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故宫学院层叠的屋檐 ©DID STUDIO
前天傍晚,重庆下了一点小雨。我懒得久等,便于路边挥手拦下一辆出租车,麻利地钻了进去。
“师傅,去重庆故宫。”
“什么宫?”师傅回头问我。
“故宫。”
我看到司机大哥的表情由疑转乐,把我也整乐了。便补充道:“不是您想的那个故宫,那地儿呀,就叫重庆故宫。”
“在哪儿?”
“嗯......大概是南岸那块,您直接导个航来的方便,具体地址我也忘了。”骗人,其实我压根没记过地址。
“但您放心,咱今天肯定不去北京。”
△ 车内拍摄的东水门大桥 ©尤加利叶
下雨天容易堵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我发呆两回了,一看还在附近一带转悠。
兴许是闷的慌,司机大哥便与我摆起了龙门阵:“这重庆怎么还有个故宫呢?我在这儿十几年了也没听说过。”
“您在这儿几十年也没用,这房子去年刚修好的。”我反正也爱与司机闲聊,便摇下车窗,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试图与他介绍一点重庆故宫背后的一点故事。绵绵小雨打在鼻尖上,让人觉得冷静又放松。
本期目标:重庆故宫学院(安达森洋行改造)—— 掀开90年前一段国宝南迁的浩荡史程。
流亡的故宫国宝
1931年9月18号,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并在未来5个月内陆续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我们现在说那叫“九一八事变”,认为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帷幕。但同时,它也开启了故宫数十万件文物国宝的南迁之旅。
△ 918事变 来源:网络
彼时的外国强盗,总是对中华民族的古董珍品感兴趣的,似乎只有如此,才可称得上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殖民。因此,易培基(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与汪申(时任北平工务局局长)以在异地修建故宫库房为由,开始秘密策划文物南迁事宜。
但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民族情绪和视野,在小康社会看来理所当然之事,于当时却遭不小非议,尤其鲁迅先生节奏带的飞起:
“文物再古,能有北平城古?……倒是在失掉北平之后,还可随身携带随时卖出铜钱来!”
换句话说就是:生死攸关,何故不着眼未来,反而觊觎过去?怎么滴?怕不是你们国军提前想好未来逃跑路线了?一时间舆论哗然,议论纷争达半年有余。
索性当时国民政府坚持认为:“土地失去还可收复,国宝毁损不可复原。”
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要知晓当时“北平政务会议”曾就提出“拍卖故宫文物,购飞机500架”的提案。反过来讲:坚持南迁文物,就是对战事的不利!更别说在南迁过程中所额外投入的巨大经费。
但总而言之,1933年2月5号夜晚,13491箱文物还是从子午门运出到北平市火车站,并于第二天清晨,正式开启了未来十数载的流浪旅程。
彼时一月前,山海关刚刚沦陷。
离开了紫禁城的文物,先以铁路到浦口,再渡江分五个批次陆续抵达上海的英法租界内。
但外国租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因此,1934年北京故宫管理委员会理事会筹备于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朝天宫修建故宫仓库,以供永久保存藏品。
朝天宫原为朱元璋于南京建都时所修建,取的是“朝见天子”之意。没成想,明清两代过去了,兜兜转转,皇宫里的宝贝还是又回到了南京城。
△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存库奠基礼合影 来源:网络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内文物也没闲着,为了赴英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735件个中精品经由博物院专家筛选出来并装箱80个前去参展,惹来42万余洋人的目光。
1936年8月,故宫仓库修建完毕。上海的所有文物便搭乘绿皮火车踏往了前往当时的权力中心南京城的路途,以求在朝天宫从此安稳落脚。
此时此刻,距离“七七事变”还有不到一年,距离南京大屠杀还有16个月。
1937年8月13号,淞沪战役爆发。次日,时任代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火速将文物重新整装,并经由武汉一路运到湖南长沙,寄存于湖南大学图书馆。
现在回顾这场战役,我们认为淞沪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尽管国军损失惨重,但“……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外交家厉声教如此评价。遗憾的是,物资与文物方可运走,留在南京城的三十万百姓与守军无处可去。上海沦陷后的第30天,南京也被攻占——大屠杀开始。
大屠杀过后是战事的进一步升温。长沙兵临城下,文物便再度从湖大启程。这次则是经桂林运往贵州的蒋委员长的行军营地。四个月后,湖大图书馆被空袭夷为平地。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这意味着重庆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战时首都和军政中心。
为何是重庆?一则是因为重庆山城风貌适合挖掘防空洞(直到现在还遗留下来许多);二则是重庆两江交汇,物资运送方便;三则是重庆的军政长官均为蒋委员长的嫡系,是国军的固有地盘。
△ 路途中的故宫文物 来源:网络
因此,1938年5月,数千箱文物秘密西迁进入重庆,再由重庆分散到各处。这是彼时我国整体文化中心西迁征途的缩影之一——再过两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便也来到了四川李庄,同行的还有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流离失所的文化机构。
自此,文物大体形成了三路迁移路线:北路文物于四川峨眉存放7年;中路文物于贵州安谷存放7年;南路文物于贵州华严寺存放6年——这其中便有曾经赴英参展的那80箱精品文物。直到1944年临近除夕,贵州独山县失守,存放于华严寺的文物才又途经海棠溪再度撤往了重庆城。
但,重庆虽贵为战时首都,同时也可理解为是国军抗战最后的中心与防线,更是日军内征中最大的军事打击地点。
据查阅:1938年到1943年内的五年半内,日本出动接近一万辆飞机对重庆轰炸了218次。轰炸每每发生在重庆雾气消散时分,投放炸弹共11500枚以上。因此,连百姓与建筑都无法安生的重庆城,又该如何保全这些娇贵的国宝文物呢?
一路磕磕绊绊总算到了地方。我下车前瞄了一眼打表盘,共五十余元,比不堵车时贵了大约十五块钱左右。
我的位置身处重庆市南岸区,与母城渝中区,江北区隔江相望。一抬头,便看到来福士广场今天依然是昂首挺胸地站在朝天门码头,好不壮观。这是全球化资本对地方空间的塑造使然,与90年前的南岸区的空间塑造机制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但呈现的风貌却截然不同。
△ 重庆故宫学院位置示意图 来源: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自重庆开埠以来,西方资本通过两江倾注城中,尤以南岸区为最。彼时的南岸沿江一带停留了不少来自美,法,英,意等国的商船和军舰,陆地上也能瞧见许多洋行和驻华领事馆。日本人对此多少是有些忌惮的,东条英机也曾下令不轰炸该区的海棠溪到弹子石一段,而这便给数千箱故宫文物的落户问题寻到了一线生机。
△ 当时的重庆第一座豪宅——立德乐洋行 来源:网络
安达森(Andersen)是一位来自瑞典的商人,主要经营中国的土特产进出口贸易,曾于现在的海狮路2号修建了若干栋仓库以供储藏之用。
既是搞土特产的,试问全中国哪还有物件比故宫国宝更具特色?因此当时故宫博物院一行人便向安达森洋行寻了四栋仓库使用。自此,这里便成为三处故宫文物藏身地之一。
安达森洋行始建于重庆开埠第二年(1891年),共有八栋主要的房屋顺应地势铺落开来,并经过多年,多批次,多种类的加建改建才形成马院长当时看到的模样。
因此,若以为这座建筑群中的建筑能有什么统一的秩序与章法进行整体地结构,那其实是不怎么寻的到的。事实上,它更像是一幅由各种不同的形式,材料,结构等拼贴在一起的三维拼贴画,在这里我可简单罗列一下:
1#:首先是南向的一号楼,层高为一层,推测为传统的木构穿斗屋架顶在空斗砖墙之上。
2#:二号楼则是一栋一层砖木结构库房,墙面同样为清水砖墙(此处推测最低两栋采用青砖墙面是为了抵挡可能的洪涝之灾)。内部结构使用当时西方传入的桁架结构,形成了木桁架体系。此外,由于仓库需要保证良好通风,故现在也能在墙脚处看到若干通风口。
3#:三号楼则是一栋夯土建成的一层木抬梁库房。该楼墙脚处无风口,但东面一侧屋顶上开有通风口以利导风,西面一半则已经坍塌,难以洞见原来的真貌,只能以文献为参考做点猜想。
4#:四号楼是整片建筑群中体量最大,也是构造最复杂的库房。
它高两层,一层以生土墙围护坐落在条石挡墙上,二层正面为生土墙,其余三面则是木条夹壁墙。内部依然是木抬梁结构支撑着歇山顶。建筑的立面秩序无处可寻:砖柱与窗户的水平间距各不相等;正面一排的圆窗是西式建筑的符号;在入口大门处,还可看到半圆形的拱结构,却发现只是做为一种装饰。
这样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折衷构成了民国时期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风貌。
5#:五号楼地势最高,墙体既有清水砖,也有生土墙,西侧屋顶的通风口与三号楼类似。但后来因火灾事故,西侧的墙体坍塌不少,难以修复。
△ 安达森洋行5号楼垮塌部分 来源:《品读安达森洋行的库房建筑》
6,7,8#:关于六,七,八三栋小建筑,则难以找到更多文献进行参考,只好推测也是以夯土墙配合木抬梁为主的混合结构。
上述提到的若干栋房屋大体以东西两条登山梯道配合场地最东面的运货轨道串联一起,顺应地势,共同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之,就这样一来二去,4000箱国宝从此入主安达森洋行,在这里度过了最后一段的漂流岁月——直到1945年8月15号,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年10月10号,华北日军于太和殿广场签署投降书。那天,是故宫博物院建院20周年纪念日。
13491箱故宫国宝,终于结束了13年的流亡生涯,可以归家了。
迭代的战争史给出的教训是:战争不仅可以摧毁一个民族的未来,同样也可以摧毁一个民族的过去。索性,前者由将士保卫,后者则留给文人守护。
回顾国宝南迁的路途,险难危机数不胜数:敌军轰炸也好,劫匪拦路也罢,但却总是化险为夷,有惊无险。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之精粹的故宫文物,便再一次见证了一段民族挣扎着觉醒的过程,同时也在十来年的迁徙中,融入到了无数人与场所的记忆中去。
然而,若文物可以经由人力姑且跳脱于时间的轮回之外以求永葆,曾经与其相依为命的其他历史载体却不得不接受光阴的洗礼与蹉跎而日渐憔悴。
对于曾经庇护过故宫文物的安达森洋行来说,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实在是一段砖石无法承受之重的岁月。
昔日每逢轰炸便扬起瑞典国旗以保文物平安的安达森已不知去向,留下的洋行各处张贴着“危房”和“请勿靠近”的标记。在城市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安达森洋行只是偌大的重庆城中一位极不起眼的孤寡老人,独自以沉默缅怀过去。
△ 安达森洋行内部结构 来源:《品读安达森洋行的库房建筑》
2016年10月26日下午,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专程访渝勘察安达森洋行旧址。周围的老街遍地工地,许多危楼都用喷漆标记了拆迁的字眼。但他却看到唯独安达森洋行的砖墙上写着与众不同的二字:
不知谁写的,笔画不算秀丽,“拆”字也已快难以分辨,唯独“不”字铿锵有力,显示出一份冷静而又执着的拒绝。
单院长鞠了一躬——曾经守护过民族记忆的老人,现在也是时候交由我们来守护了。
综合各种因素,文保部门将上述8栋建筑的保护等级分为三类,按重要等级来划分便是:文物保护建筑(2,3,4,5号楼),优秀历史建筑(1号楼),传统风貌建筑(6,7,8号楼)。反过来看,这也就划定了张永和老师团队可操刀发挥的幅度范围——文保属性越强,可介入的现代性语言就越少。
“我们不去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反而需要思考的是新与旧究竟有何不同,在设计表达与历史保护之间达成平衡。”主创团队成员之一于跃老师说道。
所谓寻找平衡,就是明确左右两端之间可供达成平衡的那个支点,或者说原则,它不是具体的规章制度或操作手法,而是一种态度与思维方式。用张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
好一个“实事求是”,乍一听说了跟没说一样。但稍微思考一下,也许可以将其分为两个范畴:一者是修复的内容,应以保留历史事实为主;二者是改建的部分,则以满足现代需求为先——不扭曲过去,不委屈当下,双方均保持本真坦率方能妥善沟通。
历史事实前面已长篇大论阐述过,因此我们便要问:对于现代社会,它又能再尽何绵薄之力?
这便要提到“故宫学院”这家隶属于故宫博物院下面的一所致力于文保事业的教育与培训机构。而它于重庆市开设的重庆分院,则赋予了安达森洋行以新的历史使命。诸如故宫展览,事迹介绍,文化讲座,儿童教育,文创产品,工坊体验等活动都会在此展开——甚至会开设北京城外第一家故宫角楼咖啡。
这种爷爷带孙子般的更新模式,是一种双向赋能的有益行为。它从公共活动,文化传播,甚至是经济效益等角度使过去与现在产生了结构性结合以共赴未来,试图避免纯风貌式的标本营建。而这,便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当代事实。
在明确了新旧之间各自的诉求与期盼后,设计团队立下了三条设计原则:1)将场地的更新与建筑保护视为同等重要的事情。2)将结构形式的设计视为统一新老建筑的关键纽带。3)6,7,8三栋传统风貌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原有建筑肌理。
先看场地。原先的入口广场与南北的滨江路和建筑群存在一定高差,因此为了增强人行交通的可达性和公共性,设计师于旧广场上架起了一个新平台。配合台阶,水景,扶梯,绿化,小品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广场的内容,而负一层的空间则主要作为停车场,以增强车行交通的可达性。
对于山坡的整改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先看爬山道路,在尽量保持原来走势的情况下进行局部的略微调整。
再将山坡化整为零,细分成多段台地高高低低簇拥两边。台地大部分作为绿化花池,小部分或结合建筑行程入口广场,或只是单纯做一停留区供人俯瞰渝中半岛。因尽量客观地从原有场地条件出发,且与隔壁慈云寺的结合也比较融洽,故行走时的感受大体上是有趣且不做作的。
△ 重庆故宫学院总平面图(局部) ©DID STUDIO
再看结构。问题在于:如何既能适应展览,咖啡等对无柱空间的需求,同时又能与既有的木结构形式两相照应?这里给出的答案是一种新型的胶合木桁架结构体系。
通过在传统三角形桁架的结构上进行变化,增加多级撑杆,使得可以获得更高更宽的内部空间的同时,也符合双坡屋顶的形式需求,同时多少减少了木构件的尺寸。
有了基本的结构工具,便可以对各栋房屋进行分别讨论。
1#:首先是1号楼,作为第二等级的优秀历史建筑,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部分整改。该楼直面城市客厅,因此功能定位上便把更具开放性和商业性的故宫角楼咖啡置入其中。北侧作为辅助功能使用,南向一长条则完全是游客的用餐空间。
空间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新型结构的置入增强了空间的纵向序列感受,辅助三面的落地玻璃,既实现了空间的公共性,也将渝中半岛的天际线纳入其中。在改建中,屋顶的檐口被有意拉长,以形成的檐下空间来照顾重庆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2#:二号楼保存较为良好,且文保等级较高,因此建筑师需要做的便是基于过往的事实,修复青砖墙面和青瓦屋面以保证原貌。
这里的原貌并非一个节点性的概念,而是具有时间跨度上的意义:我看到曾经为了保留洋行所写的“不拆”二字,也同样作为房屋原貌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以一小片透明玻璃护住。这是让人有点感动的地方——正如安达森洋行保护故宫国宝一般,保护洋行的字迹竟也被保护了下来。历史便在晚辈对前辈的守护中跌撞前行。
3#:三号楼的重点则放在垮塌的西侧部分。由于夯土墙修复困难,便以现代技术进行重建,倒与过去的墙体差别不大。而内部新增的胶合木结构,则与未垮塌部分的抬梁结构直接相对,产生强烈的对比与断代感,正如垮塌本身一样。
4#:四号楼与五号楼的修复与重建工作的逻辑大体与二,三两栋类似,此处便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五号楼在执行重建工作的同时,也将过去库房用以通风的屋面结构保存了下来,而其为内部所营造的光线氛围,又与现在展厅空间的属性相匹配,可以说是新旧事实的一处完美的交汇点。
五,六,七三栋作为传统风貌建筑,意味着只需保留其传统韵味,结合传统风貌即可。故建筑师便放开手脚,将屋面改为青石板瓦铺设的卷棚屋面,用重庆当地的红砂岩建造成墙体配合大片通透的玻璃幕墙来营造一种对传统场所的现代性转译。
为何要改成卷棚屋顶?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听闻这三栋房子原本也想同样以木材作为结构主体材料,但却因为消防等规范的需求,改成了木包钢梁的一种“假木头”。
这里建构逻辑与传统风貌便产生了冲突。因此,也许卷棚屋顶的圆角是一种对内部结构圆角的象征,而梁柱的圆角则是对钢结构本质的一种再现,如此以在建构与传统中做一点平衡与取舍,这是我的一点猜测。
另外,七号楼的台地也做了类似吊脚楼的架空处理,结合东侧步道的局部调整,营造出一处稍显隐蔽的平台空间。外侧种了一棵小树,将将遮住了朝天门的巨物们,努力保留一丝古朴的空间质感。
我喜欢从东侧步道攀爬而上,那里的道路是大体笔挺的,适合体力还有富裕的时候。再从西侧蜿蜒的步道逐步走下,虽陡,但也不让人恐惧。
旅途末尾,我坐在山腰一处平台上短暂休息,扭头望向朝天门,猛然之间,一种震撼的情绪涌上心头。
宋《霁山先生集》中曾记载了一段海市蜃楼的奇景:“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城郭、台榭,骤变欻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而此刻我眼前的渝中半岛之景象,不正如庞大的海市蜃楼一般伫立在薄薄几片青瓦屋顶之上吗?
也许我们的城市会逐渐变得完美:它更活泼,也更圆滑;它宽容地允许事物的发生,但同时也拒绝事物的长久停留。流变与分裂无法避免,伟大与平凡交替上演。因为这个时代的美学是拼贴的美学,是波德莱尔口中“转瞬即逝”的美学——我们无法逃离正在汹涌的时代浪潮,除非还魂过往时代的力量。因此,好笑的是:活生生的反而是脆弱不堪的,已经逝去的则是坚不可摧的。从这个角度讲,眼前的城市景观的确算的上是海市蜃楼。
想到此处,我站起身来,走完剩下的山路。又于江边招手,准备打车回程。回望走过的重庆故宫,看到它还是依附在山坡上,正如一个年迈的老人家靠躺在家门口的太师椅上,平静地注视着江对岸的年轻人们。他显得有点悠闲,也有点落寞。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贺之以沉默。
附记:
1. 在此感谢前非常建筑设计主任:于跃老师 接受我们的访谈。也预告一下《建筑精专访》系列的诞生:专访第一期内容将带来于跃老师从“城市更新”的角度解读重庆故宫学院。希望大家喜欢。
2. 游于3月14号,写于3月17号凌晨。因为谈话过于投入,那倒霉司机拉着倒霉的我屡次错过正确路口,所以多的十五块钱里应该也有绕路的成分在,在此解释一下。
3. 真心感谢国家的富强发展。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实在不是一件特别好受的事情。愿再也没有国家能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与我们谈话。
4. 因为《建筑精杂谈》系列本来就不是就建筑谈建筑,那是《建筑精说建筑》的事儿。所以若历史缘由扯的太多,请见谅。另外,因缺少相关文献和部分图纸,所以模型显得比较粗糙,如有不对的地方,请继续见谅。
5. 大部分历史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小部分标出具体网站。建筑摄影已标出摄影师。其他所有未标出的动图均为作者自绘——C4D制作,再问供养。转载请注明出处。
6. 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1】品读安达森洋行的库房建筑.林文修,袁兵,哈志强
【2】重庆故宫学院——安达森洋行改造.张永和
【3】抗战期间 80箱故宫国宝在重庆一波三折.陈与
【4】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郑欣淼
【5】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潮与近现代重庆主城建筑演变(1890—1960).罗连杰
本期原创 / 尤加利叶丶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研究生。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耐寒不耐旱。成长较快,以奶茶浇灌。喜清新素雅,花语是恩赐。
特约摄影 / 圣诞结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硕研究生,爱捣腾相机的架子鼓玩家,擅长奶茶品鉴,有用不完的精力和说不完的废话。
编辑 / 尤加利叶丶言西早 :) 审核 / 尤加利叶丶
△ 一只建筑精
?
你"不拆",我"不擦"。不同时空的两人,通过一个角落达成了共识,完成了一个对于时代,对于历史的碎片的保护。不得不说真是浪漫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