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
到底
借鉴了多少参考案例?
每个人做方案都是从参考案例开始的。
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那些言之凿凿的声称是全世界全宇宙第一个这么做的设计师们,若不是对设计有什么误解,那就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做方案其实就像写作文。
没有哪个汉字哪个字母是你发明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你把它们组合成一篇文辞优美感人肺腑的高考套路作文,也不妨碍鲁迅曹雪芹们组合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惊世巨作。
所以,你和作家文豪之间的距离就在于是否能够正确的组合(借鉴)这些参考案例。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就是一个正确借鉴了参考案例的案例——
以色列赫茨尔山阵亡士兵纪念馆。
由Kimmel Eshkolot Architects设计。
位于耶路撒冷城西面的赫茨尔山,以色列国家公墓之中。
以色列被誉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打入的钉子,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在这个每个人(无论男女)都需要服兵役的国家,对战争的纪念也是极为重视。
小小的赫茨尔山顶纪念碑如林,有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大卫之星纪念碑、比利·罗斯花园的苹果核纪念碑、难民营纪念馆等。
在这样高手如云的场地里新建纪念馆,强敌环绕难以做出新的突破,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建筑师的压力山大。
1 光的容器
本方案最吸引眼球的就是。。。
诶这个造型好像有点眼熟?
没错,这种采光井式的纪念空间其实有很多人已经尝试过了,比如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中的档案馆,无数照片组成的屋顶汇聚在环形天窗之下,划定出一个沉思空间。还有马德里地铁爆炸案纪念馆,天井由印满遇害者名字的充气膜组成,把光线引到幽暗的地下。
这确实不是一个多么稀奇的点子,不过建筑师对其进行了优化。光井的主角是光线本身,光井壁由纯粹的砖块砌筑而成,砖块间留有缝隙。缝隙比较狭窄,光不容易钻进去,随之产生的阴影把光井壁的异形曲面强调了出来。
注意,建筑师这里只用了砖对光进行组织,随之产生的光影诠释了整个空间,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除了光以外再无其它,因此称之为光的容器。
这时反观之前的两个案例,才发现他们的主角并不是光,而是照片和文字。
当一个旧点子被反复打磨优化,就有可能由量变发生质变。
2 双层壳
深入了解阵亡士兵纪念馆时你会发现,光的容器并没有独享所有阳光,一部分阳光被分到了周围的走廊。这种天井+采光带的做法也不稀奇,同在耶路撒冷的亚德瓦希姆纪念大厅就用了这种手法。
难道借鉴的这么直白?且慢。
所谓光的容器其实是一个大壶套小壶的双层壳结构,屋顶上巨大的空洞被内外壶切分成一个环形和一个圆形。环形的部分供四周的走廊和展墙采光,同时照亮内壶的外壁;圆形部分照亮内壶的内壁,同时塑造之前所说的纪念空间-光的容器。
得益于这样特殊的造型,建筑没有明确的内外之分。当你沿着旋转走廊顺坡而下时,你以为已经来到了建筑的底部-一个半开敞的室外空间。事实上你正位于建筑的内部,而且透过砖缝隐约能感觉到下面还存在一个更神秘的空间。当你千难万苦找到通往建筑的核心-光的容器时,你却在某种意义上来到了建筑内部的外部。
这样时空错乱的感受正好契合了建筑的主题,即对阵亡将士的纪念。
以色列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每个人都有可能战死沙场。来这里参观的都是幸存下来的幸运儿,而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却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倒下了。
让有共同使命、不同命运的人共处同一时空,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纪念和教育。
3 消失的外部
据说纪念馆的外部造型来自于赫茨尔山的形状,但是我也找到了它的前辈-“The shrine of the book”死海古卷神龛。
没错就是这么神秘,一个被壶状容器保存的具有巨大威力的上古卷轴。
然而它的外部竟然是这样的,泡在死海中的火锅!
建筑师真的不怕卷轴变成豆皮儿嘛?
不同于让人无法亲近的火锅方案,纪念馆外部空间处理使用了今年来非常流行的切片手法,BIG的挪威斯塔万格音乐厅和MVRDV的天津图滨海书馆就是很好的例子。详情见路哥的文章《big为什么爱切片》。
切片的好处就是让建筑外墙与场地无缝对接,建筑成为场地的一部分。这样的处理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纪念馆的外部,让它更好的融入环境中。
在纪念碑如云的赫茨尔山,不争的态度让它在境界上已经赢了。
4 内部线索
建筑内部的砖墙上刻有牺牲士兵的名字,不分军衔不分资历都平等的汇聚在这里,筑成纪念自己的神龛。类似的设计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回顾整个以色列赫茨尔山阵亡士兵纪念馆,你会在每个创意背后都找到它的前辈,但是建筑师针对纪念馆本身对这些创意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的原作。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也许觉得这是借鉴而来的方案,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以色列人来说,这也许是某种设计语言的继承。父子走在似曾相识的建筑中,某个空间好像爷爷也带着爸爸来过,这样的感染力不是单独的某个建筑能带来的。
正如最近热播的电影《头号玩家》那样,导演使用了大量以往游戏中的彩蛋,让每个来电影院的大叔都能勾起回忆而热泪盈眶。
“之前玩了三十年的游戏,都是为了看这一部电影而做的铺垫。”
建筑师能不能把前辈作品中的精华成功变成自己作品的加分点,绝不是简单的套用范式那么简单,关键还要看设计师本人有没有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情加入到这些词语范式上。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只有敏锐的把握社会人心的变化,锲而不舍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出奇制胜,再加上一个挥金如土的甲方,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Nothing is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