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于地下,却又向往光明 — 为死亡而生的大屠杀纪念馆
Architizer
翻译:建筑学院-刘丹阳
校对:建筑学院-大鱼
原文链接
英国举办了一个国际设计竞赛,内容是设计一座国家纪念馆,以此来纪念在大屠杀和纳粹迫害中的遇难者和幸存者。纪念馆的基地位于维多利亚塔花园(Victoria Tower Gardens)内,在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旁边,毗邻泰晤士河(River Thames)。
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逐渐展现了“反向力”的强大——与建筑从地面拔地而起相反,本设计将建筑空间主体下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以想象的巨大尺度,同时也展现了无限同情和无私奉献的人性。
我们对这个纪念馆的建筑回应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其一,景观设计中有一个虚空间,即“一个空缺的存在”,表现了灾难中不计其数的伤亡和战后无法估量的空虚寂寥;其二,主题从光明过渡到黑暗,再从黑暗过渡到光明——这代表着虽然经历过一段从歧视走向毁灭的坎坷之路,但最终,彻底的绝望还是被希望代替。
这座大屠杀纪念馆允许人们进入并切身体验。纪念馆内部阴沉而庄严,黑色的墙壁将参观者包裹在一片肃然的氛围中,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这个环境。
纪念馆的中心部分盘旋而下,螺旋形的缓坡道让参观者们回忆起那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次屠杀和集中营的名字。坚固的外墙上雕刻着六百万个小矩形块的浅浮雕纹理,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在大屠杀中死难的人数。
良心法院(Court of Conscience,17世纪由欧洲宗教发展起来的概念)下沉至地面以下3.5米。虽然建筑的内部由倾斜的墙面围合而成,但是法院却朝向天空开放,为参观者提供了维多利亚塔的景观视野,这是民主价值观和宽容的独特标志。
这座纪念馆的包容性旨在点燃所有受到威胁的人心中的希望,无论他们拥有着什么样的信仰,无论他们是什么种族、什么性别,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尽管有些时候危险仅仅笼罩在一部分人的上空,但警示的钟声将会为我们每个人长鸣。
图纸
平面图
注释:
1.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座大屠杀纪念馆充分尊重了历史,发人深省,以建筑的姿态控诉了大屠杀的恶行。
2.留存的记忆
一个宽敞且以人为本的空间默默诉说着无数在大屠杀中饱受苦难的人的故事——无论是遇难者,还是幸存者,他们的记忆和故事,像一部无声电影,铺在了参观者的眼前。
3.大屠杀
建筑师通过时间顺序,讲述了大屠杀后一系列的世态:从饱受迫害逐渐过渡到受到偏见,人权逐渐变成有系统地丧失。
4. 敲响警钟
在这个引人入胜的区域内,人们可与空间互动,通过科技手段,探索着民主价值观和其觉醒如何使人们免于迫害和歧视。
5. 确认价值
当参观者们通过一条小路离开“从历史中学习”展览区的时候,他们便可以守住一个“坚持自由、民主和宽容的价值观”的承诺。
平面图
分析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公司:Diamond Schmitt Architects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 纪念馆
项目状态:概念阶段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Architizer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下雨了咋办
回复 。。。。。: 和光之教堂不同,光之教堂用光形成朝拜的主体,而这里是用光映衬实体的厚重,漂浮和黑暗
和光之教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c: 丹麦馆?
怎么说
和光之教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_Mza.Tae*: 怎么说
设计师应该来过2010上海世博会参观。
设计师应该来过2010上海世博会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