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亚洲大洋洲区第1名,陕西电视台现场采访,西建大的4位学生,如何从579组作品里突围?

2021.08.31 | ,
远届 InVision 远届 InVision

作者:受访者 / 郭铭杰、王子乾
校对:采访&作者 / 星火

_1.jpg

采访、作者 / 星火

受访者 / 郭铭杰、王子乾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微信ID:jzxy-gtn



60个国家,250所大学,579件作品参赛。

最终只选11件作品。

从一个如此规模的建筑竞赛中突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2020年9月,来自西建大的郭铭杰与他的小组成员凭借《水墨光影》这样一件极具中国地域特色的作品获得了所在组别“亚洲大洋洲区”第一名
_2.jpg
▲ INK AND LIGHT《水墨光影》
Ziyong Mou, Cong Liu, Jingwen Yang, Mingjie Guo


这次获奖不仅获得了建筑届内部的学术认可。

更吸引了项目所在地媒体“陕西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

是什么样的建筑奖项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在学生阶段,Velux和亚洲建筑新人奖的含金量,我们认为是最高的。”王子乾,一位深耕建筑教育多年的从业者,他和铭杰的相遇促成了《水墨光影》1:1实体模型的落成。

Velux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竞赛,它在专注探讨建筑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光'。你不需要让你的作品上天入地或是去虚构一种夸张的情景,你更多的是从现实出发,去感受光如何影响人,人如何塑造光,光如何超越光线本身的思考方向。”这是铭杰对这个竞赛最深的感想。


01

竞赛之始
为什么选择参加Velux?

 

威卢克斯(VELUX),可能许多同学之前已经有所耳闻,这是一个总奖金高达3W欧元(折合人民币23万元)的国际建筑竞赛。

每2年举办一次,分2个组别,每次有500-800组学生参与。

最终从2个组别中分别选出5大洲的优胜作品。

合计10组获奖队伍前往当年的WAF世界建筑节,进行线下答辩,决出年度总冠军。


2021年9月,2022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IVA)将正式启动报名。

为此「学园」联合「远届 l 设计补完计划」特别邀请了 2020 IVA 地区奖优胜组郭铭杰同学在「专教」开设一场讲座直播

希望能给对这个竞赛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在讲座筹备过程中,铭杰和「远届」创始人王子乾接受了「学园」的专访。


采访时,笔者惊喜地发现,我们对Velux有一个共同的印象。

2014年,天大的老韩韩世麟获得了该竞赛的特别提名奖,当时这张获奖图纸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

据说还在天大掀起了一阵竞赛热,一直到现在都还没退。

Velux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可见一斑。


_3.jpg
▲ 2014年Velux Special Jury Prize: Dyeing The Sunshine
Sun Erqi,Yu Xiao,Han Shilin


“最开始了解到Velux是在它2018年竞赛结果公布的时候,
当时还在大二的我处在低年级的摸索阶段,那时就被Velux的竞赛作品深深吸引了。

铭杰告诉「学园」,这是他对威卢克斯最初的感受。


在他的印象里,建筑学从不缺少竞赛。

但Velux在他看来,除了富有优秀的成果以及广泛的知名度外,它还是一个更真实、更纯粹的竞赛。

它不需要你的作品上天入地(比如evolo)或是虚构夸张的情景表现。

在他的理解里,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踏实的学科,建筑动人的时刻也是它亲近人、亲近生活的时刻。

“我和我的竞赛小伙伴对此也都有共识。”铭杰总结道。

这是他对“更真实”的理解。


“更纯粹”则是因为。

在铭杰看来,这个竞赛并不要求你做出多么宏大、多么复杂、多么综合的设计。

如果是类似城市综合体那样的设计程度,以他们当时低年级的能力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在Velux面前,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会更加平等,门槛并不会太高。

这也是铭杰选择Velux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灵感来源

:用塑料薄膜表现水墨光影


“灵感”“创意”一直是威卢克斯获奖作品最令人称奇的地方。

在这次竞赛中,铭杰他们选择了 “水墨意境” 作为方案的着力点。

“书法”、“山水画”皆是水墨表达,“水墨”是外国人也能很容易理解的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水“光进行完美的融合,是他们这次竞赛方案最突出,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_4.jpg
▲ 《水墨光影》汇报视频封面:灵感图示


“水墨”从何而来?

铭杰告诉「学园」,最开始想到这个切入点是因为“碑林” —— 一个坐落在古城西安,因留存着无数书画碑刻而享有盛名的场所。

作为西建大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他们经常与这块场地打交道。

然而这个承载着“传统”“记忆”的地方,近来正在经历一场不小的变迁。


_5 (1).jpg

▲ 碑林周边的街区:一年时间被夷为平地


_6.jpg
▲ 现场照片:拆除后的碑林老街区

“大学期间我们去过碑林很多次,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与那片场地之间深深的联系,我们也能真实地感受到那里正在渐渐的被人们遗忘当我们亲眼目睹碑林周边的老街区被一点点拆除时,我们意识到需要为这片土地与寄生在土地上的文化做点什么。事实上每一位现在的和未来的建筑师都是一样,都在为生养我们的土地做着属于自己的贡献。”
铭杰感慨道。
因此,他们希望能通过设计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碑林地区发声。
古时候,艺术家们在这个地区通过“水墨”传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_7.jpg

▲ “碑林”:古帖、古画


而今,铭杰他们在想,有没办法通过“光”来再现“水墨”的意境?
唤起人们对原有场地文化的记忆?进而唤醒碑林这片传统的街区?
我们不认为我们的设计足以改变世界,但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值得被改变。

触及这层思考后,团队的思路豁然开朗。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方法。

将“消极”的日光,转化为能感受中国传统水墨的介质。

这时,一种朴素的材料进入他们的视野——塑料膜


_8.jpg

▲ 塑料膜:光影下的“黑、白、灰”


塑料膜本身有着自然的褶皱

光洒在塑料膜上时,
会呈现不同的光影变化。

“光”顺应着褶皱。
在某些表面会呈现出强烈的反射,在另一些表面上会发生漫反射,而在光线较弱的地方则变得灰暗。

_9.jpg
▲ 塑料薄膜上的“光线分析”

塑料膜”和“”。

共同产生了水墨画中基本的“黑、白、灰”的变化。

光作为介质就像是控制墨汁浓淡的水。


_10.jpg
材料测试:This change and feeling is very similar to ink

同时塑料膜具有透明性。

透过材料,周遭的事物也呈现出朦胧的状态。

这与山水画若隐若现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


_11.jpg_12.jpg_13.jpg_14.jpg

▲ 若隐若现:山水意境


这一过程的思考、推翻与讨论。

从2020年1月一直持续到当年的5月中旬。

距离当时的截稿日。


留给他们的出图时间仅剩不到30天。


_15.jpg▲ 疫情缓和后久违的现场讨论



03

灵感落地:图纸深化


最终的出图倒不是特别费时间的事。

铭杰告诉「学园」,方案在五月中下旬才最终确定。

虽然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已然成竹在胸:“设计已经敲定下来,只要找到一个不错的表达方法就可以了。

对他们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朴实的设计。

所以,他们并没有在表达层面寻求让人特别惊奇的地方。

而是,把“氛围”和“概念”的精准传达作为图纸呈现的最首要方向。

最终做图花了不到两周。

他们顺利在截稿日6月15号之前提交了成图。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他们的图纸。

Velux的图纸要求只有一张,所以能放的内容其实不多。

只能用一张图呈现设计时,内容的取舍尤为重要。


我们先看看这张图纸的排版。

_16.jpg

▲ 《水墨光影》:排版图示


排版采用了常见的“L型”。

左上角主图抓住评委的第一印象。


下一步我们把这张图详细“拆”一下。

_17.jpg
▲ 《水墨光影》:内容结构图示


这张图的整体内容排布非常清晰。

一共分成了7个部分。


我们一个部分一个部分过一遍。

_18.jpg
▲ 《水墨光影》:主场景效果图


首先是主图:主场景效果图

主图的表达采用了3D模型渲染结合实景场地的拼贴。

对效果图的感受因人而异,这里不去详谈。


不过,图中蕴含了不少细节。

大家在仔细看这张图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张图想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写下自己的答案。

下周直播间里可以找作者对一下。


也许你对这个方案会有更深的理解。



_19.jpg


▲ 《水墨光影》:Material Observation



第二部分“Material Observation”:材料观察
在图纸的中间位置,作者设置了12张塑料薄膜的照片。
展示该材料在不同褶皱及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光影状态。

这个位置的展示采用了阵列排布。
“重复”的、直观的内容。
便于评委一下子抓住这个方案最核心的呈现形式:


”+“塑料薄膜”。




_20.jpg

▲ 《水墨光影》:Background


_21.jpg▲ 《水墨光影》:Concept


第三部分“Background”:背景介绍/第四部分“Concept”:概念生成

这两部分,上文我们有简单提及。

这里就不多赘述。

除了用光来模拟传统意境之外。

作者还探讨了,以手机屏幕为主体的现代电子浪潮与自然、笔墨的古老文明之间冲突。

对整个设计有个大概了解之后。

可以回过头来详细看看这几段英文表达。


_22.jpg
▲ 《水墨光影》:Structure



第五部分“Structure”:结构

结构部分作者分两个单元来说明。

左边是塑料薄膜的“光线分析”,我们已在上文详细拆读过。

右边是支撑塑料薄膜的体系:“气球阵列”。

右边这张小图主要是向评委说明:

整个阵列使用的节点和工艺。

气球与帘幕通过“热压工艺”结合在一起,

气球与地面通过绳索连接,保持升力与拉力的平衡。

后来他们成功制作出了真实大小的模型。

他们的设想在现实工艺中也都得到了验证。


笔者在单看一个“气球”时,给我的联想是“云朵”。

对具体结构感兴趣的同学。


可以在直播时获得更详细的介绍。



_23.jpg▲ 《水墨光影》:Flex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第六部分“Flex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灵活性与耐久性

这部分的右图是上一部分结构连接的图示补充。

左边部分是塑料薄膜材料性质的探索。

装置的材料选取由城市废弃的塑料制品回收利用而成。

环保省材,易于更换。

作者运用一种被城市遗弃的事物来挽救一种慢慢被城市遗忘的精神。

同时作为一种轻柔的覆盖。

他们的装置也可以过滤光线阻隔雨水。

为来访的人们遮阴避雨。

兼顾灵活性、耐久性与经济性。



_24.jpg
▲ 《水墨光影》:Light Performance



第七部分“Light Performance”:建筑使用场景展示

笔者认为这部分是最动人的地方。


_25.jpg
▲ Light Performance A

第一幕:没有人

整个装置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塑料薄膜“均匀”地透射光线。


光仿佛水流般静静地流淌。


_26 (1).png
▲ 汇报视频:1:1实体模型意境演示_瀑布

_27.jpg
▲ Light Performance B


第二幕:一个人的扰动

“气球”由于人的出现,局部间隙被拉大。

从间隙间透过的光柱也随之变粗。

人手轻触帘幕。

帘幕扰动。


仿佛水墨版的光影涟漪。


_28 (1).png

▲ 汇报视频:1:1实体模型意境演示_涟漪


_29.jpg

▲ Light Performance C


第三幕:小孩的加入

小孩的奔跑将整个扰动扩散出去。


帘幕仿佛是纸而人们的手仿佛是笔。

人们在院中运用光影作画。

在层层叠叠的帘幕中,

其间的人们,

斑驳的老墙以远处连绵起伏的屋顶都仿佛消隐在朦胧的云雾之中。

每一个走进装置人既是光影水墨的观者也是在其间作画的画者,

更是水墨云雾里若隐若现的画作本身。

人们与水墨世界通过光影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连同观赏的人一起,也是山水画的一部分。


_30.jpg

▲ 1:1实体模型:”更是水墨云雾里若隐若现的画作本身“
照片拍摄@韩杼祺



04

讲座与1:1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的制作是在我们得知获奖之后,起初是完全没有想过的,在被陕西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有没有一天想把这个真的做出来?我当时说如果能的话就太好了。”铭杰说到。


 威卢克斯获奖:陕西电视台采访


铭杰告诉「学园」,真正打算弄模型是在2020年的冬天。

那时候「远届」的王子乾来他们学校宣讲。

闲谈的时候聊到这个项目。

子乾当时很兴奋,就非常鼓励:

你们这个装置完全就可以实际做出来。为什么不把这个1:1还原呢?还原人在里面实际的感受。


鼓励得多了就变成了信心,就是在当时,


铭杰笃定了要把实体模型做出来的想法。

用一个真实的模型去面对最终的决赛再好不过。

不过谈到要实际1:1搭出来,

小伙伴们一开始还是有些迟疑的。

毕竟又费钱、又费力。

还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但是最终,四个人还是咬咬牙。

凑了四千块钱从零开始,

寻找合适的材料,联系能够制作的厂家,

进行了很多版的实物尝试,

最终成功做出来了!

其实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实物测试阶段因为疫情大家分隔各地,我们是快递到邯郸,在刘丛家的小院子里一步步试出来的。”铭杰回忆到。

_32.jpg 实物测试:小伙伴的家里

_33.jpg

 实物测试:吸引了孩子的游玩


_34.jpg

 实物测试:笑得像孩子一样?

组装完成的时候,

他们静静地看着她在微风中浮动,

相互击了击掌。

我永远不会忘掉这段经历和那个作品诞生时刻。


铭杰微笑着说到。

_35.jpg 实体搭建:回学校,照片拍摄@韩杼祺

_36.jpg 实体搭建:照片拍摄@韩杼祺

_37.jpg 实体搭建:照片拍摄@韩杼祺

_38.jpg 实体搭建:扬起帘幕

_39.jpg 实体搭建:触摸


_40.jpg
 实体搭建:快乐

 《水墨光影》:西建大Velux优胜答辩汇报视频

关于方案和实体模型最终效果已经都整合到汇报视频里了。

下周四(9月2号)晚上8点,铭杰将作客「建筑专教」。

为大家带来一次直播。

详细分享他的竞赛经验与图纸思路。

亲自展示方案的具体细节与实体模型的搭建过程。

还会深入谈谈如何把这张A1的“简单”方案扩充得更丰富

同时也和大家聊聊他的学习心得以及之后的发展规划。

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文末扫码入群还有“8届Velux”获奖作品全合集福利领取。


最后以铭杰写在方案里的一段话结尾。

在水墨光影里人们与传统书画重逢,

与千年的哲思相会,

在轻盈的帘幕下,

古老的街区被唤醒,


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被重新缝补在了一起。
_43.jpg
 《水墨光影》:过去与未来

 其他图纸 


_44.jpg《水墨光影》:We create a huge cover


_45.jpg《水墨光影》:block out the strong sunlight for them

_46.jpg

《水墨光影》:and create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_47.jpg

《水墨光影》:some curtains ha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alloons


_48.jpg

《水墨光影》:INK & LIGHT


 活动福利 
_49.png


下周四(9月2号)晚20点,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_50.jpg
_51.jpg

PC端: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入群

APP: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发送到手机微信“传输助手”识别二维码入群



 合作举办 


1630309467985337.png
推荐关注
远届 l 设计补完计划
www.yuanjie.design
6条评论
coisini 2021-09-05 19:51:40 回复 1

回复 BLUE小皇帝: 我也觉得

coisini
BLUE小皇帝 2021-08-31 11:50:05 回复

所以这是个艺术模型,类似美术学院的设计作品?

吊睛白额大虫
吊睛白额大虫 2021-09-15 15:01:22 回复 0

还有一篇文章,大概叫"你对建筑的爱正在毁掉你的设计"讲到要跳出建筑这个概念,换个思维思考,一切都从建筑出发,我认为有很大局限性,毕竟建筑源于自然,自然容纳万物。

再见乌托邦
再见乌托邦 2021-09-10 13:53:18 回复 0

回复 H云: 什么叫tmd建筑?

H云
H云 2021-09-07 09:16:03 回复

什么东西,还叫建筑吗?

H云
H云 2021-09-07 09:16:03 回复 0

什么东西,还叫建筑吗?

coisini 2021-09-05 19:51:31 回复 0

感觉和建筑相关度不是很高 这艺术品我也欣赏不来

BLUE小皇帝
BLUE小皇帝 2021-08-31 11:50:05 回复 0

所以这是个艺术模型,类似美术学院的设计作品?

远届 InVision 远届 InVision

作者:受访者 / 郭铭杰、王子乾
校对:采访&作者 / 星火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