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Daily
作者:OPEN建筑事务所
原文链接
由OPEN建筑事务所与小米合作打造的“火星生活舱”(MARS Case)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南广场正式亮相,参展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发起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
“当人类已经把自己逼到不得不移民火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
两百年前,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反思生活的真谛。今天,我们身处一个环境危机四伏、消费欲望无穷的时代,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HOUSE VISION为OPEN和小米提供了一个契机,去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实验。该实验被设置于一种极限的情境下——当人类移居火星,居住在这颗遥远而孤寂的红色行星。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将物质生活归置极简,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回收循环。这种在极限环境中的思考,也许是对身处地球当下的我们最珍贵的生活启示。
“当科技与艺术、产品与建筑融为一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家?”
OPEN设计的火星生活舱,将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的小米智能家居电器再向前推进一步,建立起物理连接,让家成为一个大的科技产品,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循环供给能源、水和空气。当建筑与智能家居整合为一体,一个2.4m x 2.4m x 2m的极小空间,即可构筑一个满足必要需求的生活环境。
除了采用轻型材料,火星生活舱还可以像旅行箱一般收纳折叠,在运输过程中最大化地减少重量和体积,到达目的地之后再扩展开来。
“在火星生活,似乎可以实现,又似乎不能想象,”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说。“近几百年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大自然本来具备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我们需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想想生活究竟需要什么,生存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高科技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智能家居,那么一个即便只有四平米的家也同样可以具备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就是MARS Case / 火星生活舱,一个自循环,零污染的居所,一个基于极限运输尺寸、能够灵活扩展的移动住宅。它也可以去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城市的屋顶,还是大自然的森林湖泊,成为人们追随自由、仰望星空的理想之家。
项目信息
建筑师:OPEN建筑事务所
地址:北京, 中国
主创建筑师:李虎,黄文菁
设计团队:胡伯骥(项目建筑师),秦缅,马萌,李梦如,魏文翰,孙雪竹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吴清山, Nácasa&Partners Inc.
合作企业:小米
环形展厅结构顾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照明顾问:睿光博影光实验室(红日照明集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ArchitectureDaily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回复 两只老鼠跑得快201602: 你好,我想问你是否亲自观摩这项设计?我想以你这断章取义的批判应该是没有的,如果只是根据几张简单的图片就盖棺论定,我认为这是不太可取的。而且这项设计本身就是对未来居住场所的一种探索,是一项探索性的成果,也没说一定是追求外表而已。
华而不实
回复 慕容花溪寒: 楼下的有人真的心胸狭隘和眼界太低,如果不能理解和追求那就一辈子待在自己会的那一点点领域里面坐井观天吧
这种外太空建筑首先考虑的是怎么送上天,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呢还是地球运输?这个建筑看外墙就知道华而不实,首先不是火星的材料,其次也不是什么气垫折叠结构,单从运输性上就不合理,完全就是华而不实的产物
这种外太空建筑首先考虑的是怎么送上天,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呢还是地球运输?这个建筑看外墙就知道华而不实,首先不是火星的材料,其次也不是什么气垫折叠结构,单从运输性上就不合理,完全就是华而不实的产物
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