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作者:厦大陈文捷
原文链接

 前情提要 

承接上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

上文写于2010年,7年过去了,陈老师的想法随着教学的精炼

有了新的体会,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看到最后吧,我们一起来探寻。



在大学开设建筑史课程,算起来已经有20个年头了。难免的,总是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我以前做过回答,不过最近翻看知乎,发现上面的答案可比我写的要丰富,五花八门,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都很有意思。

其实就像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确实,一部建筑史,如果你想去看,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东西

如果你对历史上的那些才子佳人的八卦故事感兴趣,那么你可以来听听美丽的休农索城堡与两位女人争风吃醋的故事

360se_picture.webp.jpg 

或者是两位大名鼎鼎的男人伯拉孟特与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斗智斗勇的经过

360se_picture.webp (1).jpg 

才子佳人之间当然也可以惺惺相惜,佛罗伦萨新圣母马利亚教堂圣十字教堂里的两尊雕像背后就隐藏着伯鲁乃列斯基与多纳泰罗相爱相杀的真挚友情

360se_picture.webp (2).jpg 

如果你的兴趣点在王侯将相身上,那么我会来告诉你台伯河畔和平祭坛侧墙浮雕所泄露出的奥古斯都费尽心机编织的错综复杂的继承关系网

360se_picture.webp (3).jpg 

或者汉普顿宫与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的传奇

360se_picture.webp (4).jpg 

如果你需要来点励志的正能量,我会跟你讲述马萨达要塞960名勇士是如何抵抗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三年的围攻战最后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

360se_picture.webp (5).jpg 

如果你需要梦想,我会告诉你谢里曼是如何怀揣童年的梦想跨过一百代人进入灿烂夺目的希腊骑士时代

360se_picture.webp (6).jpg 

我会跟你讲述盖世大英雄亚历山大酒醉怒烧波斯波利斯宫的丰功伟业

360se_picture.webp (7).jpg 

也会跟你讲述一座面包店小老板的坟墓是如何能在罗马帝国首都大门口一堆就是两千年,大帝国早已烟消云散,而这座小坟墓却还依然如故

360se_picture.webp (8).jpg 

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在迈泰奥拉空中修道院或者博韦大教堂所展现出来的信仰的力量

360se_picture.webp (9).jpg 

也可以一起来聊聊阿西西方济各教堂究竟算是信仰的产物还是信仰的背叛

360se_picture.webp (10).jpg 

如果不想讨论那么沉重的话题,那也可以来一点轻松的。我会给你看我拍的坎特伯雷的照片,分享一下当我看到一辆双层巴士竟然能够塞进一座好几百年前用来通行马车的城门时的那种惊奇感

360se_picture.webp (11).jpg 

或者是我在欧洲坐过的最慢的火车,比我小时候坐过的火车还要慢得多的火车,聊一聊为什么意大利人宁愿乘坐慢悠悠的老式火车,也不愿提速的心情

360se_picture.webp (12).jpg 

我会向你指出拜伦用小刀刻在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希腊古迹上的涂鸦,如今却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片

360se_picture.webp (13).jpg 

也会带你去看一千多年前两位唐朝县令在安阳修定寺塔上的“到此一游”

360se_picture.webp (14).jpg 

或者带你去参观维罗纳墙上沾满口香糖的朱丽叶的“故居”,然后再去看看好莱坞电影《给朱丽叶的信》,或许你也会觉得在建筑上涂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坏事?

360se_picture.webp (15).jpg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究竟是好是坏,判断全在你自己。就像以色利人说的,有的人心是石头做的,而有的石头长着人心

360se_picture.webp (16).jpg 

怀着喜悦之心去做事情,那你做出的事一定会让他人感受到喜悦

360se_picture.webp (17).jpg 

看到这座立在高平开化寺一个不起眼角落的栏杆上顽皮戏耍的小狮子们,我猜想一千年前的那位石匠一定是正有一件开心得不得了的好事上门,或许是他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了个胖小子?我也不禁地为他感到高兴

360se_picture.webp (18).jpg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那你能从建筑史得到的益处就更多了。我会向你展示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利用透视手法像变戏法一样营造出深远的舞台空间

360se_picture.webp (19).jpg 

也会向你揭示美第奇府邸柱廊的设计缺陷以及后来的建筑师们是如何吸取教训并做出改进

360se_picture.webp (20).jpg 

我会带你一起来欣赏那些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大师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基地环境中营造出具有高贵品质的设计作品来,有句老话说得好,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360se_picture.webp (21).jpg 

我会告诉你一座建筑真正能持久地深入人心靠的是微妙得体的细节,而不是那些夸张“新奇”的造型。就像密斯说的,与其求新,不如求好

360se_picture.webp (22).jpg 

如果你是知识型的,喜欢刨根问底,我会一点点地梳理哥特四分肋骨拱的演变过程

360se_picture.webp (23).jpg 

或者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平面的百年变迁

360se_picture.webp (24).jpg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派,正好我也是,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两千五百年前的希腊工程师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做到从两侧向中间挖一条一千米长的输水隧道在内部合拢的时候,两边地面的高度误差仅仅只是4厘米

360se_picture.webp (25).jpg 

或者可以探讨一下,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能够把一整块上千吨重的方尖碑从采石场搬到尼罗河里的羊皮筏上,然后运到一百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再把它吊上岸,然后再把它拖过几公里的陆地,最后把它竖立在神庙的大门口。

要知道,就算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能够把一千吨重的货物吊起来运到船舱上的龙门吊全世界也没有几台

360se_picture.webp (26).jpg 

如果你关心的是城市设计,我会跟你讲述十多年前去埃克赛特参观大教堂的路上看到的一处景象是如何的让我困惑多年

360se_picture.webp (27).jpg 

我会带你去伦敦这座欧洲最时尚城市的街头,看看跨国公司最摩登的大厦是如何在小巷子里与古旧的小酒馆和睦相处

360se_picture.webp (28).jpg

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广场坐坐,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广场,而不是顶着“广场”名号的空空荡荡的停车场

360se_picture.webp (29).jpg 

曾经有同学反驳我,说你说的那些都是外国人的街道外国人的广场,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在大街上驻足不喜欢在大街上吃饭。

那我会邀请你去犍为罗城的街头,看看那种并没有因为你已经忘掉就不存在了的其乐融融的中国传统街道生活方式

360se_picture.webp (30).jpg 

我们大可以辩一辩自然形成的城市与人为规划的城市的利弊得失

360se_picture.webp (31).jpg 

争一争雅各布斯与柯布西耶孰是孰非

360se_picture.webp (32).jpg 

或者论一论窄马路、密路网、拆围墙”在中国有没有可行性。凡事都是有得有失,或者,有失有得

360se_picture.webp (33).jpg 

当然我也知道,即使说了这么多,也一定还是会有人不屑,他们会兜头浇上一瓢凉水:很简单地告诉你,如果你在中国做一个建筑师,建筑史除了增加知识深度,完全没用。

或者用另一个人的话说:“理论对实践没有直接作用,但实践对理论研究很有帮助。”

尽管很残酷,但也不得不说,他说的很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很准确地把握了当前许多一线建筑师对理论研究者的看法,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那就随他们去吧。

在知乎上我看到的最有哲理的回答是一篇匿名作者写的很长的文章,我特别欣赏他所作的一个比喻,他把建筑史比作一座有着好多好多房间的大厦,其中有许多房间亮着灯光,有的光彩夺目,也有的昏沉暗淡,还有更多的房间或是早已人去灯灭,或是还在等待住客来点亮灯光

我觉得,用这个比方来形容一部建筑史,实在是很形象的。

我想,一个房间灯开灯灭,一个流派兴衰盛败,或许这只是一部建筑史的表面现象。

如果你能够进到那座大厦里的房间去,你会发现,在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还开着两道暗门,一道门上写着过去,一道门上写着未来

如果你逐一打开每一个房间的暗门,你会发现,有的房间暗门后面既可以看到灿烂的过去,也可以通向无尽的未来;而有的房间,它的暗门后面却是一堵结结实实的石墙,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在有的房间里,你会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演变,旧的城市格局逐渐被瓦解,最后消融在城市功能变化和建筑技术进步所形成的新格局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从此便成为城市的文脉,城市的灵魂

不论后来的世界发生怎样变化,即使建筑本体消逝在岁月磨砺之中,但只要灵魂不灭,城市都会永续存在。这是一座城市值得永远珍惜的东西。

360se_picture.webp (34).jpg 

而在有的房间,你会看到城市的“主人”是如何轻易地只用一块抹布就把城市的过去一把抹得干干净净。这样的城市,堵上了从过去来的那道门,也堵上了通向未来的路。

360se_picture.webp (35).jpg

历史是一面镜子

它不仅能照出我们的过去

也能照出我们的未来

历史也是一块垫脚石

你垫得越高

就可以看得越远

360se_picture.webp (36).jpg 

 你是否有兴趣? 

 来了解一下绝对令你耳目一新的建筑史。

这个冬天

建筑学院」有幸联合陈文捷老师

为大家带来系列「公益」建筑史课

下个春天

我们将为大家正式带来第一季

 《伟大的罗马——巨人的文明》 

640.webp.jpg 

陈文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建筑史、城市设计等,其所讲授的《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和《中国暨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史》是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之一。著有《世界建筑艺术史》(2004)。

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

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1995-1998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98年至今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我们将于12月中下旬开始线下录制

届时将招募线下参录人员

建筑学院」会同步更新动态

敬请期待 

小编也是「建筑学」出身

此前的一个多月拉着我的同事

连续3周跑到厦大现场听课

直至10点多才意犹未尽地返程 

连我们非建筑出身的产品经理也听得津津有味

十分难得

640.webp (1).jpg 

过程中小编手持手机偷偷(光明正大)地

录了54分钟的视频

有兴趣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群

群公告里我会放出链接

大家可以先睹为快(当然后期的效果会更佳)

之后群中也将时时更新相关动态

以及偶尔发相关福利~

为了保证「社群」的质量

入群后两天内必须提交观后感

(当然,我相信你们看后一定有很多话想表达)

否则一律送出“飞机票”

我们将挑出10个最走心的「观后感

让大家投票选出前三

赠送陈文捷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一本

新书大约在春季上市

距离上一本书《世界建筑艺术史》(2004)出版已经13年了

陈老师每年都在重写,乐于教学乐于研究

这是兴趣,也是责任。

欢迎加入我们

带你去看看

#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

1511798389639342.jpg 

(扫描二维码入群)

1511798398802859.jpg 

(满100人的话可以加赶图娘,暗号:建筑史


你喜欢建筑史吗,你曾听的建筑史枯燥吗?

你觉得有趣的建筑史应该怎么讲?

截至12月1日17时,关注建筑学院微信公众号,在相应文章下方留言。

留言点赞最高的两名用户的「观后感」将直接加入投票队列。

 两人中票数最高的一位将直接获得亲笔签名的#新书#一本 


6条评论
bluesea 2017-12-02 00:27:06 回复 0

看建筑史的时候好像去旅行一样……

夕沉
夕沉 2017-11-30 09:42:37 回复 0

原来有这么多看待建筑的角度!特别喜欢这篇文章!

❀丶哓楠℃
❀丶哓楠℃ 2017-11-29 20:55:35 回复 0

提高了我对建筑史的兴趣!哈哈

A-Monster
A-Monster 2017-11-28 20:05:19 回复 0

其实过于悲观了,除了增加知识深度,建筑史还能在实践

ioi
ioi 2017-11-28 12:44:57 回复 0

好!

昨天晚上今天早
昨天晚上今天早 2017-11-28 12:13:51 回复 0

说的真好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作者:厦大陈文捷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