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
——《死亡诗社》
拆房:解安妮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再有热情的建筑师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加班熬夜中心灰意冷、筋疲力尽。
这可能是设计院里最大的阴谋:就像熬鹰一样,把桀骜不驯的建筑师都熬成莫得感情的画图机器就能够实现产值最大化了。
但是!
涂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
熬得死我的人,熬不死我美丽的脸!
就算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也要做一个安静的美机器。
比如,做一个织布机。
划重点,小本本记好了。
今天要讲的这个操作技能就是:“毯式建筑”
又叫做:“大噶好我只是个没有感情的织布机”设计法。
特别适用于各种熬夜犯困睁不开眼、脑子感冒不开窍、灵感鼻塞不通气等等反正就是想不出方案的临床症状。
上面这些五花八门的建筑都是毯式操作织出来的。
什么是毯式建筑?就是像织地毯一样织出来的建筑。
谜底就在谜面上,童叟无欺。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是地毯,而是怎么织地毯。
大多数地毯图案通常都是由一个基本花样,通过某些规律编织组合在一起。
同理,毯式建筑也是由这两个要素构成:
一是图案(单元)本身;
二是图案(单元)组织方式。
也就是说,当你没灵感的时候,只需就想办法把这两个地方安排好,单元体种类啥玩意都行,基地面积大小都ok只要你能hold住,你的方案就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方案,可以自己织地毯了。
如果你还嫌麻烦,其实第一条也可以省略掉。再简单的图案都没关系,因为形式并非是它们真正的出发点,毯式的核心是控制其内在结构的组织关系。
老规矩,我们还是拆房来看。
第一个案例是日本的一个牙科诊所。
日本的牙医可能内心都住了一个建筑师:穷且矫情。
我觉得牙医诊所是日本除了奇葩住宅以外最容易上杂志的建筑了。
今天这个牙医先生也不例外。
自己的地,前面开诊所后面安家,说的挺热闹,但基地总共也就300平米。
把基地全都占满也就是个一百多平米的诊所加一个一百多平米的住宅。
我们以前讲过神奇女侠妹岛阿姨在100平米里搞出100个房间的牙医诊所。
现在的这个情况和妹岛那个基本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不是妹岛。
但好在,我们还可以织地毯。
Step1
图案设计
知道你也不想动脑子,图案设计就按最简单的来。
提取一个牙科诊室,作为图案的网格单位。想要采光,那就在四个小格子里置入一个院落。
Step2
组织方式
然后把图案均匀在场地上均匀排列。
根据基地的限制和功能的需求稍加修整。
Step3
关系优化
单元简单没关系,前面说了这种操作主要靠关系。
关系其实也不见得有多复杂。比如说开开门窗就可以。
这个方案里的重点是门和窗开成一样大小。
把这种组织关系放到基地中
由于住宅内有两层,分隔墙面部分抬升。
再加上倾斜的屋顶,使诊所中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高度。
叠加庭院不同深度,创造了丰富的自然光层次和多样的空间性,人们在这里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这是日本建筑师小川博央设计的
Chiyodanomori牙科诊所
看一遍完整过程:
没看过瘾,我们就再看一个2.0版的。
第二个案例来自日本第一大奇葩建筑社团——住宅。
奇葩住宅首先要有一个奇葩业主。
本案的业主北斋先生其实不算特别奇葩,他只是喜欢绕口令。
北斋先生有一块150平米的宅基地,打算盖个小房子自己住。通常这点面积搞个大四室就很不错呀,又舒适又好用。
但北斋先生觉得这样不绕口,他不要四室,他要四十室!
很明显,用普通的“走廊+房间”是布不出来,头发掉光了也布不出。
因为头发都没房间多。
那怎么办?继续织地毯啊。
Step1
图案设计
首先,这次你想要绞尽脑汁做一个复杂图案吗?
如果不想的话,那就不想吧。
还是我们最常见的小方块,然后让内部庭院变形,打破空间的均质。
在这个方案里是选择了让小方块间的庭院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
但其实你变成什么样都没有关系。
Step2
组织关系
把图案在场地中组织起来。
在这个逻辑下,可以不动脑子的将平面无限延伸。
根据场地面积,选择需要的部分。
实体盒子加上住宅需要的内部功能。
围合庭院为住宅的附属空间,灵活使用。
并且错动之后还在外部形成了三个小庭院。
Step3
关系优化
大的框架结构有了,剩下的就是内部关系的调节了。
空间的开放就变得大有可为了,在庭院空间里加入交通空间,把较为安静的卧室放到二层。
一层是家庭公共空间,那就让空间尽可能的通透。
最后再加上带格栅的屋顶。
这个四十室零厅一卫的住宅就做好了。
这就是岛田阳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北斋之家。
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现在想一想,做毯式建筑是不是比抠抠搜搜的搞平立剖简单粗暴多了?
只要默念以下口诀:I have a 基本图案。
I have a 组织关系。
哇哦~
好多个建筑就出现了呢~
我们不愿做小建筑,因为小建筑不好发挥;
我们又不敢做大建筑,因为大建筑不好控制。
其实问题不在小建筑还是大建筑,而是我们自以为会的很多设计手法其实都只适合做一种建筑——不大不小的建筑——对小建筑太大,对大建筑太小。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建筑师,大概就有多少种设计方法。NB的方法是思考的起点不一样,而不仅仅是建筑的结果不一样。
起点不一样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结果不一样可能只是迷了路。
本文图片[2]、[4]、[6]来源于百度图片
[1][3]来源于
https://www.archdaily.cn/cn/600282/chiyodanomori-ya-ke-zhen-suo-slash-xiao-chuan-bo-yang
[5][7][8]来源于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9/5/44402.html
其余动图分析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Non-standard architecture studio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511
邮箱:non_standardstudio@163.com
新浪微博: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打 赏 作 者
- END -
毛毯式
最后总结说得好好啊
我一开始以为你是来搞笑的
最后两段很有道理的样子
织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