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准备了很多德国建筑、巴西建筑的资料,
准备好好蹭一波世界杯的热点。
现在,什么都别说了。
没心情。
说好的23比0呢?
想蹭个热点怎么就这么难
???
算了,
还是安守本分的拆房吧。
建筑学有个魔咒,几乎每个入坑的小伙伴都逃脱不了。
简单来说就是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也被称作“我为什么还不是大师”的诅咒。
比方说,我们曾将拆过的著名装修建筑师“隈酱”的GC口腔医学博物馆(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
这不就是粘贴复制木头格子吗?
加上拆房部队已经将构造节点都给你拆解清楚了,还有什么难的?
我看到很多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考虑着怎么把这个玩意儿“借鉴”到自己的设计方案中去了。毕竟这种“小东西”性价比还是很高的,随意一加,操作简单又容易出彩。
可是!
即使是这个“小东西“依然逃不脱”一做就废“的魔咒!
来来来,回回神!
和我一起念:
这个“小东西“它不承重!
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多孔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即:
顺纹压缩的强度极限要比横纹压缩的强度极限大得多。
So,很不幸的通知你,采用这一节点做法时,无论是A、B、C中的哪一根杆件作为竖向受压杆,在交接处实际发挥顺纹抗压的部分大约只占有其横截面的四分之一,并不能充分发挥木材的抗压性能。
同时,如果要加大竖向杆件的尺寸,则其他两根杆件横截面也应相应增大(这种构造方式的三根杆件横截面须为全等正方形),在不改变杆件长度的情况下,整个构件就会显得“浮肿”,难以体现出旨在营造的空灵通透的木质晶格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位“素颜女神”就是个“花瓶”,太多的压力是万万不能的——
她会崩。
另一方面,这种构造方式要求横竖杆件必须粗细相同,虽然说隈研吾可能是故意要追求这种均质的效果,但是作为我们“借鉴“来讲,统一的size肯定用起来不那么方便啦适应性不强。
傻眼了吧?
当然作为装修构件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但是如果限制条件这么多,那么在设计中运用起来总是有点畏手畏脚。
总不能照抄一个吧,是不是?
不过也不要着急,因为建筑学还有另一条魔咒,那就是——
凡是我做不到的事儿,别人总能做到。
凡是我做得到的事儿,别人早就做到。
简称“两个凡是“定理。
所以,虽然隈酱的木头格子不能承重,但还有很多木头格子是能承重的。
比如下面这个
东京新宿日本工学院射箭馆。
由FT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位于东京新宿的日本工学院射箭馆也采用了晶体方格式的构成方式。
木头格子长这样:
细部是这样:
隈研吾的构件单元满布于一个三层高度的长方体较大空间内,主要是为了强调室内空间的均质和通透。而工学院射箭馆为单层建筑,只在顶部加以装饰,同时,屋顶为坡顶形式,所以将一个三向均质的构件放置于一个顶部截面为三角形的紧凑空间内显然是不太合理的——构件本身只是成为了建筑的附加之物,其通透感难以得到表达,整个顶面也就只能被纳入“后期装修”的范畴。
坡顶与均质顶面结合效果
所以,在这种形式的空间内,要充分表达出构件本身的主体性,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非均质化切带有方向感的构成件。
先上节点构造:
十字交叉部分的竖向构件由四根杆件组成。
水平向平行于山墙面杆件两侧各有四分之一嵌入竖向杆件凹槽处,并由木钉固定。垂直于山墙面的杆件嵌入缝隙,与竖向杆件同样用木钉固定。
这样的三向杆件都可采用完全不同截面尺寸,竖向四根拼合的“竖柱”增加了竖向的线条,强调出向上的动势。
“竖柱”与垂直于檐墙的杆件和屋顶结构相连:
整体构建方式如下:
1.搭建檐墙承重结构
2.在地面标高搭建山墙面构架,而后将其吊装至檐墙之上
将通长木构件沿檐墙方向将山墙面构架串联起来:
这个顶架的构成方式形如传统穿斗式木构架。
不同的是穿斗式的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架构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在一起,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而在这一构成方式中,四根竖向构件形成的“竖柱”悬挂于屋顶面,自身主要承担抗拉作用。
穿斗式结构示意图
P.S.:在选材上,工学院射箭馆和GC口腔医学博物馆(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一样均采用了日本原生桧(guì)木。俳文集《鹑衣》中就有一句“花属樱,人乃武士,柱乃桧木,鱼乃鲷”,提及的便是人中龙凤,物之佳品。桧木一般即是指红桧木和扁柏,因桧木富含芬多精,木材耐腐朽,会散发芳香味,纹路美丽,质地良好,故为常用作木构建材选料。桧木平均气干密度约为0.44g/cm³,稍轻软,价格相对低廉,小头直径10cm原木市价约为50rmb/m³。
这些木材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交,体现出现代主义的纯洁性。木结构只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这种一致性的简单使得施工容易,从而达到相对完美的完工度。
隈研吾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改进了原来的木头格子
Nest We GrowMemu Meadows
「食材之家」
「食材之家」是UCB建筑学系与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的合作作品,主要作为一提供北海道社区居民聚集、烹饪、享用当地美味食物的公共空间。
与之前两个案例不同的是,这里的木头格子起到了主要承重结构的作用。
GC口腔医学博物馆的竖向杆件顺纹受力存在偏心情况,一般用于自承重的情境下。工学院射箭馆十字构件中的竖向杆件主要承受A与B杆件向下的拉力。如果A杆件上受到额外压力作用,压力则会顺着杆件传到固定木钉以及杆件B之上,进而造成杆件B从竖向杆件连接处脱落。
而在这个案例中,整个建筑体系主要由中间九根竖向构件承重,水平向构件向外挑出一跨,并由较细的竖向杆件沿外围加固。
结构形式构成示意图
由于小断面木构造在日本当地十分盛行,而美国常见的大断面木构造 (heavy timber construction)工法在日本的跨国技术转移的门槛要高出很多,因而就产生了以小断面木材结合成较大断面的复合柱工法。
复合柱构成示意图
此时的竖向杆件仍存在缺口,断面交接处有效顺纹受力面积仍为原先四分之一,但是其他两个方向杆件横截面尺寸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断面比例和尺寸。而且从整体来看,“复合柱”四面受力较为均衡,不存在偏心状况。
四根竖向拼合材料均采用了原木作为材料,而横向和纵向的梁构件则采用了胶合木以节约材料并提高其抗弯性能。
P.S.:结构用集成材(StructuralGlued Laminated Timber),又称胶合木(Glulam),是以承重为目的,将按等级区分的层板,沿纤维方向互相平行、在厚度反向层积胶合而成。
和之前介绍的“Sunny Hills 凤梨酥甜品店”拼接做法类似,梁构件采用连接块与螺栓固定衔接。
外围一圈竖向杆件因主要起到加强结构整体性和围护作用,仅需要自承重便可,所以可直接嵌在梁构件形成的“井”字形卡口中并用螺栓锚固。
框架搭建方式如下:
以上只是拆房部队发现的另外两种根据实际需求“开发”的木头网格新做法,对于一个正交的网格体系,根据需求创造的做法必定还有很多而且会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
独家秘方的分割线
熟悉我们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是一个靠做方案拼设计挣饭吃的建筑工作室,并不是一个专业做公众号的建筑媒体。我们也长时间受困于“一学就会,一做就废“的建筑学魔咒,每天看着铺天盖地的建筑资讯就开始焦虑:啊,这个手法我还不会!啊,那个我也还没搞明白!
所以,才有了“拆房部队“的诞生。
拆房,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破解魔咒的方法。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看是看不懂的,唯有动手亲自做一遍,才能体会到优秀案例中的体量、尺度、空间以及细部交接和矛盾处理。在拆房的过程中,你增加的是对建筑的感受和敏感度,而不仅仅是一个案例。
不信,你就拆个试试。
这可是独家秘方,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修改指导
本文所有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想看德国建筑!
我很好奇着木头是怎么处理的,防腐木吗?
眼高手低是通病呀,多看多做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