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有趣的学生作业吸引了「学院」的编辑们。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开设了这么一门课程,这个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精读一些建筑名著,还要给它们设计剧情和场景,串联成一个故事,然后这个故事还得用漫画和效果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柯布西耶:我一个钟表匠怎么就成了侦探呢?)
好想问问老师,上这门课你看我们还有机会吗?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理论名著导读》课程(2020.3-2020.4)
指导教师:王晖 教授
01
课程概要
课程围绕8本有代表性的近现代理论著作为核心展开,并加以拓展。内容涉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原理、现代建筑形式研究、建筑现象学、后现代建筑观念以及传统园林美学等多个方面。
选课学生以建筑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采用“分组精读+课堂讲解与点评+师生讨论”的授课方式。选课学生按照对著作的兴趣分为8个小组,每组根据人数精读1-2本著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讨论。
02
研读著作
| 重点研读著作 | 推荐延伸阅读 |
第1课 | 维特科尔《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第2课 | 森佩尔《建筑四要素》 | 阿道夫·路斯《言入空谷》 |
第3课 | 柯林·罗《透明性》 | 柯林·罗《拼贴城市》 |
第4课 | 巴什拉《空间的诗学》 |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卒姆托《思考建筑》 |
第5课 | 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
第6课 | 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 | 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
第7课 | 海杜克《Mask of Medusa》 | 《建筑 筱原一男》 |
第8课 | 童雋《东南园墅》 | 冯纪忠《与古为新》 |
期末作业要求。
各组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以建筑理论家、建筑师为角色撰写一部多幕剧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对相关建筑理论的理解与评论。
场景与风格不限,可以喜剧、闹剧、荒诞、科幻等,但必须紧扣学术话题设定人物关系,制造戏剧性冲突,使观众理解人物各自的思想观念,并体会到剧本创作者的立场。
成果用两张A0图表达,第一张为剧目的海报,第二张为剧本,以文字和概念设计图、拼贴图等进行组合。
03
部分作业展示
1. 《名侦探柯布之圆厅的归宿》。
作者:余之洋 盛昊一 程浩然 朱怡江
在对《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等著作的阅读中,我们注意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有趣的观念:如果教堂的空间没有以正确的比例建造,那么祈祷将会失去效力。我们小组由此思考有关建筑精神性的话题,构想了古典主义大师帕拉迪奥、建筑现象学家诺伯·舒兹、建筑师柯布西耶和藤本壮介在圆厅别墅内发生的故事。
爵士指定了三个继承人,分别是帕拉迪奥、诺伯·舒兹和藤本壮介,但爵士最近因无法听别墅内神性的回响而陷入阴郁。在他神秘去世之后,来调查死因的柯布西耶发现了他的遗嘱:若谁能通过改造找回别墅内的回响就能继承他的财产。帕拉迪奥通过加强几何秩序来追求一种纯净的比例,诺伯舒兹通过赋予场地场所感来重拾圆厅氛围,藤本壮介则通过增加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来形成对话。但最后柯布揭开了谜底: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就是这个时代的神性回声。
2. 《博物馆里的怪胎》。
作者:吴柯嫘 郭佩锟 从依云 万梓雄
在《建筑四要素》一文中,森佩尔认为饰面体现了墙的原始本质——提供温暖的空间。这种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思想,引发了我们这个剧本的构思:不同时代的建筑大师会如何看待“VR盒子是否算是建筑?”这个问题。能够提供不亚于物理空间体验的VR技术是否会撼动建筑的本质?
在未来的建筑博物馆开馆之际,馆长决定请回以往的著名建筑师,让他们一同领略新的空间技术体系。首先乘坐时空穿梭机到来的是柯布西耶,馆长带领他来到第一展厅。柯布看到陈列着的VR+白盒子形式的展品,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随之而来的森佩尔和维特鲁威也一同批判起了这种“艺术”形式,要求撤掉展品。这时候,原始人与未来建筑师奥雷利应声而入,表达了他们不一样的观点,认为应当对这种改变保持乐观的态度。馆长邀请大家戴上VR设备,体验了新时代人类的居住环境,大家对“真实的梦境”啧啧称奇。然而VR体验并未平息大家的争论,反而引起了更深的思虑。
3. 《拉斯维加斯秘史》。
作者:林俊挺 沈令逸 钟佳滨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预告了后现代以来的城市文化,而当代城市的娱乐主义似乎愈演愈烈。我们的剧本从一个酒鬼的视角讨论了城市空间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关系。前三幕借酒鬼的梦境再现了拉斯维加斯一段神秘而真实的过往:梦里,拉斯维加斯从神圣和世俗对峙共存的状态逐渐发展为一座世俗的、资本主导的城市;梦外,作为过来人的酒鬼却对这种演变倍感迷失,并在极致处化作现实中一声激情的呐喊(第四幕)。最后第五幕则探讨了一种物质性上升到极致的状态:“碎片社会”。
人始终需要寄托精神的场所,否则我们就是游荡在城市里的孤魂野“鬼”。在这个意义上,象征神圣的西拉斯维加斯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但当消费主义彻底点燃欲望的那一刻,守护它的围墙也就轰然倒塌了。问题是,现实的墙也许可以重建,但我们还能重拾敬畏吗?
4. 《海杜克之梦》。
作者:郑玥 刘晓俐 邵婧 郭依瑶
基于对建筑教育家、“纸上建筑师”J.海杜克的著作《Mask of Medusa》的阅读,我们小组尝试用概念模型和剧本来呈现海杜克四个时期的建筑思想及其转变动因。剧本以海杜克自身的梦境为依托,在梦中海杜克同神一起探索如何创造世界,同时他也目睹了世界在各时期的变迁与毁灭。
虚构的舞台采用了四分剧的形式,表现了海杜克思想的四个典型阶段。海杜克由最简单的1出发生成了立体的九宫格,在九宫格发展的过程中他关注到空间内外的张力以及维度的转化,以此重构了内外秩序,走向菱形主题。之后海杜克受到柯布西耶名作拉·罗歇别墅的影响,着力于建筑元素尤其是对墙的探索,各种线性和立体的元素开始越来越独立和漂浮,而结构组织越发清晰。最终这种状态导向了城市建筑的“群体叙事”,在“柏林假面舞会”中达到了剧情的高潮。
课程相关Q&A
Q:为什么要开设这门选修课?
A:主要是出于学生对建筑理论类高阶课程的需求,以及在技术训练之外,建筑学教育如何提供另外的思考平台,比如关于建筑的价值观和建筑师的文化身份等等。至少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建筑话语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Q:著作的选择是出于哪些考虑?
A:从浩瀚的理论著作里选择8本书,是个巨大的挑战。选择的标准一个是辐射力,例如《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向上追溯至文艺复兴乃至古罗马时期,向下启发了科·林罗的现代建筑形式研究,后者的《透明性》近年来受到国内理论界的关注;另一个是典型性,代表了建筑思潮中一类典型的思想或方法,多少能串联起近代以来的主要思潮,如体现后现代思想的《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体现建造诗学的《建构文化研究》等。同时也考虑可读性,比如同样反映建筑现象学思想,《空间的诗学》就比《存在·空间·建筑》更容易上手,甚至更启发设计灵感。还有很多重要著作如《癫狂的纽约》等没有收进,不过后者的思想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已有端倪。
Q:著作的选择是否过多?
A:在课程结束后的教学研讨会上,有老师提出是不是围绕一本著作展开阅读会更好。的确目前涵盖的书籍较多,每周研讨1-2本著作,教师和同学的压力都比较大。不过最大的好处是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否则读书会变成苦差事。
△师生教学研讨会合影
Q:课程的“导读”如何体现?
A:所谓导读,应该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进行方法的引导和重难点讲解。特意安排在春季学期,就是让大家预先利用寒假进行阅读。前几次课教师讲得多些,后面基本上是同学讲,老师点评。针对一些难点会进行重点讲解。比如“透明性”的概念,很多同学只把握到了霍伊斯里的拓展涵义“同时属于两种及以上的参照系”,可能因为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原文的核心涵义“空间层化系统”就理解不足;再如“现象学的还原”,需要向同学们指出并非只是“抛弃先验知识、还原到身体的体感状态”这么简单,如果确实对哲学思辨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著作。
Q:如何在阅读中推动思考,而不是泛泛而读、泛泛而谈?
A: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推动。一个是尝试建立新的联系,引发关联性思考,比如我们(可能是第一次)将海杜克与筱原一男加以并置,探讨哪些地方具有可比性;另一个是鼓励大家将阅读与手头的设计作业结合起来思考,如现象学的方法是否能用于建立设计的出发点等等。还有就是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例如森佩尔的“穿衣服”理论是否可以用来解释当下“东京宅女”的空间状态?由此引出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等等。
△摄影作品“东京宅女”及虚构的跨时空对话
Q:课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A: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探索,还是遇到不少困难。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如何把握原著的精髓。读一本好书,有点像经历一次人生,“虽然漫长,关键处却只有几步”,好在读书是可以从头再来一遍的(笑);第二个比较麻烦的是翻译问题,因为多是外文著作,中文翻译往往有不准确之处。比如路斯的“饰面法则”,国内的文本对其定义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翻译,我们就拿原文求教于懂德文的几位朋友;再比如《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里面很要紧的一节《对困难的整体负责》中,一个重要概念inflection被翻译为“折射”,引起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对照原文进行辨析,认为应该翻译为“曲折”,与传统园林“曲折尽致”的意思有点接近。
Q:为什么要求用剧本的方式完成期末作业?
A:希望上这个课不仅是读了几本书,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理解到理论对实践的意义。所谓“知行合一”,如果深入理解了一个概念,就可以运用它、操作它,来形成自己的表达。所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剧本,并鼓励设置舞台场景。其实剧本表达只是教学成果的一部分,重要的还是同学对著作的理解乃至批判性思考,课程始终特别强调Critical Thinking。
Q:作为教师如何评价这个课程的教学成果?
A:总的来说还比较满意,尤其是多数同学的阅读质量超出预期,他们的讲解甚至能拓展老师的视野。要说不足之处的话,期末作业反映出一些同学还没有摆脱“贴标签”式的思维习惯,一个简单的标签贴上去就开始了自说自话,未能深入到理论内部进行探讨。说起来这好像和大家在设计课中呈现的问题类似,一开始似乎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与设计成果之间经常是断裂的,设计还是深入不进去。这需要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
另外,大家的成果里面还有诗作,其实“诗意”是贯穿课程前后的一条脉络。第四次课《空间的诗学》研读中,要求大家每人提交一首短诗,以某种形象反映自己的特定感受,这与设计也颇有关联。其中有不少堪称优秀的小诗。
Q:可否展示一下同学们的诗作?
A:师生一起投票评选出了数篇佳作,经作者允许,在这里展示其中几首。
01
庆典
作者/陆融融
火焰该燃烧,
没有拆封的礼物堆到街头,
蜡和酒的味道,
连狄奥尼索斯都为之歌唱。
欢呼,玻璃人偶转了一圈又一圈,
黑夜里云雾传递这个消息。
可是,还只有三月!三月!
02
灯塔中的航灯
作者/郭佩锟
绝望是漆黑天幕下的灯塔
被海浪裹挟
无奈地被撕下道道伤疤
绝望是斑驳灯塔中的蛛网
被风暴嘲弄
狼狈地在昏暗的角落躲藏
绝望是杂乱蛛网下的航灯
被苦寂缠绕
默默在蜡泪的中细数余生
绝望是摇曳航灯上的天幕
被微光刺破
气恼地盯着渔夫正确的归途
03
2018年某日的焦虑
作者/佚名
①
焦虑是无数点燃的毛线
兀自地纠缠
是旧电视上黑白的小点
密密麻麻地扰动
是墙外汹涌的洪水
疯狂找寻着缝隙
②
不请自来的焦虑
却又在不知名的时刻
消失得无影无踪
似久处幽暗的火车
忽的一声冲出洞口
似饥渴数日的迷路人
在黑夜中瞥见跳跃的灯火
似千年不化的寒冰
遇上滚烫的熔浆
像乌云一样的焦虑
恰是在一瞬间
被这些温暖的力量所驱散
好
草,第一个不是fgo吗
真就是浙大嗷,引人入胜嗷铁汁!
大赞!
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