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精彩迭出!
在第30集里,大家心心念念要看的「太上玄元大仙灯」终于出场了!
仙灯高耸入云,恢弘壮美,一点不逊于现代的灯光秀。从楼上远观长安这景象,无一不让人赞叹这大唐盛世,繁荣昌盛。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连剧中唐朝人都说:“我向你保证,再也看不到这么了不起的大灯楼了。”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观众惊呆、唐朝人民惊呆,原著作者马伯庸却被骂惨了。
△马伯庸微博截图
盛大场景超过了人们想象中的长安,正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问题来了,这座大灯楼是如何造出来的?
01
梦想的电影建筑师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开机前期筹备1年,拍摄7个月,后期制作8个月,大灯楼被称为“最艰难”的场景。
原著的描述非常浪漫:太上玄元灯楼———此楼高逾一百五十丈,广二十四间,外敷彩缦,内置灯俑,一经点燃,便轮转不休,光耀数里。
原著作者马伯庸描述的是一个唐朝“摩天轮”,但怎么把这个不存在的意象做出来,真的难倒了剧组,前后准备了2年时间。
△大灯楼设计稿
网友调侃:书生一张嘴,设计跑断腿。
这样硬核场景,需要一个梦想「电影建筑师」团队——美术场景主要由美术指导杨志家、副美术金阳提出大方向,北斗北工作室负责深化。
△幕后采访视频截图
此灯高70米,将“仙山”的理念融合进来,以莲花为底座,仙山为主景,颈部祥云漂浮。
△大灯楼设计稿
大灯楼形如一个宝塔,顶部更是用了老子(本名李耳)的头像,凸显了唐朝李氏以道家理念治理天下的盛况。
△大灯楼设计稿
因为大灯楼非常高,所以美术组将这栋建筑分成了三层才搭建出来。
△大灯楼场景现场照片
美术组也不止于造一个空壳,而是认真去研究大灯楼要如何运行。这个关键就是底部大齿轮遍布、机关重重的水力宫。
△大灯楼场景现场照片
为了把大灯楼的内部系统表达出来,美术组真的把这套古代机械绘制出来!
△水力宫设计稿
难度如同拍科幻片,不仅是拍一个外表皮,还要把里面合理的场景细节做出来。所有细节往真实去做,打造出来的大场景才有真实感。
△机械构件设计稿
除却大仙灯,从制作工艺和外观上来看还有鱼灯、走马灯、夹纱灯、车辇灯、龙舟灯、画舫灯等。
△灯会盛景,《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唐代花灯制作十分考究,一般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
△灯会盛景,《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同时设计团队希望在剧中上元节能有一些好玩的装置于长安城中,于是设计了凤架置于场景之中。
△张小敬凤架破头飞起,剧照
张小敬在剧中从凤的腹腔后方进入,狼卫驾车从凤架底下钻过。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凤架」。
△凤架设计稿
整个凤架主干由竹编而成,整体形态考究严谨,即使只在影片中作为“打斗场地”出现,也展现出了精良的场景设计。
△凤架设计稿
02
建筑版《观影指南》
说实话,看懂这部剧是有门槛的——除了扑朔迷离的剧情、古语文言的使用外,时空的高速切换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剧组说,希望给大家呈现一个一千年前「可触摸的长安城」。
剧中至关重要的长安舆图,结构可谓布局严谨。长安城布局十分方正, 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 贯通十二座城门有六条大街,长安城标准的中轴线就是朱雀大街。
△舆图,剧照
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西部是长安县,东部是万年县,寓意长安万年。
长安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08(实际上是110)坊。结构对称,排列整齐,采用独特的中式美学。
△唐长安示意图
长安城参考了古代营造都城的习惯。
根据《周礼·考工记》营造都城的描述,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
△《周礼·考工记》
建筑的等级还按照严格的等级分化来设置,皇城,官府衙门,集市,居民区等功能分区有一定的条理。
因为中国自古崇尚“居中为尊”,所以皇城居中轴线且在都城北部,而集市分为东西两市。
△西市主街开业,剧照
长安城设有两个大型市场,其中东市主要面向皇亲国戚高官大臣,卖奢侈品;西市面向平民百姓和国外友人,生活用品更多。此外,在布局上也有讲究——整体呈现棋盘式网格布局。唐代的里坊式布局,呈网格化分布,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剧中提到了平康坊(长安城著名红灯区)、怀远坊(拜火教教徒住的坊,国际友人社区)。坊内有各种街巷,且四周竖起高墙,形成城中之城,具有高度的封闭性,从上往下看就像是当代的格子间。靖安司是长安城的情报机构,而望楼其实是古时用作战争中观敌瞭哨的。它设计成塔的形状,以便实时观察城市和近郊的变化。相当于现代的天眼系统,施行007工作制,不联网也能对全城进行实时监控。剧组真实还原了原著中的望楼系统——“传递系统+加密系统”,全面了解长安城实时动态。除了还原外形以外,还依照原著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用来传递信息,美轮美奂的场景和烧脑的情节设定,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沉入剧情。剧情中出现过的花萼相辉楼位于兴庆宫内,是长安城内大型娱乐活动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盛唐天子玄宗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处,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这是玄宗为其兄弟而建,是第一栋彰显兄弟情谊的皇家建筑。“花萼相辉”取名自《诗经》“常(棠)棣之华(花),鄂(萼)不韡韡(weiwei光明,光亮)。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花萼相辉楼在层次上达到了历史的新高,是当时的城市地标性建筑。资料记载和遗址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唐代的宫廷建筑,很大部分都是单层宫殿结构,所有的楼宇也都是两层,而花萼相辉楼的层数达到了三层。《长安十二时辰》第六十一章:庆宫与寻常宫城迥异,北为殿群,南为御苑。其中最华丽的地方,是位于西南的两座楼。一栋叫花萼相辉楼,一栋叫勤政务本楼……只可惜它因为千年前的一把战火,跟着盛唐一并香消玉殒了。
03
匠心带来的复兴
《长安十二时辰》并非一夜爆红,但凭借高口碑和自来水,逐渐升温。可以说从大场景,到小道具上,剧组担得起「匠心」二字。剧组说,“火”是这个剧一个符号,整个剧色彩是需要过渡的,你能看到随着剧的节奏加快与情节发展,整个画面的色彩越来越浓烈。唐朝给人留下了很多幻想,也增加了很多制作上的难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可参考的物证史料太少,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只有三座佛教建筑。所以在打造场景的时候,剧组无法直接“复刻”,而是属于“半设计”。就是基本问题不出错,有争议的部分有一半是有据可查的,另外一部分需要通过理解和揣摩,进行合理的想象。像坊门是历史记载有的,但参考了部分日本古建,因为他们对“唐代遗风”的保留度更高。不同于皇室、官式、宗教建筑类型有遗址或史料可查,剧中要大量展现唐代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可依据的素材非常少,进一步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因为是影视剧,所以必须得适当的夸张,把人们“心中的唐代”表现出来。如果说因为一部剧,让更多年轻人感触到中国古老的文明,这本身就很有启发意义,设计师们的用心也就没有白费了。
建筑确实还可以,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