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回忆的故事——勒.柯布西耶

2019.08.12 | 
建筑志 建筑志

作者:小匠山
原文链接

柯布西耶(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回忆的故事——勒.柯布西耶】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主义改良者。作为现代建筑运动的旗手柯布西耶贡献给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仅是几个成功的建筑物和几个成功的城市规划设计,柯布西耶是一位高屋建瓴的百科全书式的建筑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多种艺术领域具有上帝赋予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文学写作、绘画、雕塑、家具设计……当然,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他作为一名建筑师所获得的成就,他提出的“建筑新五点”至今仍在影响着建筑设计,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一组帅照

设计思想
柯布西耶的空间设计思想被誉为现代主义风格的根源, 在建筑领域中, 是他重新确立了人们对建筑学的信仰和期望。柯布西耶所表达的价值取向, 就是我们不但要拥有突破既定模式的能力, 而且还要具有承担这种新的空间形式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责任。在设计中, 他一直遵循着功能决定形式的理性主义思想, 对于空间的设计虽然在材料或形式上有着风格意义上的选择性和延续性, 但设计方法的根本却不曾脱离人类对空间需求的最原始的基石。对客观世界中的几何模式及其富于韵律的结构 形式的应用, 是柯布西耶一贯奉行的法则。他喜欢将古代作品中较为优秀的部分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重新发掘和组合。对古典法则的深刻认识, 是他后来得以重新构建适合现代人生活空间的依据, 也使他具有了将古典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能力。柯布西耶的方法被称为“多米诺体系” , 就是让建筑的法则回归到最初的起点, 将原有的设计形式按建筑本体结构的需要 拆分成不同的“零件” , 然后再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 技术和材料将这些“零件”重新组合, 最终构成崭新 的空间形式。这同样也是设计思维的重组过程。
                             ——摘自《柯布西耶的空间设计思想及启示》


1.他提倡功能主义、采用现代材料、考虑经济效益、反装饰、提倡几何形等思想奠定了现代设计的意识形态。

2. 他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强调机械的重要性,宣扬机械的美,认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现代化是几何精神。

3. 他认为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

4. 他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

主要贡献

1. 建筑设计的五要素:底层透空、屋顶花园、自由空间、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2. 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他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他的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他的朗香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这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

3. 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核心内容是功能化和多元化的结合。他设计了许多城市规划方案,虽然大多没有付诸实施,但影响巨大。


建筑风格

1 追求明晰、崇尚机器美学, 掀起现代新建筑风格的狂飙

1923年, 柯氏出版了文章集走向新建筑,书中明确否定 19 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 点和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在建筑设计方法上, 主张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在建筑形式上,他赞美简单的儿何形体。


2 引导“摩登”,超越雄浑,奏起现代城市“立体交响乐”

柯氏是个城市集中主义者, 他不反对大城市, 但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构造城市。他提出城市中应有整齐的道路网道路交叉口采用立交方式, 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楼, 外围是高层楼房。除有屋顶花园外, 还应有阳台花园。


3 追求原始、赞赏手工之美,奠定了“粗野主义”的建筑风格

4 探踪寻源、推崇模糊怪异之奇, 尽显神秘之灵犀。               

——摘自《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评析》

“我再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地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在傍晚时分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到清晨,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和影充分的融合,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我们一个一如既往的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

——勒.柯布西耶


在每个领域,时代更迭时总是大师云集

放眼望去,柯布的一生纵贯了革命风暴席卷世界的20世纪。时代成就英雄。柯布西耶不甘顺从承认人类社会的既存规则。19岁,他踏遍万水千山,用心感受,他将旅行中的感悟与发现如宝藏一般珍藏记录,以人生为课堂。27岁,作为广泛旅行的结晶,他提出多米诺体系,打开了现代建筑形式的潘多拉之盒。33岁,他改用勒柯布西耶作为笔名,创办了《新精神》杂志,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开始了一个极有原创性的时期。36岁,他写成《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向建筑世界发下战书。之后的日子里,挫折和打击纷至沓来,柯布却愈战愈勇,41岁他揭竿而起,创办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与旧世界分庭抗礼。43岁他完成了《光辉城市》,向现代人居环境的不道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
而晚年生活在挫折余误解中的柯布西耶,依旧倔强的踯躅独行。在抵制声中孤独的奋然前行。68岁,他以神秘的朗香教堂再度震惊世人,与昨日之我挥手告别。

他的建筑生涯历经五十年不间断的工作, 日日为倡导他的思想而奋斗 , 而争辩, 以使人信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 1947, 他在 一篇题为《一 致性Unite)》的论文中第一次将这种奋斗概括为 :
那些有审美力和勇气, 有持久性和不怕失败的人们, 为对艺术和对美的追 求, 使 其一生致力于精神的陶冶 。他们很可能要冒风险,他们会有许多苦恼, 他们将受到嘲 讽。假如他们还能得到某种补偿, 那也要在战斗交锋之后 , 在战斗胜利之后, 在很久很久之 。     ”       
                  ——摘自《理解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思想和行动就像狂风巨浪,永无止息,也永远令人措手不及。他目睹了机器时代的希望和幻灭,他曾激情昂扬的宣称,机器代表现代社会的精神。而乐观情绪的破灭,理性主义没能带来他所追求的答案,使他转身踏上传统的“归途”。二战以前,他的房子是白色的居住机器,光洁又明亮。二战以后,他的建筑变得粗糙而神秘,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传统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原始的趣味。而无论他如何变化,都让世人目眩神迷,瞠乎其后。作为一个拥有卓越长远目光的建筑师,他创造了一个建筑界的新时代。

上图是1957年柯布西耶给当时西柏林的建设局局长展示他将要在柏林建造的住宅的模型,而他的腋下正夹着他那个著名的模数图,他认为一个标准人是1.83米高,手可以伸到2.26米,这两个数字就是他设计中标准住宅的基础模数。

他主动承担了超人的命运就意味着他一生不被理解的全部命运

现代建筑是一场思想的革命、物质环境的革命,像人类社会的革命一样,有功绩也有破坏。革命的道路绝非坦途,除了一腔孤勇,更是有超乎常人的坚忍和非一般冷静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一片质疑和强势阻挠中修成正果。终其一生,柯布西耶建造了75座建筑。他完成了42座城市的规划方案,尽管绝大多数都没有建成。留下了8000多张草图、400多幅画作、44座雕塑和27部挂毯设计。他还写了34本书,加在一起超过了7000页,以及数不清的文章。

他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他是不可复制的大师

大而有容,小而尽美以普罗大众之名设计房屋、设计城市,他的作品却不是平凡世界里的庸俗之物。柯布的荣耀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辅相成的胜利,他的萨伏伊别墅极尽简洁精妙;他让混凝土变成建筑师趋之若鹜的建筑材料,使时代的艺术凝固在空间造型里,任时光流淌与人们朝夕为伴。柯布西耶推崇于建造大尺度、高密度的综合体和城市,一切却都是以“小”为依据的,他在最小化居住尺度上煞费苦心,努力寻求属于人体黄金比的模度, “大而有容,小而尽美”是他对现代建筑的完整追求,他以宽大心胸造就了现代建筑的格局之大,却只给自己留了一间方可容身的小房子,背山面海,远离尘嚣。

勒 · 柯布西耶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影响? 

自从他逝世之后 , 四十多年过去了。仅仅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而谈一些看法无疑是不够的。通过他完成的建筑、绘画、雕刻和著作 , 他的启示的传播超出几个志同道合者的小小世界 , 它传向所有的公众 ,传向整个现代社会。

生活当随时代为自己的时期而创作 
一个勒·柯布西耶长期注视的问题是 ,机械化正高度发展 ,人必须重视它。同样 ,人必须懂得如何摆脱它的制约,并估量它的优点。例如,就住房来说, 人还没有从机器提供的广 泛的可能性吸取教益。要这样做,人必须信任他的时代,并睁开眼睛环顾周围的世界。

人与建筑
他的不懈的斗争是独自或与CIAM的同事一起提出挑战 , 和将人置于他全神贯注的中心从而导出一个当代住所的定义 。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符合人的尺度, 它应当适应人的生存和在家中的活动。这决定了它的尺度和比例 ,人的姿态给出适当的家具设备的尺度 。

复归自然环境
1928年, 帕特里克·格迪斯引退 。勒·柯布西耶和CIAM接着探求人和环境的谐调 。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到三十年后遍及欧洲生态运动的这些先驱者 。勒·柯布西耶的所有作品 , 特别是1953年出版的 《光明城市》 一书 , 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探求, 对美好生活的探求,正确的外观 ,合理的分隔 ,光影 ,日常景色 ,阳光 ,空间 ,植物 。

适度的规模
这种勒·柯布西耶既用于他的建筑也用于他的规划理论的提法 , 同时包括时间(规划设计的第四维)的概念 ,比例的概念, 应用于作为居住的有机体城市 , 这是尽人皆知的关 于24小时即现代人必须在其中安排他的日常生活的概念。今天勒·柯布西耶注意到 , 强加于人的制约打破了作为城市居民的人存在的均衡 , 浪费在往返于居住和工作地点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惊人的例证 。


1961年,七十四岁的柯布在一本旧版的尼采著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扉页上写到:“自1908年以来就再未读过这本书——五十三年——我个人的生活。今天,我觉得从这本偶然发现的书中获益匪浅,我明白现实抉择及命运这些都是一个人终身的主题,因此我决定为这本书作个注释。”
1953年,柯布西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哪扇窗子开向未来?它还没有被设计出来呢!现代世界天边乌云翻滚,谁也说不清明天将带来什么。一百多年来,游戏的财力具备了,可是是游戏是什么?游戏的规则又在哪里?”
柯布西耶的建筑观是全方位开放的建筑观。建筑观念的开放使柯氏对建筑的学习和创造也是跨领域的、没有任何框框的——为解决全社会大众的居住问题,他号召建筑要成为住人的机器,向飞机学习,向轮船学习。
柯布西耶的一生是开放的一生、矛盾的一生,又是直奔伟大建筑师的一生。他终其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创新,而他的思考和实践又始终向科学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未来开放。可以说,开放使柯氏知识广博,开放使柯氏视野高远,开放造就了柯氏的伟大。
——摘自《品味柯布西耶》


彩蛋时间

柯布西耶最全绘画集

· END ·




0条评论
建筑志 建筑志

作者:小匠山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