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人类,
人类真的特别了不起,进化出了智力,
但很多时候选择不用。
很潇洒物种。
李诞
自打江湖上有了“参数化”这门流派,很多建筑师忽然就发现了一个快速出方案的新操作。
正所谓“设计不够,表皮来凑。”
甭管里面做成什么样,外面找个参数化表皮一糊,就立马变身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髦方案,参加各大国际投标都不掉价。
于是,作为苦逼画图狗的我也开始学着“委托”电脑做方案。
你别说,真的很方便呢:各种参数噼里啪啦一敲,成千上万的图案肌理就摆在了眼前,听说这还有个专业名词叫“涌现”,真是太高端啦。
剩下的工作就是挑一个顺眼的糊到我规规矩矩摆的方盒子上,然后出图收工。
很快我就积累了一个自己的表皮素材库——嗯,敲参数做表皮的过程也可以省了,一周出八个方案不是梦想。
但是,我却越来越不快乐。
没有苦思夜想的焦虑,更没有茅塞顿开的畅快。
我的方案没有创意、没有空间、没有技巧,甚至没有造型,只有一张“皮”。
一张电脑送给我的、绑架了我的方案更绑架了我的思考与想象力的“皮”。
我不想被电脑绑架,可也不想回到吭哧吭哧做立面的传统操作中——
那么,还有没有第三种方法去拯救一个普通的方盒子?
很幸运,我发现了这个——
WORKac设计的
黎巴嫩新的贝鲁特艺术博物馆
项目位于贝鲁特市中心,曾经标志着黎巴嫩内战分界线的地方。主要收藏来自黎巴嫩的现当代艺术品。
一个合理的方盒子
由于功能、场地等等因素的限制,建筑形体被确定为一个方盒子。
A、合理的功能布置。
博物馆空间主要包括:展厅、办公、仓库、餐饮、阅览等等功能。将仓库等功能置入地下后,将其他功能合理塞到这个六层建筑中即可。
B、合理的交通。
C、合理的展厅设计。
展厅空间分为永久性展厅和临时展厅,所以三层展厅被一分为二。
然后,根据展品尺寸或是采光要求,变化部分展厅的层高,就形成了两类展厅互相错开的布局。
至此,空间设计完成了,按照甲方需求出的方案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剩下的就是——
不,建筑师没打算让电脑做表皮,
因为他要自己“皮”一下。
对,在电脑表皮和手工立面之外的第三种方法就是——
表皮空间化。
表皮变空间后,玩的就不是二维的平面参数设计了,而是三维的空间设计,而这不就是咱们建筑师老本行吗?——还怕被电脑绑架吗?
下面就看看,建筑师是怎么在二维的建筑表皮中玩空间的。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表皮是二维的,要在表皮上玩空间,首先就得在表皮上新加一个维度——变成空间。
这样“offset”一圈楼板,是对内部空间的重复拓展,说白了就是加了一圈阳台。
在这一圈 “阳台”中加入垂直隔断,使原本数量只有6个的空间,瞬间变为70个——数量的递增,使得设计的可能性也随之递增。
现在二维的表皮成为了三维,就回归到建筑师最拿手的空间设计了。
即使是表皮空间,那也是空间,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使用需求:要鼓励沉思也要亲密社交,要有标志性也要有灵活性,要展示艺术珍品也要支持新兴艺术家,要安全也要开放,要保持氛围也要邀请各类人群。所以要对每个空间进行单独设计,用空间的多样性,来应对使用的多样性。
但现在的 “表皮”中,每个空间都是孤立的,这样的“表皮空间”不过是内部空间延伸出的一个个独立的阳台而已。
所以,表皮空间得有自己独立的交通体系。
通过将部分隔板进行收缩,加入螺旋楼梯,坡道体系等措施,将独立的70个 “表皮空间”连为一体。
于是原本的阳台变成了一系列具有多种尺度和形状的、独立于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间,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尺度。
随着博物展厅的扩展,这些“表皮空间”也可以随之发展。并且由于非正式的空间氛围,使它们展现出对先锋艺术作品更大的包容性,可以提供额外的室内画廊空间。
这种 “表皮”的加入,创造了一种新的混合体,一个同时拥有公共和私人,标志和通用,永久和临时、大尺度和小尺度等双层空间的新博物馆形态。
看一遍完整过程:
“表皮空间”将现代主义的“幕墙”改造成一个加厚的,可居住的口袋,能够协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
但更关键的是,
三维对二维的打击,永远是致命的。
而你的大脑也永远比电脑更有想象力。
所以,
如果你的方案也被电脑绑架了,就眨眨眼。
拆房部队来救你。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字编辑和指导
本文图片[1][2][3][4][5][6][7]
来自于https://www.archdaily.com/908182/workac-selected-to-design-the-new-beirut-museum-of-art?ad_medium=gallery
其余动图与分析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感觉和那种正方体的三维迷宫很像,一个盒子的表皮上盖一层迷宫
下雨的时候就很嗨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懒人学问在需要刺激的快餐文化中,从不必要的成为必要。然而事实上看上去被更新的手法又是换了一个切入点去处理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