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央美 | 百年纪念艺术馆大三课题成果展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作者:闷骚兔 HOORAY
原文链接

非常感谢 ARCHVOE建筑之声 

授权 建筑学院 分享以下内容

编者按: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发现讨论,欢迎向建筑学院投稿media@archcollege.com

2013年初,校园官网最早出现了“百年工程”字样,课题组当即决定将“中型建筑设计”的课题确定为“央美百年纪念艺术馆”设计。原因有二:其一,美术馆、纪念馆等展示类建筑与美院学子先天对应,必须熟悉及更加了解这一类型建筑的设计规律;其二,期待独特的事件性能够激励有情感带入的设计成果。转眼五年,最后一次以百年纪念为主题的设计课题在热烈浓重的欢庆气氛中画上句号,五年来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不仅是对学校百年历史的一次重温,更是自身成长的记录,和一份专业上的承诺。

  课题设计主旨  

“为积极响应中央美术学院启动百年辉煌工程的号召,纪念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院100周年的重要事件,并为国内外美术院校及各类艺术团体和个人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学院拟在校内建设一座“央美百年”艺术博物馆,以纪念建院100年来,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和事件,展示由中央美术学院一代代名人大家精心绘制的艺术长卷,激励年轻人为美院未来再添风采。”

  课程设置与主要目的  

1.关注建筑与城市、建筑与周边建筑的关系,掌握复杂的行为流线,复合的空间功能、特殊的结构形式与致密的城市机理之间互动的整体设计思路。

2.要求初步掌握纪念展览馆类建筑的设计原理以及复合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分析复杂功能类型建筑的流程和分析场地内外关系的技巧,学习功能配置与结构配置结合的技巧,学习构想各类空间模式,建立空间秩序的技巧。

3.发展利用手工模型进行快速推敲方案的能力。培养快速入手,多轮反复,逐层次深入的工作习惯。培养对于图纸、模型、设计对象三者之间在设计过程中同步推进的想象的能力和把握秩序的能力。

  课题设计作品展览(部分)  

01

央美百年纪念美术馆/程启明老师组

学生姓名:张紫琪

设计说明:央美百年美术馆的特点是美术馆的特点:通过观众流线营造空间氛围。走过一条长长的廊桥可以通向美术馆入口,两侧是下沉的庭院,行走时观众会逐渐融入美术馆的氛围中。进入美术馆,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开阔的大厅,大厅有天光洒落。穿过不同的展廊,最后参观完到达美术馆中的最高点:观景平台。观众站在观景平台上,美院校园尽收眼底。在具有逻辑的基础上寻找设计的出发点和灵感:我希望百年美术馆中观众在参观时具有漫游的感觉,于是我在排列功能时组织了具有顺序的观展顺序。顺序在如何呈现于展示呢?于是我选择将美术馆与“坡道”结合。坡道这一元素既可以是过道,放大也可变为展厅,并且可以被设计成非常有趣的展览空间。设计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有趣的出发点与功能的合理性同步进行中。

教师点评:作者能够基于对美术馆的认识对纪念馆建筑空间的逻辑及组织具有良好的把控,设计思路清晰。从设计成果来看,作者既能够基于对成功作品的研究充分把握住所设计作品的逻辑,又能够结合美院的的历史启发自己建立对特殊空间的独特认识并对功能空间进行具有场所精神的处理。基本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变形的设计过程。在建造意识的建立方面,作者也表现出具有良好的意识,能够对材料、结构、构造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良好结果。

02

央美百年纪念美术馆/苏勇老师组

学生姓名:张家荣

设计说明:我设计的纪念馆的形态是蜿蜒上升的,象征了美院历史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918~1949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历程,1950~2000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发展,2001~2018新世纪迎接百年辉煌。

建筑外观具有雕塑感,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雕塑,棱角分明,有厚重感,符合美院的气质。用具有艺术感的“雕塑”来纪念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美院历史再合适不过了。

我设置了四个游客入口,三个员工入口。主入口在西北侧,大部分游客会从东南侧的坡道进入基地,绕建筑半周进入主入口。这样绕远的设计是为了让游客体验到美院历史的艰难不易,从而对历史心怀敬畏。

大多数游客的建筑体验历程是这样的:通过坡道,缓缓进入基地内,距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越来越近。下到基地里面,仰望建筑,愈显高大伟岸。向左望去,水池倒映着绿树,一条五六米宽的通道指引着游客继续向前走。走到绿树跟前,向左望去,盒状的主入口近在眼前。从狭窄低矮又幽暗的主入口进入,是宽敞明亮的入口大厅。

大厅净高九米多,给人崇高神圣之感。右转,可以进入咖啡休息厅,也可以通过电梯或者楼梯进入三层,还可以再向前走,通过窄而高的长楼梯进入三层,或者是直走进入艺术品商店,还可以上到二层入口大厅。上到三层,感到净高并不高,往左走是展厅,而且净高越来越高,走到头可以发现宽敞明亮的大空间。上到三层直走是校史陈列,转弯通过比较宅的楼梯可以进入高大明亮的央美名人堂,从三角形大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央美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寓意着展望未来,再续辉煌。

教师点评:张家荣同学中央美术学院百年纪念馆方案将中央美术学院百年间发生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解构成事件、空间、运动三个层面从而演绎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当参观者进入这个建筑,就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故事里。你有序地跟随一个线性的空间盘旋往复,曲曲折折经过建筑的各个部分,就像是电影里的连续情节,而这些部分一起组成了央美百年这个故事。

03

央美百年纪念美术馆/李琳老师组

学生姓名:高铭璐

设计说明:本次纪念馆设计,提取了画框的元素,作为入口立面,意为将百年中经典的作品凝驻在校园中,同时巨大的画框也倒映着美院的校园风景,亦如一幅幅流动的画作。人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钟楼,美术馆等美院标志性建筑,形成呼应。建筑根据地形,分为基座和上层,上层主要由核心筒和柱子进行支撑,基座高度与基地下陷深度平齐。从主入口侧道路看来,有悬浮之感。建筑体量由四个“画框”的纵向延伸组成,根据形态不同而分别具备不同的功能,满足了展览,交流,休闲,的多种需求。另外交错的体量之间形成了丰富的灰空间,为师生提供遐想静思的场所。

教师点评:该方案从设计之初便从美院自身特色出发,紧扣设计主旨,空间意向明确。漂浮框景的设计出发点不仅从外部形态上呼应美院传统,在北门80米景观长廊尽端处造景,另一方面也将美院景致框入室内,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其后设计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果完整,表现力较强。

04

央美百年纪念美术馆/何可人老师组

学生姓名:韩文乾

设计说明:在美院的北区下沉场地设立一座百年纪念馆,我通过天际线的形状进行分析,美院大部分是方形的灰色建筑,而美术馆作为校园中的一个节点,是一种略带拱形的弧形体量,为了不使校园的整体氛围受到过大改变,同时又与大量的方形做出区分,我决定用一种和美术馆相呼应的,简洁的弧形体量来设计百年纪念馆。

我将下沉的区域填为平地,使得人需要仰视,让纪念馆在场地中能显示出一种较为高大的体量,主入口为高大的拱形,同样是这一目的。

我还希望借这个课题的机会做一个较为完整的曲面建筑,包括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结合,还有整体形态与结构的结合,让它尽可能地更加合理。                                     

纪念馆整体为一个两边翘起的流线的形状,这是整个建筑的外壳,而两层楼板和两个通高的大厅填充了它的内部空间。 

一层的一端是通高大厅,它作为主入口,我希望尽可能地使它产生与美术馆大厅同样的高大的空间感受。大厅里主楼梯环绕着一块高大的纪念碑,不断上楼的过程中会环绕着纪念碑行走,以此来展现美院百年的历程。而除了通高的大厅,一层的功能性平面像带鱼形,有三条功能性的空间夹带着两条交通流线。三个功能性空间均为开放空间,分别为开放的展厅,体验教室还有独立的咖啡厅。二层则更为开放,在展厅中央放置一个百年报告厅,其余部分均为开放的展厅,在高大的拱形下的空间非常开阔。 

在结构上,我使用拱形的钢制桁架编织起外壳的结构,支撑起外层的材料,而内部的楼板则使用梁柱体系支撑,成为内部空间的主要结构。在桁架与楼板之间进行铰接固定,让桁架体系对楼板起到固定作用。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将建筑分为几个层次:外层铺装材料,钢制桁架,内部的吊顶,内部的楼板和两层空间,在剖面中体现了这一层次,由此使得这个设计尽可能地更合理。

这次的课题收获很多,何老师借给我的书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尝试着用新的方式去体现生成的过程,并尽可能地完善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         


教师点评:设计非线性的建筑从形式到功能需要很高的水准和经验,这对于一个大三的本科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韩文乾同学敢于接受挑战,在课题中一直执着探索着如何做出符合场地与功能,同时能生成独创的形式。最后的成果充分考虑了场地周围、视线和可达性的关系,图纸表达和模型制作都很大程度地符合了他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05

央美百年纪念美术馆/史洋老师组

学生姓名:尹欣怡

设计说明:“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未来”

纪念馆以两条分别代表“过去”及“未来”的流线串联时空顺序,相互交错。从主要入口进入,按照历史顺序依次叙述历史,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给观者感受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历程与辉煌。而从次要入口的缓坡上到二层,穿插在空间里的是美院搬迁到新校区至今的“未来”时光。内部空间上下错动,以中间的通高空间为核心,周围环绕着的楼梯连接不同展厅,当徘徊于中庭的楼梯空间,感受到现在的辉煌与历史的进程相互交错映射,回溯历史对今天的影响,未来中又含着过去,过去与未来密不可分。

纪念馆三层的沙龙空间相对灵活,随着使用的需求灵活变换展墙来隔断空间,向外有开放的屋顶平台,在此眺望美院,回溯历史的气息。长长的缓坡面朝美院的主要校园,不仅给校园提供了新的集会活动休息空间,更象征着美院的未来将由我们及一代代未来的学子来创造。缓坡怀抱着的是一个下沉小广场,与室内的咖啡厅相连,可以自身形成一个小剧场或者演出场所,吸引人们聚集,形成校庆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木纹混凝土的灰色与周围校园环境相互呼应,咖啡厅,沙龙艺术空间等活动空间以大落地窗来区分外立面。整体带来宁静庄重的厚重百年气息。

教师点评:这个设计中,作者很好的将美院过去与未来既作为内容也作为空间串联在一起并成为空间生成的主要核心。建筑在整个场地中被尽量“退后”,主入口前设计师营造出一处大型开放空间,弱化建筑的主立面形象。将公共性活动作为主要目的突出出来,这与对面的美院美术馆试图突出建筑的标志性形成对比。设计师在整个建筑中心做了通高空间,既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展区,也是过去与未来两条流线的交叉处。空间有开有有合,为参观者创造出丰富的游览体验,体现出作者所强调的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未来”的概念。

编者:以上内容由「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提供,「建筑学院」整理编辑,优选自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15级央美“百年纪念馆”艺术馆课题设计。

课题分别选择了5位老师所带的一位学生课题作业,有兴趣了解其他同学的作品的读者可在文章末尾点击“原文链接”跳转,欢迎交流。


感谢 中央美术院ARCHVOE建筑之声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截图_20180718163640.png

2条评论
Gintree
Gintree 2019-06-25 17:06:15 回复 0

回复 492045821: 那是真的像了

492045821 2018-07-19 10:02:36 回复

最后一个让我想起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492045821 2018-07-19 10:02:36 回复 0

最后一个让我想起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作者:闷骚兔 HOORAY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