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聚能浮云”设计功能与景观并存 绿色公共空间连接小区互动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广州番禺广场变电站设计方案获胜

吕元祥建筑设计RLP 吕元祥建筑设计RLP

作者: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调整大小 东南鸟瞰.jpg

△广州番禺广场110千伏景观变电站俯瞰效果图

此次竞赛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共同组织,邀请院士大师、国内外建筑设计名师等,深入社区街巷,携手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城市21处变电站设计,历时一年之久。RLP凭借融合岭南风韵、前沿的创作理念从“专业组”来自中美德英等8个国家的177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最终评出的15个优胜方案。

聚能浮云,打造新型邻里空间

广州番禺广场110千伏景观变电站基地位于番禺区竹山村,紧邻华南快速干线。虽然竹山村周边市政设施已逐步完善,但村内仍面临公共设施老旧或缺失等问题,如缺少像运动场、卫生服务站和老年活动中心这样的公共场所。

图片10.PNG

△变电站的一体式设计为竹山村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RLP设计团队以“聚能浮云”为理念,以人、城市、社区及电力局需求为关注点,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且创新的设计思路:在项目整体规划上引入了“双首层”概念,二层平台分别链接周边村落与规划绿地,方便居民从四周进出;为减少配电楼对城市界面的压迫感,设计师特意扭转了配电楼的面向,既打开了城市界面,同时又给充电车位、消防设施留有足够的空间,并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社区活动广场;在变电站内设置了多元化云社区服务功能,如小体量商业、茶室等,供人们在等待汽车充电的闲暇中使用;此外,在变电站的二层还引入一个科普云廊,打造灵动趣味参观流线的同时,向人们科普变电站的运作原理。

△配电楼的转向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社区活动广场

RLP力图打破传统变电站功能单一、场地封闭、外观冰冷的旧有形象,变“邻避”为“邻利”,提高市政公共设施功能的兼容性,让公众乐享更多的开放空间,向社会传递“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观。一方面,建筑师设计了“流转阶梯”,衔接运动广场和二层平台,并辅以局部绿坡景观,周边散布的座椅也使其拥有了“休息平台”及“球场看台”的属性。另一方面,S形“手指平台”可以为快慢步道上的人们提供可休息的平台,也使跑步者在这条路径通行时能有更多样的体验,同时挑出部分能够为平台下方正在充电的车辆遮风避雨。

“流转阶梯”和S形“手指平台”的设计可以让公众乐享更多开放空间

变电所的外墙采用了穿孔铝板,是对云“缭绕于空,似现飞现”这一特性的模拟,其不同穿孔率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雨云的形态:上层的雨云较为紧密,下层的雨云更松散。面向运动广场的穿孔铝板立面在夜晚还可作互动投屏,孩子们甚至可以将小游戏投于“互动屏”上,与小伙伴一起分享乐趣。

△灵感来源于雨云的穿孔铝板在夜晚可用作互动投屏

从融合利民,到共存共享

广州番禺广场变电站一改传统设计理念,化“孤立”为“融合”,通过设计的力量来拉近市政设施与市民的距离,让变电站融入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中。设计从外观上,将变电站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美化城市形象;功能上,从大众需求出发打造一个兼邻里交流、生活服务、运动健身、医疗卫生等为一体的社区新中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体现人与城市的共存、共生、共享的关系,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RLP致力于通过设计拉近市政设施与市民的距离

城市不仅要有流光溢彩的窗口地块,更多与市民生活点滴相关的空间、公共建筑不可或缺,需要被精心设计并融入社区。随着此次全国首个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的成功收官,我们相信变电站的形象正在被重新定义,未来的市政公共设施设计既科学高端,又精致优美,以点带面,助力城市形象和品质实现“大提升”。

调整大小 西北鸟瞰.jpg

△未来变电站将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新中心

电力赋予城市万家灯火,“聚能浮云”创造变电站无限可能。RLP将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新发展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0条评论
吕元祥建筑设计RLP 吕元祥建筑设计RLP

作者: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