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boom
翻译:建筑学院-阮如安
校对:建筑学院-吴雪
原文链接
“新家园”是一个火星上的概念性栖息地方案,设计者为marek podlaha和antónia
pohanková,他们运用了从地球带来的一种预制宇宙飞船作为家园的核心区域。
该飞船可以在火星表面着陆,而后在与塑料质感相似的透明ETFE膜中充气来形成生活空间。概念方案的建造由几个不同的步骤构成,但是整个流程都会最小化对大型机械设施的依赖,同时创建出充足的生活空间。
“新家园”装置在火星表面建造完成后所呈现的最终形态
“在这个概念下,我们将能够自展开的预制结构与火星上的材料相结合来最小化对地球资源以及大型器械的需求,”antónia
pohanková解释道。载人去火星将会带来一个重大的建筑挑战。由于任务在组织工作方面的需求,宇航员们将需要在这个星球上度过一年半的时间。
“新家园”是在地球上预制好的,因此不需要重型机械设备的辅助
设计师们相信如果为船员们设计的这个家不但能为其提供工作空间,还能让其充分放松和自娱自乐,免受火星大气层带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那么本次任务就成功了。“我们相信好的建筑设计能够对使用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具有特殊主题的建筑对载人至火星长期生活的任务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块未来的栖息环境是唯一能将船员拉离某种死亡境地的庇护所。他们会将全部的信任寄托在这片栖息地中,并全身心的依赖它,”
marek podlaha解释道。
在与塑料质感相似的透明ETFE膜中充气来扩展生活空间
中央六层高的建筑是在地球上预制好的成品,里面容纳了所有支撑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运作系统和相关装置,最后将未来用于扩展栖息空间的部分折叠好之后就大功告成了。该装置建造完之后就会被启动并历时六个月前往火星。飞船着陆之后,机器人将负责收集当地地表资料并夯实着陆位置处的土质为建筑打基础。膜结构形成的外罩会围绕中央建筑体展开,用压缩的火星空气使其膨胀。建筑上甚至还设有三个阳台,从建筑体量上延伸出来环绕式展开。为了让内部空间变得适宜人类生存,将从火星的空气中提取氧气,再从地下冰中提取出来水。
火箭及自展开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新家园”顶视图
还计划在栖息环境中种植竹子。竹子这种植物不但能取材用于建造额外的建筑,还能用于制造家具或者工具,在透明外罩内部形成天然遮阳,此外还能用作食物原材料。这些都可以在不额外从地球上运送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实现。二位设计人还进一步解释为什么选择竹子这种植物,“不仅仅是因为竹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工艺的精巧材料,更因为它是能在这种不良条件下生长的最佳选择。竹子属于草本植物,从植物学上来讲其构造简单,对外部的生存环境要求非常低:它能够承受极端的温度波动并且不需要传粉就能够繁殖。除去上述所提到的这些优点之外,竹子的生长周期最短,能在这有限的十八个月内长成并物尽其用。”
长轴剖面图
一层阳台空间
二层平面空间
从顶层向外看
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designboom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