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建筑学中的万能设计公式?!| 建筑精说建筑

一只建筑精 一只建筑精

作者:一只建筑精
原文链接

01

“政治正确”的“万能设计公式”



物理学有公式,数学有公式,社会学传播学也有公式。所以,摸摸你的秃顶想一想,为什么建筑设计没有公式?なぜですか?!(为什么?!)


这时候你会问了:“建筑学是艺术,艺术的事情,怎么会有公式呢?”


调整大小 0 (4).jpg


呵,此话不假!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从推理演绎中获取建筑学的公式,可不代表我们不能从经验中归纳总结一个建筑学的公式!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已经归纳出来了那就是:



建筑类型(K) × 大片的公共空间 (P)× 复杂的步行系统(W) = 一个政治正确的建筑方案(R)



其中,建筑类型为常数,公共空间和步行系统两个为变量。三者配合起来可以幻化出无穷的可能性。总之先别管为什么,做了再说,保你没错。


不信?打个比方:


如果你要做学校,那就是“促进师生学习交流”

如果你要做办公楼,那就是“有利团队协调合作”

如果你要做民居,那就是“传统院落步移景易”

如果你要做监狱,那就是“人性管理良性改造”

甚至你要整个殡仪馆,那也是“贴近自然化解恐惧


可要是你想做一栋图书馆......那恭喜你,上述所有答案都可套用。


调整大小 0 (6).jpg


02

初级篇——空间原型的梳理


松岛城前段时间在本土建筑师协会的起哄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次市图书馆的设计竞赛。目标是组织一个可持续的文化空间,迈向国际城市的知识文化符......好啦好啦,知道你们不愿意听这些,总结一下,那就是:


要文艺,要公共,要符号性,还要有地方性。嗯...这简直是图书馆任务书的万能模板。


来看项目基地,总体呈现梯形,夹在北侧(右)的城市和南侧(左)的自然绿地之间。


0 (1).gif


因此可以判断,主入口肯定是朝向城市为宜,但左侧的绿地景观则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视野面。


调整大小 0.jpg


让我们依然从最基本的体块开始,入口既然开在右下方,那么在靠近入口处,自然也要退处一段的入口广场作集散使用。

0 (2).gif


图书馆的功能嘛,大体被建筑师分成了三份:

一份藏在地下,做音乐厅,地库和辅助用房使用;地上一层则是儿童阅览区和咖啡等休闲功能;二层则是更为正经的阅览区域。

调整大小 0 (5).jpg


好了,所有有用的信息都码到一起了。接下来便是套用公式的时候了。假设拿方案A和方案B进行比较(一本正经)


K × P(a) × W(a)

K × P(b) × W(b)


消掉常数K,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空间越大,步行系统越绕,那么这个方案的“政治正确”性就越高——或者用建筑师的话来讲,和周围的联系(connection)越紧密。


调整大小 0 (1).jpg


那么,什么样的步行系统算是有联系性的呢?


如果我们把这个小块块看成一个小山包,那围绕它的步行系统便是它周围的盘山步道。它能够在横向和纵向都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将内外两者结合在一起。


0.gif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蚊香式流线应该如何和我们的小块块原型组合在一起呢?


调整大小 0 (7).jpg


比如说......这样?


调整大小 0 (10).jpg


emmm......它绕是绕了,但是在纵向上却没有一种引导人向心的感觉,比方说这样:


调整大小 0 (9).jpg


这似乎更有联系感了一些。在这样的流线下,空间从外到内依据公共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调整大小 0 (8).jpg


那么如何使得内部的空间也更加具备可达性呢?对于二环空间来说,如果我们打破外环的空间边界,便能更加自然地将人吸引到建筑内部。


0 (3).gif


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常用的底层架空手法。因此,步行流线的起点不再是外部,而是二环庭院中间。


0 (4).gif


而对于最内部的核心空间而言,便只要打通其和二环空间的联系,便也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其可达性。

调整大小 0 (11).jpg


螺旋坡道是个不错的解决方式:


0 (5).gif


至此,我们便可以列出下列等式:


底层架空空间=外部空间+二环院落空间


步道系统=二环院落空间+内环核心空间+室内空间


底层架空空间+步道系统=该项目空间原型


喏,大概长这个样子:


调整大小 0 (12).jpg


03

进阶篇——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列出基本等式,接下来才是真正求解的开始。首先是一层的若干体块。为了进一步增加底层公共空间的联系性,建筑师索性先打破矩形的边界,反手将其融化成三个小山丘拍在场地上(是不是有点眼熟?)


0 (6).gif
调整大小 0 (13).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山丘之间的空隙可供人步行进入,而右下方则预留了进入地库的机动车出入口。


露出来的体块做成了儿童阅览区咖啡休闲区,共同围绕着中间的小山谷。


0 (7).gif
调整大小 0 (14).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什么?你问这么大的空间做什么用?当然是公共活动阿!什么公共活动?emmm......这个,公共活动就是公共活动!不知道干什么的都叫公共活动!


一层以上,则包括楼板和环形坡道。


0 (8).gif


为了使空间更加统一和富有效率,建筑师索性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调整大小 0 (15).jpg


接下来是对局部的变化操作。首先将二层门厅的楼板拆为三个台地,层层抬高作为展示区,并在西面角落额外增加一层作为电子阅览室


0 (9).gif


然后将环形坡道拉通,并将坡道进行进一步拆分,拆分成通行空间阅览空间,这也是此类空间一贯的处理方式:


0 (10).gif
调整大小 0 (16).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其余坡道同样如此:


0 (11).gif
调整大小 0 (17).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到这里,内部的空间大致塑造完毕。插入结构交通卫生间


0 (12).gif


用干净的玻璃幕将其进行最好的包装,在中心的阅览区开设天窗:


0 (13).gif
调整大小 0 (18).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最后以二层的一处小楼梯上到屋顶,并设置最后的屋顶环形步道,这样一来这个方案便被打磨完成啦~


调整大小 0 (19).jpg
调整大小 0 (20).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这就是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松岛国际城图书馆竞赛方案~让我们来看看生成全过程:


1.gif


和其他部分图纸:


调整大小 0 (21).jpg

调整大小 0 (22).jpg


© 见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archrace


03

总结——我们的空间为何所筑?


事实上,该方案只拿了荣誉提名奖......理由呢,我猜也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和主办方的要求相比,该方案在符号性在地性上,都是比较缺乏的。


公共空间的塑造方式也与许多项目有雷同之处,甚至本次竞赛的第三名就和它撞了车:


调整大小 0 (27).jpg

© SMAR 来源:archrace


更重要的是,一层的公共空间与二层图书馆的功能过于对立割裂,也就是说,除了让附近的人坐下聊天,吹牛打屁,它似乎没有更多的用处了。


而大量的坡道空间好走不好走先不说,其所产生的联系性也在墙体的隔阂下烟消云散......


不过,你也不能说俺的公式不管用,顶多只是还需要打回去重新优化优化。也许,在我们设计公共空间和流线的时候,赋予它与项目特定的关系和属性会更好一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完!


附录:

1.出分析图外图纸均标注来源和版权

2.未标注的分析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出处

3.以上观点均为作者本人观点,如有雷同,那你可真是个人才

1条评论
建築、蝦仁糖
建築、蝦仁糖 2021-09-11 13:37:04 回复 0

虽然我不是很认同,但这确实是操作设计的一种方式

一只建筑精 一只建筑精

作者:一只建筑精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