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深圳坪山区日新小学 / 申都设计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CMAD Architects
原文链接

2_图1_校园与周边城市肌理_(主图).jpg

项目概况
坪山区日新小学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校园整体简洁的外表和秩序的空间为城中村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活泼,轻快的形象下,秩序的教学空间之外,以环形秩序串联一系列活力空间,为当地的学生建立一座边学习边成长的乐园式学校。

设计初衷
基于校园非正式空间的再思考,寻找一个能够耦合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建筑形式语言是本次实践的设计初衷。当下的校园建筑功能形态与学生的生活高度相关,随着教育改革对校园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组织正式与非正式空间的建筑形式变得至关重要。

环境与场地
每座校园都是一座小城市。这所位于高密度城市住宅区的校园在设计初始即要求建筑师做出一系列的设计决策应对场地环境,不仅要考虑红线内各建筑体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策略性得处理校园与其所在城市街区的关系。基于对空间的活力时空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创造出全时段,多层次的学习与生活交织的空间场所。

设计构思——“环形秩序”
环形空间串联,阶,院,桥,层多重形态组合成乐园式的校园非正式场所。“活力环”创造一种学习与生活相互有机融合的环境,给校园文化添加更深刻、更温馨、更人性化的内涵。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诸如读书、思考、奔跑、打闹、争吵、幻想等各类行为,都能够诉诸于开放、复合、多义化的空间体验。

院:内化秩序
“院”半围合的教学空间,营造出高效、集约的书院气息。课间活动与教学空间的联系与过渡,内向的庭院为了让建筑的尺度更加亲切舒适,从而让孩子们更容易自发地代入空间体验,除了两个安静的内院之外也加入了大量的室外平台、廊道以及桥等元素。孩子们的日常穿行可以远离不良气候的影响,一些超出孩子们身心尺度的建筑体量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消解。

桥:线性焦点
“桥”空中连廊联系不同组团的线性空间。当孩子在不同教学楼之间移动的时候,会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感。而当孩子从高处向下看的时候,这种愉悦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也成为校园空间中的视线焦点。

27_图14_四层连桥.jpg

层:集约与漂浮
“运动层”向下聚合多种丰富有趣的底层娱乐空间;向上衔接漂浮的班级教学秩序。架空运动空间形成立体复合的运动层,抬升至一层高的操场与教学楼裙房延伸相接。垂直维度的有机联系创造让孩子“底层成长,上层学习”的空间秩序。

14_次入口二层平台.jpg

考虑到日后城市肌理东高西低的天际线,我们将田径场靠东布置,将主要建筑体量沿西侧布置,这不仅能减少东侧高层建筑对场地的压迫和局促感,并且操场将获得更多阴影从而更加舒适。位于场地的东北侧的操场下方灰空间则成为家长接送等待区,最大成度的内化和缓解学校为周边道路带来的潜在交通压力。

阶:成长行为发生器
“阶”趣味自由的非正式场所,释放童年的可能性。发掘儿童时期潜力的重要性已经被各种研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认同。在校园空间中设置小剧场,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成为具有仪式感的校园记忆场所。阶,应对垂直高差而生的过渡空间将承载成长的多种可能性。具有仪式感的剧场的校园意向同时也成为学校的精神空间。促进学生的多种行为的发生的同时,也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回忆的空间载体。

15_图20_次入口台阶_.jpg

窗 :自清洁的建筑表皮
“窗”作为联系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媒介,采光,通风之外,窗户影响着建筑表皮肌理。功能上,巧妙得平衡了阳光,空气和雨水。倾斜的金属板在雨水的冲刷下,时刻保持着整洁。形式上,简洁立面语言增强了校园印象的整体性和秩序感。

结语
学校不仅是教育的承载空间,更是学生童年的记忆空间。坪山区日新小学正是带着这样的初衷,构建的不仅是形式上的环更是孩子记忆中的环。我们希望学生在环形秩序下的校园空间里发现,收获;无论过去,现在与未来。


项目图纸

△区位分析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轴侧图

△底层活动空间示意图

△功能分区图

△形体生成图

△窗户细部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CMAD Architects

面积:49000 m²

项目年份:2021

摄影师:ZC Studio

厂家:DNP登普, 多乐士专业, 欧陆

主持建筑师:邹修洪

主创建筑师:陈卓

设计团队:陈庆,张亚文、陈国栋、陈国均、白荣刚、许文彪、嵇晓宇

委托方:深圳市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深圳派尔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深圳市九度空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地点:中国,深圳


1条评论
边城儿
边城儿 2022-03-24 14:32:07 回复 0

食堂与教室合建,在上下两层,当地规范是否允许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CMAD Architects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