空间拥有完全开放的平面,提供了宽敞的无柱空间,开放的平面可以最大化灵活度,以激发创造力。简洁的流线设计,便于市民快速辨别方位。平面内可根据功能、光线和景观视野的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

▲ 功能分区分析图

图书馆采用“藏借阅一体化”模式,在平面布局上,形成“全开架,大流通”的布局模式。核心筒均匀布置,形成合理服务半径。核心筒与中庭之间,构成自由的浮动空间。阅览区沿外墙和中庭布置,营造具有自然采光的阅读区。阅览区之间设置书架和封闭房间,可更加便捷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星空主题阅览空间效果图.jpg

▲ 星空主题阅览空间效果图

顶层为星空主题阅览及城市客厅。流动的屋顶形成科幻迷离的室内效果。通透的落地玻璃,将室内空间延伸至室外平台,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屋顶天台效果图.jpg

▲ 屋顶天台效果图

屋顶天台提供一处可以观星赏月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聊天、交流、放松,享受属于这个城市的喧嚣与静谧。

双层屋顶节点分析图.png

▲ 双层屋顶节点分析图

自由曲线将屋顶划分出不同高差,形成天然阅读休憩场所。屋面采用双层屋顶构造系统,上层材料为钢格栅盖板,下部为钢化夹层玻璃。两种系统组合,可兼顾上人和采光。

可持续设计

设计依据场地整体肌理重新规划,保留了场地良好的自然渗透的状态。通过增建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等景观系统,以及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利用理念以及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等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塑造生态、可循环的水系统。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jpg

▲ 武汉图书馆新馆效果图

同时,设计利用室外绿化和透水铺装,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对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的良性循环。并利用可持续的特点以增加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同时结合绿化和广场发挥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

活动百叶节点分析图.png

▲ 活动百叶节点分析图

挑檐底部设置活动百叶,根据室外环境自由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内部温和稳定的阅读环境。檐口内部设置电动控制百叶,夏季百叶旋转成一定角度,将阳光反射出去,减少热量辐射。冬季百叶关闭,阳光被反射到室内,增加室内温度。活动百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能耗。室内设计多个中庭和边庭,并在檐口和天窗设置隐藏式通风口,改善室内通风 , 大大减少建筑能耗。

结 语

模型照片.png

面对复杂的场地和可观的体量规模,相比于构思一个全新的概念建筑,更需要从图书馆与城市融合的角度思考设计。

作为城市文化容器的图书馆,它需要融合于城市环境,我们希望通过简洁有力的设计语言,营造出既立足于历史又面向未来的空间体验,使图书馆新馆成为武汉的文化新地标。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武汉图书馆新馆

项目类型:概念方案

项目地点:湖北武汉

建筑面积:136400平方米

设计单位:北京联合维思平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吴钢、何东明

维思平设计团队:谭善隆、李峥

中建三局设计团队:童虎波、闫州、郄琪格、陈雨夏、李斯焕、邓鼎、饶诗夏、李可、高辉、张佳茜

业主单位: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图书馆、武汉城建集团

建筑技术顾问:陈志敏、刘凤云、李翔

结构设计顾问:肖开喜  肖百朝 邓箭 杨栋

机电设计顾问:金为群、李延珠、徐红伟、杨天苗

造价咨询顾问:张朝阳

现场调研策划:周彤 王泽伦 樊盛武 毛雨

建筑可视化表达:成都魅影


1条评论
汤汤_Orbit 2023-02-24 11:50:30 回复 0

换方案了吗

维思平建筑设计 维思平建筑设计

作者:维思平建筑设计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