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迁徙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主题,迁徙者始终相信《诗经》所谓的“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努力寻找理想的生存之地。在中国就有这样一群迁徙者,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客家人。
客家人有言:”人挪就活,命长不怕路远”。在动荡乱世,翻山越洋,历尽漂泊流离后,他们终于寻得了那处放下身心的秘居之地,也随之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传统。
无人机拍摄/drone view
建筑夜景/night view
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保存下来的的南香楼坐落于深圳市区的甘坑客家小镇,今天她以新的姿态、以现代设计结合客家文化建筑形态,打造属于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要的酒店空间。
建筑后方沿街/the passageway
南香楼现存建筑兼具闽南和客家风情,实木结构颇具规模。历经120年沧桑的牌匾,让人不免低吟“不妨常做南香客”,今日摇身一变成为酒店入口的提额,亦是窥探当地文化的门径。
建筑后放入口/the rear entrance
设计师将新旧建筑样式并置,钢结构斜坡屋顶在古建筑群内构成亮点,即使在白天,无需人造灯光也可进行各种活动。
休息区/the lounge
原建筑窗棂上图案用作建筑表皮,进门即开始讲述南香楼的故事。入口两侧的造型石墩,以船型站台的形式呈现,蕴含客家人迁涉渡海的艰辛;大堂中沿用南香楼屋檐上的字雕,意境悠远。
临街展厅门面/the sideway adjacent to the street
南香楼展馆
二层露天展示区/the exhibition deck
建筑的后半段是多功能会议厅,将所有门窗都转化为落地旋转设计,室内外景观一气呵成。开合方便,亦满足不同会议空间需要。
南香楼展馆完美传承了当地建筑文化的要素,从闽南地区将完整的传统客家建筑拆解编号,搬迁至此再次组装拼搭,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也如同一位客家人,完成了自己的迁徙,搬入甘坑新居。
二楼展馆的玻璃房,将展厅的形式从室内的展览延伸到室外,加上夜晚的灯光效果,恰到好处呼应旁边的斜坡玻璃房,让夜晚有如明珠闪亮的玻璃盒。
玻璃房抽取梁柱之间客家建筑的神髓,通透至极展现生活的仪式感。新与旧转移了时空,不变的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中遵循自然,致敬自然的哲学。
南香楼室内设计
休息厅/the lounge
随着设计过程不断深入,团队终于触及到了原住民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遵循这种来自中原的儒学理念,他们修办学堂,朗朗书声改变了一代又一代的命运。
接待区/the reception area
同时,尚武精神又让远涉之人保有自身的平安。遵遗训,谨嫁娶,成其家,在这方圆灯火里,无人再道漂泊为客……
等待区/the waiting area
工艺品展示区/the craftwork display column
通过解构南香楼现有的情境,取精用宏,不采用直白生硬的时空转移,作一室如水墨画般幽幻写意,供宾客细细品酝后透情入骨的每个空间。
观光电梯/sightseeing lift
室内纯白色空间作为艺术长廊,两旁有着改造后的观光电梯,可做演讲活动的投影幕及海报互动,增加长廊的互动性。
过道和功能区/the gallery and other rooms
穿过艺术长廊,将客人引入酒店的功能区域,重新标的自己的所在,留下美好记忆。简素至极的餐厅通过转门连接庭院,导入四时景色,风光无限。
客房走廊/the corridor to guestrooms
二三层为客房,共52间客房,三种不同户型的房间。艺术酒店保持材料原汁原味的同时,提取台湾客家花布和竹编元素。从古汉族传承而来的牡丹纹样,承载着花开富贵的美好祈愿。
客房/suites
为满足客房的需求,原有隔墙重新规划,留下1.6米宽的廊道曲折通幽,隐喻山里人家经过的蜿蜒小路。同时,为了减少室内封闭墙体的压迫感,浴室的隔断采用透明的玻璃墙。
高饱和的色彩为艺术酒店增加了鲜活的气息,水光色影被铺展织就成装点要素,地毯、壁饰的风格极具地域特征。时尚而撞色的陈设和有肌理漆墙面,带出了客家子孙遍布四海的感觉。
套房休息厅/the suite lounge
蓝染的乡土气息、青花瓷的细腻,幻化成一抹深沉的蓝色,人文点染客房的情趣,与现代家具堆叠在一起毫无违和。卫生间挑战梦幻感,在空间转换中给客人留下新奇体验。
卫生间/the bathroom
在南香楼,外来人可以寻源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启一场生活的修行,在寻香之旅中,嗅到的香不是气味,而是凝聚在这块地域里的“惟吾德馨”,是凝结在人们内心的存在感、归属感和绵延至今的客家精神。
庭院/the courtyard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南香楼艺术酒店
设计公司:贝森豪斯设计事务所
设计时间:2017年
项目面积:室内-5,090平方米,景观-1,263平方米
客户名称:深圳华侨城文创投资有限公司
摄影师: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