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办公区工程 /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ArchitectureDaily
原文链接
2018年10月,历时6年的设计与施工,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原创设计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顺利竣工。珠海口岸包括旅检区、货检区、口岸办公区三大区块,其中的口岸办公区作为行政管理及指挥中心,相当于珠海口岸的大脑。
三大功能
口岸查验部门的综合办公平台
海关、国检、边检、口岸局等四个机关单位,除一线执勤业务之外,办公、会议、备勤、数据汇集、监控指挥、机要收发、档案管理、体能训练、餐饮后勤等功能,都要在口岸办公区集约化安排。
口岸联合指挥中心
口岸办公区是整个口岸的制高点,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事件或突发状况,在口岸办公区顶层设计的联合指挥中心是召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调阅监控信息、并发出联合处置指令的顶层平台。
非现场综合报关报检大厅
为顺应智慧口岸的发展趋势,通关旅客和车辆,平日可提前在口岸办公区裙房二层的综合大厅办理预查验手续,日后即可快速通关。
严肃活泼的国门形象
口岸办公区位于口岸人工岛西侧临海处,与西侧的澳门人工岛隔水相望,水面宽度150米。无论从珠海还是澳门通过连接桥登陆人工岛,都会在第一眼看见滨海的口岸建筑群,因此,口岸办公区处在人工岛景观序列的关键位置,她既不能造型乖张与口岸旅检楼争夺主角,又不能四平八稳缺乏灵气。
口岸办公区分为南北两块用地,用地规整,四栋政府办公建筑南北向一字排开。北地块设计有三栋塔楼,在二层位置用架空裙房连接,裙房部分为非现场综合报关报检大厅,架空部分为社会车辆停车场;南地块设计独立式办公楼一栋,二层西侧靠海位置设计架空风雨廊与北地块综合大厅西侧半室外风雨廊相通。架空层的设计使得建筑群更加通风,一方面减少台风对建筑的影响,一方面让建筑物更加阴凉。南北地块实现一体化设计,口岸办公区体量齐整轻盈,干净利落。
严正的布局不能遮挡活泼轻松的滨海情调,我们在建筑的形态以及表皮上动了不少脑筋,既与主体协调,又体现大海的元素。
四栋高层建筑的角部被处理成圆弧形,去除角柱,设置内凹转角阳台,并逐层错位盘旋而上,造型变得丰富有趣。办公楼的标准层也因为有了转角阳台,从而能够从半室外空间鸟瞰周边的海景、人工岛、以及港珠澳大桥的雄姿,提升了人性化的办公品质。
在每栋办公塔楼当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约8米见方的拔风天井,竖向交通分置天井两边,电梯厅与天井内的旋转楼梯连通,一方面让办公室的空气得以流通,另一方面让办公楼空间趣意盎然,清凉的设计也使得口岸办公楼在华南地区更接地气。
在塔楼立面上,我们以镜像的主题来设计虚实的对比。蓝天碧水之间,白色铝板,蓝灰色玻璃,两种表皮此起彼伏;上下层锯齿窗顺时针与逆时针变换排列方向,产生交错的光影,这一切塑造了海波荡漾的戏剧化构图。在锯齿窗的设计中,正面的玻璃板块确保了立面的纯净,侧面的铝板部分作为开启部件,确保了自然通风的可行。
室内设计呼应设计母题
在口岸办公区的室内设计中,位于裙房的非现场综合报关报检厅成为了表现的重点,大厅净高7m,屋面采用大跨度预应力钢混框架结构。大厅的吊顶采用穿孔铝合金吸音板,居中位置布置帆型天窗,组织竖向通风,避免直射眩光。结合非现场申报的工艺流程,我们将申报办公区与公众等候区做了不同的净高处理,分界处的高差采用下挂式穿孔铝板帷幕遮挡,帷幕的设计再次呼应了锯齿形单元窗的设计母题,整个大厅空间流畅舒展,明快雅致。
如果说港珠澳大桥珠海人工岛像一艘2平方公里的航母,口岸办公区的建筑群就好像立于船舷,身着海魂衫的水兵;如果说珠海旅检楼是人工岛上当仁不让的主角,那么口岸办公区,将是人工岛上赏心悦目的“最美的配角”。
项目
建筑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地址:港珠澳大桥,珠海市,广东省,中国
主持建筑师:郭建祥,向上 建筑专业(含室内设计) 郭建祥,向上,张今彦,张光伟,朱仪洁,常青,唐北麟,崔赟,高心怡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Feng Shao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ArchitectureDaily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回复 孔明: 这种现代化科技流的feel如果加了一些其他颜色是不是会影响其表达,有什么其他好的案例吗
感觉很呆板,特别是配色 很沉
感觉很呆板,特别是配色 很沉
有幕墙深化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