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在最近公布的2017年sunrise的竞赛结果中,我湖学子“边界蔓延/基于多代共生的社区营造”拔得头筹,这也是继2015年第三届sunrise竞赛“时空的叠印/窗口下的胶片住宅”获得首奖后,湖大学子连续第二年获奖。
趁热打铁,小编紧急约稿竞赛作者,期待将竞赛解读和参赛心得分享给在竞赛路上奋斗的童子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这件作品的诞生过程吧!
作品前记
这次竞赛其实是一个国内热门的建筑改造方向——老旧社区(也可以说是老城区)的提质、更新与激活。
相比于创造一个形态再在其中置入功能,我们更相信从人的活动出发,为其创造空间载体的设计手法能够得到富有亲和力的设计成果。在设计过程中,刚开始我们被“界面”这个概念所限制,提出的想法大多是在立面上展示人的活动行为、将立面变为放映的幕布或者是将墙这样的立面加厚从而加入不同功能,这些想法的着眼点都在于建筑和城市之间的那堵墙的改造;之后考虑到一个空间的界面不仅是前后左右,而是包含了上下两个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被忽略的界面,如果能将这些界面用市民生活联系起来岂不是很ok,于是在简单草图后决定这样推进下去。
作品解读
NO1 题目解读
(从住宅到城市)
住宅作为承载人们生活的最广泛的建筑类型,是城市空间中最私密的一环,相对而言城市则代表一种绝对的公共性。住宅形态对于城市的影响,是基于人的熟悉度和归属感形成的层层空间领域。
从家到住栋再到小区街区城市,不同的领域特性决定了人的行为模式,如人在住宅中的懒散随意,和在公共场所中感受到的秩序约束截然不同。领域特性在住宅和绝对公共之间的区域是模糊的,由人和空间环境共同定义。
我们常可以看见老式小区中空间占用,原本公共性的空间转化为客厅厨房花园,这种住宅私有性的向外拓展除了带来常被诟病的混乱和无序,也展现了强烈归属感带来的生活活力。而在新建小区中占用被禁止了,整洁和秩序制约了私密行为的向外拓展,也压缩了家的范围。
而我们对于边界的思考也由此开始。研究住宅的边界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基于归属感的行为边界,而拓展边界则是改变边界环境,重新定义空间的特性,让不同层次的行为边界产生融合和延伸。
NO2 场地说明
西牌楼社区位于长沙中心市区,为早期安置性小区,具有老旧社区典型问题:功能混杂,基础设施较差,公共空间缺失,城市与社区分隔严重空洞化明显。
社区东侧坡道下为菜市场,西侧一层商铺有大量闲置或是租做鞋业批发,二层则作为封闭仓库。中庭底层也多被机动车侵占,因此居民活动只能在三层平台进行。
出入口与城市主要街道连结性差,垂直方向上住区与城市完全隔离,内部活动空间局促,空间层次上缺乏过渡。
NO3 设计概念
(多代共生与边界交融)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老旧社区的住户平均年龄在不断攀升,同时这里较低廉的租金也吸引着年轻人与他们的下一代在此停留,年龄的断层导致了住户生活习惯与行为活动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整合起来一系列的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有自发性的体系,并能够引发新的活动和使用,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使用者联系起来
▲ 人口分析和功能需求
为了联系社区中分离的老人、中青年、儿童三代人,同时让不同层次的行为边界产生融合,我们选择以食物种植作为社区内的交集点。
通过前期的发放种子、社区宣传进行引导,鼓励自发交流种植经验,交换作物来联系中老年群体,再通过举办种植体验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其中。而种植衍生的加工品和过剩的农产品形成餐饮、流向底部集市又将社区与城市联系。
▲ 生产系统
NO4 空间操作
空间操作上将原本只做垂直交通的封闭楼梯向外拓展,置入公共活动平台联系楼栋两侧,将住宅的顶界面和底界面贯通,底层仓储和闲置空间开放向城市街区成为菜市场和居民活动中心,而屋顶作为种植和加工场所,网状结构贯穿连结建筑的内表面,在地面墙面屋面之间的转换形成各种行为空间。通过种植让网成为交往界面,使不同人群的的生活形成交集。
▲ 网状空间中的行为
▲ 空间操作手法
NO5 轴测分解
多种元素沟通不同方向的空间,同时在网状结构的联结下形成统一的整体,最终空间的虚实界面相互交错。
▲ 轴测分解
NO6 场景行为
网状结构在地面墙面屋面之间的转换之中成为交往界面,亲切的尺度又在邻里间促使各种聚集和停留。空间在拓展了行为边界的同时又由一系列的行为串联起来,使其更加活跃 。
▲ 场景行为说明
▲ 拼贴透视
NO7 最后图纸
NO8 竞赛体会
当前中国城市中仍存有的大量老式住宅,其中很大一部分处于城市的旧城区——同时也是最繁华的区域。
于是,在不可阻挡的城市更新的浪潮下,过去的住宅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模式之间如何取舍便成为了改造设计的重要着眼点。
当前城市老城区的激活与更新,归根结底是为了营造高质量的活动空间并在其中催生更具有活力的市民生活,从而增加片区的活力。
这次关于住宅界面的竞赛题目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城市与住宅区之间的边界,我们希望边界能不仅在空间上相融合,更在居民生活和心理归属上得到延伸,使城市成为真正的家乡。
针对场地不同年龄的人群以及交流匮乏等问题,我们置入了一套有机的生产系统,将新开辟的界面作为多代共生的载体并且连接公共和私密的生活,从而将二维的界面(空间的隔断)转变为三维的空间(活动发生的场所)。人际交往、邻里生活便从这里开始发生,给予居住者充足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赛后记
这次竞赛的过程算起来也只有二十来天,先是从题目入手考虑设计的重点,这一部分其实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因为这一阶段决定了之后的方向,所以即使脑子里没东西也要坚持尬聊,聊着聊着值得推进的点子也就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建模,由于这个场地之前的课程作业用过,有个简单的模型,所以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深化模型上,开始建模以后,今天我改一点模型,明天他改一点模型,这个同步模型的过程也是有不少错误;最近看到revit似乎可以同步大家的模型改动很是心动,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早学为妙。
出图的话其实就是想好需要什么图来表现设计,有重点地建模,效率就会比较高。
最后,建议学弟学妹们参加竞赛的时候一定要有认真的心态(不要像队里两个老人一样以前抱着能出完就交,出不完就水的心态浪费了好多时间...),认真做完竞赛,得不上奖也能放作品集,反正不亏。
这次竞赛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就是感觉整个设计和街区的融合不太够,多代共生的设计出发点稍显单薄,对于调研这部分可能少做了许多功课。还有很多的细节设计比如网帘的材料质感,中庭的空间感受与人体尺度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改进吧。
感谢 协作社CDE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XZSCDE
「学院」长期接收作品#过程记录#投稿
(设计作品、竞赛、模型等)
投稿邮箱:
tougao@archcollege.com
投稿入选有丰厚的代金券奖励,详询赶图娘
扩展阅读:设计的最开始,我们都应该想些什么?
有没有激发你的竞赛热情?赶快组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