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2018经验谈 浪到墨大抱袋鼠:邵笑

2018.05.21 |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微信截图_2018052217355811.png

最近刚刚在澳洲安顿下来,新的生活新的空气,每次回家路上看到不同的house的建筑风格和院子的设计就深深感慨国内接触自然的机会是如此之少,城市之中的出生的孩子似乎觉得农家乐和几天短暂的旅游就算是接触自然的机会,并甘之如饴,但实际上他们日常拥有的空间大多数都在建筑里,很难在安全的私密空间中有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所以慢慢我开始切身体会到确实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让人有截然迥异的价值观与设计观。




微信截图_20180522173753.png

邵笑


四川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

GPA 3.66   IELTS 6.5   


OFFER:

墨尔本大学Melbourne   MLA (最终去向)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MLA

悉尼大学USYD   Urban Design

 

我最欣赏的艺术家是James turrell,他对于光的创作让我惊艳并沉浸其中,色彩与光水乳交融,被赋予生命与情感,一维二维与三维没有边界,似乎看到就能进入无尽的冥想世界,0或者∞,光在其中作为唯一的主角也是配角,让人安全而自我,让我为之惊叹。在被雕塑过的光中的简单的纯净,让人意识到太多无法触手可及的奥义。

邵笑经验谈1900.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在季老师的装置studio的case study也深入了解了更多的大地艺术大师,当我第一次看到Richard Long 的作品的时候被强烈的震撼,并且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与治愈。大师的诸多作品运用了粗糙质感的材质并且以人的尺度在原始的景观中,呈现出超然的意境,真的引发了我对景观与自身的诸多思考。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师的一个作品,旷野上阵列的粗糙石块排列成直线,直线尽头是一棵枯树,秩序中又有着不同,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女性瘾者中提到的“属于自己的树”。瞬间想起大师的一句话:“The music of stones, paths of shared footmarks, sleeping by the river's roar.”他让我领悟到,这种深沉的美好就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景观设计中呈现出能慰藉人们的源泉吧。

tamebuz.jpg

图片来源于www.richardlong.org


我想我的作品集应该算比较奇葩,似乎没有一个正常意义上的中尺度城市公园设计,三个项目完全是目前国内景观设计师很少做回应抑或是大势所趋的课题:战争、互动装置与旧工业区商业化后的再更新。我原以为树、水、铺装等等这些元素构成的才是景观,在做作品集的过程我中我发现,landscape is just life.我开始思考死亡、信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是我从未想过能与景观产生直接联系的,也许也正是我作品集中闪耀的那部分。


1The survival game

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studio的成果,当初吸引我的原因是场地的选址:的黎波里,一个六年前身处水深火热并现在也在时刻动荡的城市,这个课题让我有机会能置身于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环境中去思考景观的意义。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会更关注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殊需求,从而设计多变的适应于战争语境下的景观。


Phase1: Research & Conceptual Design

在人文方面,我们通过对于利比亚的战争现状,得知虽然卡扎菲时代已经过去,但的黎波里仍旧处在动荡中,战争成为度量时间的单位,似乎所有的动荡都以战争为节点,这成为了我们设计的时间横轴;通过对难民的人口数量的查阅,得知的黎波里作为利比亚的首都同时也是最大的难民输出的港口,穆斯林的朝觐之路也会经过这里,所以难民与穆斯林教徒是同等数量级并相交的人群。通过事无巨细的查阅穆斯林的不同生活习惯与信仰细节,我们希望能设计出有归属感与慰藉感的场所,满足难民以及穆斯林两大人群的不同需求,所以对人群需求的子类研究成为纵轴。

邵笑经验谈2737.jpg

from Xiao Shao

在形式方面,我们查阅了大量伊斯兰建筑的形式结合地景的景观表达形式,希望能通过不同的独特地形表达来解决不同时期的需求,例如提取伊斯兰的拱顶与材质,应用于宗教化的仪式空间,并在设计中希望在强调场所精神。


Phase2: Prototype Design

通过对不同人群在战争前战争时和战争后的需求分类,总结出防御、储存、种植、礼拜、悼念、休憩6大功能需求,设计18个多功能的地形原型,并结合场地周边具体问题分析,融合不同地形与功能,得出具体的功能分区以及快速避难入口。


邵笑经验谈2983.jpg

from Xiao Shao/Yiru Wang

Phase3: Site Plan

邵笑经验谈3022.jpg

from Xiao Shao/Yanru Hou/Xueqing Wang

Phase4: Rendering& Detail Design

通过手作模型更加具体的阐释了地景元素,更加具体的阐释了地形在不同战争阶段所产生的具体作用。

邵笑经验谈3137.jpg

from Xiao Shao


邵笑经验谈3149.jpg

from Xiao Shao/ Xueqing Wang

2衲田杯——Inviting Card


如果说第一个项目是一个我们现在必须去面对的时代的产物,那这个就是一个我们如何看待未来景观并且制造活力和凝聚力的项目。因为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国内出现了很多“大干快上”的市政项目,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不宜人的尺度、没有任何吸引点的“阳光草坪”导致人们不愿意在公园里社交,丝毫没有活力。于是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地标式的互动装置来引爆垂死的公园,让人们感受到与装置的互动,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属于自己的场所记忆。


Phase1: Issue& Tool box

我们通过分析宿迁绿轴的设计现状,发现了四个主要问题,缺乏标志、元素单一、功能单调、视线阻隔,这四个问题集中发生在宿迁绿轴上的两个点。所以针对这四个问题我们想出了三个对策:创造一些丰富有趣味性的空间、增加装置以点激活面,增加一些活动赋予场地活力。

接下来我们做了一些研究性的tool box,希望他们之间能相互组合产生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

例如在构成空间上,我们总结了四种空间:开放、半开放、私密、引导,并且总结了三种操作手法来达到空间上的营造;在装置上我们希望他能够形成趣味有效的互动,留下属于每个人的mark;在增加活动上我们希望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预约场地,人们可以在这里结合装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求婚、看想看的电影…


图片1.jpg

from Xiao Shao/Ye Liu

Phase2: Master plan & Process

第一块场地,通过分析场地的视线阻隔方向,第一步先营造空间,运用起伏的地形与植物来强调绿轴,并且营造一个类似城市舞台般视线焦点;第二步增加互动装置,装置选用半围合的互动墙,上面穿插着三种同一形式不同材质的棍子:软的塑胶材质让人们可以陷入倾斜程度最大的柔软的墙面,满足休憩的作用; LED与传感器结合的棍子可以让人们在经过的时候产生抽象的点化的影子,既可以满足展示宣传的作用,也可以让人们产生有趣的互动。

图片2.jpg

from Xiao Shao/Ye Liu

第二块场地,原有场地的设计定位是儿童活动空间,但是却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所以我们第一步是利用流线型的地形来营造出一个向心的小型活动场所,地形运用了软质的塑胶与草坡,满足孩子的运动需求,接下来我们运用醒目的红色圆盘作为设计原型,分成三种尺寸并分别赋予不同的互动方式:小型圆盘适用于低龄儿童,采取竹蜻蜓的运动原理,选装操作杆可以令圆盘进行上下旋转的往复运动;中形圆盘适用于8-12岁儿童,双手下拉圆盘放手后圆盘会上下震动并发出不同的响声;大型圆盘主要的功能是遮阳与座椅,上下拉动操纵绳可以调整圆盘的位置。

图片3.jpg

from Xiao Shao/Ye Liu



本来很纠结是不是来RAC来作品集,毕竟从中国最北方来到上海呆3、4个月不是一个简单能做的决定,但由于我已经决定gap,所以希望能尽可能的gap半年(澳洲两季开学),而且经常看RAC公开课,深深了解到自己能力的差距,所以我还是决定要踏进那个电梯摁下那个7的按键。

 

来这里之后第一个studio让我充分意识到自己之前并没有从本质上去了解景观,只是简单直接地吸收了最后成果,例如提到意大利自然就知道台地园,却不知道原因与过程。课程与竞赛中总是想画出精美的平面构图而忽略了空间的体验与场所精神,一味的追求图量而忘了如何真正讲述设计的逻辑。来到RAC我慢慢懂了如何头脑风暴,如何一步一步的推进设计过程,如何做一些设计前的推敲与概念模型而不是绝对的提出一个新奇的东西而让其他的所有条件都臣服于自己凭空精美的想象。不断的推翻、重组,拒绝设计的常规套路,好像头脑风暴开始了之后就再也不会停止,最后展示的冰山一角也只是deadline之前的最优解。

 

疯狂刷夜的studio里我们仍旧能怀着及时行乐的心态去吃着火锅唱着歌,计划着去看最新的展和实地的案例,所以,真的坚持在做自己热爱的东西的时候是真的不会觉得痛苦的,乐在其中,并且回头看的时候引以为荣。

邵笑经验谈3826.png


做作品集的这个过程有那么两件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


第一件事,老季的studio向来都是要实际考察场地的,所以我们一行15个人坐了7个小时大巴去宿迁考察场地,烈日下暴走、走泥地都是家常便饭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回去的时候因为赶不上车做了黑车,车子抛锚我们凌晨被困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车上运载了很多韭菜、猫狗和蝈蝈。BTW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趴在蝈蝈的箱子上睡着了醒来看到一百只左右蝈蝈的肚子在离我脸不到3厘米的地方[微笑],最重要的是:凌晨七点到上海的我们依旧在下午一点做了场地考察的presentation。

 

第二件事,我到RAC遇到了一个很对的人并且改变了我的一生。


邵笑经验谈4108.png

宿迁的日落




首先我最想感谢的就是做作品集期间王如如同学对我无限的包容和爱,我想没有她也就没有我的这本作品集吧,期间给了我很多灵感并且督促我帮助我,在我要崩溃的时候安慰我,一万分的感谢,感谢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次就是我的老师们,老季多多和可爱的助教,让我在我所热爱的景观道路上能看得到更多,也能看得到更远。

 

还有就是所有studio的小伙伴们。深夜一起熬图,一起去辰山植物园,一起吃火锅,一起看展,你们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热爱与闪光,真的是最最美好的时光和最好的我们了。


0条评论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