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工作室植根于当代生活和本土文化,试图通过一系列围绕“造境”的建筑实践,探索当代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可能性,丰富现代建筑的人文内涵。CCDI境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胡铮老师,与你分享境工作室近期建成作品与项目介绍,阐述造境的思想和设计策略。
境工作室作品思想来源
在变与不变的权衡中,将每一个设计看成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思想轨迹上轻微的调整和耐心的打磨,小心保持创作者稍纵即逝的个性,缓慢提纯并反复实践真正有独创性的想法。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我们境工作室作品的思想来源以及几项作品实践。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见“境”这个词,它并不新奇,无论是在经典文献还是当今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诗境、词境、画境等等。“境”不是一事一物,而是关系的集合。
我们知道,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功能很重要,空间很重要,建造很重要。但是如果将这些割裂开来,都不是建筑。另外,如果将建筑从它所在的场地和文脉中抽离出来,或者从它所浓缩的意识形态和记忆中抽离出来,建筑也不存在。我们将建筑设计定义为造境,就是希望能够将上述这些集中起来,提炼出来,构造一个不仅是物理上也是心理上的整体氛围。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形而上学,然而它决定了我们设计的方向。我们深有体会,早几年,我们愿意从物理层面去评论一个建筑,是否好看,是否好用,但现在,我们更倾向于追求一种不可言状的超越功能主义的状态。
简而言之,我们通过建筑构建人和世界之间意味深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古而有之,比如我们看古典的诗词,能够体会到诗歌里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令人神往。而现代很多人开始练字、背诗,就是为了在这个焦躁的社会获得内心的平衡。人和世界和谐的关系,它曾经有过,但是现在被忽视了,甚至被割裂了,而这种关系,也是我们想要通过“造境”恢复的。
这是09年岗厦村拆迁图片。众所周知,岗厦村现在基本是高楼林立,它已经是一个大型的综合体。而这张图片,是当时还在拆迁时拍摄的,我认为这可以表达当代中国建设发展的某种隐喻。远处是大中华和超高层写字楼,近处是被拆掉的废墟,画面中一个人孤独的走过,至少画面上这个人看起来很孤独。
在这种建设的浪潮中,我们不断地叩问自己,个体的体验性在何处?建筑的目标和归属在何处?建筑里人性的温度还存在吗?人文的关怀还存在吗?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起点,所以我们希望在理性和秩序之下,去恢复人性的温度,让建筑里面有更柔软的东西存在。
这是前几年我在印度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拍摄的地址是在阿格拉堡。从照片中,我们可以通过窗户,隔着河流,远眺朦朦胧胧的泰姬陵,而我所在的视角,就是当年的沙贾汗所在的视角。大家都听过泰姬陵的故事,也知道阿格拉堡是建造泰姬陵的国王沙贾汗晚年被囚禁的地方,沙贾汗只能通过阿格拉堡的窗户远眺泰姬陵,怀念他的宠妃,在这种建筑背后的故事中,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关系,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联想到这个建筑背后的记忆。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绘画之中,绘画通常并不孤立强调一个物品,而是更多的在意物与物的关系。
所以我们的作品总是通过建筑,去构建实体与空间、内与外、阴影与阳光这种有张力的关系,我们偏爱的是在一种冷静克制的气氛中,极大的突出人与建筑的联系,从而突出人的存在感。
关于造境的思考,最后都会落实到技艺上,毕竟设计还是个手艺活,技艺是将表面与深处联系起来的能力。回到技术,并非要重申激进的技术决定论,而是要通过技术,重新建立起思想和作品的联系,去揭示作品背后的人性温度。我们从思考回归到技术上,意味着我们必须非常专注,就像工匠一样工作。
境工作室作品实践
一/中国中铁西南总部
中国中铁西南总部是一栋超高层写字楼,这个项目在四川成都境内,高度在180m左右。成都近几年发展迅速,而我们的项目处在天府新区绿带附近,地理位置不错。
虽然当时投标时间只有20天左右,时间很紧凑,但工作室仍然希望能够表达出更完美的形体。在设计中,将这栋楼由低到高逐渐升起,通过切分、拉伸、抬升、错位等手法,将裙房和塔楼相互咬合,最后形成这样的造型,并在底部设立多个入口并植入商业功能。上层建筑向外悬挑形成局部有覆盖的城市广场,适合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城市活动,有利于创造更有亲和力的城市空间。
这栋建筑能够在一两百米开外依然十分有存在感。但当我们进入这栋大楼后,是一个开放的内庭院,上下联通。大楼的立面设计简洁而单纯,我们比较偏爱这种风格。同时,我们认为,塔楼再如何完整,将底部切碎形成街区是重要的,这一举措可以让人流从四面八方进入到建筑中来。
大建筑的底部应该还给市民,四十米左右的网格对城市而言非常重要,而做成的这种设计,也是我们对网格城市的追求。小街区尺度有利于保持步行的连续性,形成积极有活力的城市关系。
在这个位置,人的视线能够从四面八方穿越出去,这是一种立体穿透的做法,在这种空间中停留,人们会感觉很舒适,体验丰富。
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停车楼综合体
三亚机场综合体项目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功能和交通的问题,而且应该与航站楼统一考虑。机场停车部分面积狭小,且停车库在地面以上两层,所以我们不仅要解决车行,同时要解决人行的问题。虽然三亚机场是国内五大门户机场之一,但是机场设施非常陈旧,航站楼在二十多年前建设完毕.
现如今随着海南的发展,三亚机场每年的出入人流量有1700万,按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面积在17万的航站楼来支持如此大的人流量,然而航站楼总面积仅有6.5万平方米。在三亚半年的高峰期,航站楼人满为患,甚至连坐下来的位子都没有。而这个综合体的建立,则是满足商业和酒店以及办公的功能,这是航站楼功能的延伸。
建成之后,旅客将穿过我们建筑内部登机,他们也可以进行消费与停留,这是一个中转站。
这是建成后的照片,北面是高铁站,楼东西方向350m长,南北方向70m左右,车库在一二层。我们希望所有车行交通都在三层地面以下搞定,高铁连廊不是我们做的,有点可惜,它与综合体同步施工,我们一直要求帮他们一起设计高铁连廊,甚至免费设计都可以,然而对方并不同意。所有的东西面会相对实一点,而南北面会比较透,三层以上会是更城市化的氛围,这栋建筑完全是和城市长在一起的,包括交通包括功能和人的使用。建筑在建成后被良好正确的使用,是最好的状态。
夜景灯光也是我们设计的,总体达到设计的效果,这是南北立面的做法,基本是玻璃幕墙,外层是阳台,阳台上会种植一些植物,海南气候条件很好,植物生长十分迅速。在三亚,大家更愿意在户外活动。
这个商场是没有空调的,不封闭,风能吹进去,十分怡人,很多旅客愿意到商场的中庭休息。通过交通设施,能够使出发平台与航站楼相互联系,航站楼与综合体靠的极近,距离20-30米。通过建筑赋予它另外的功能,让它变成步行商业街一般的存在,营造出更加城市化的氛围。
简单陈述立面的构造做法,采用大格栅的构件,高度20余米,铝型材600的宽度,开模开了八九次,花了几十万。把立面挂上去也十分困难,两台吊机空中作业,想保持垂直的状态颇费周折。我们的驻场设计师和施工单位一起想办法,上下各用一人,利用人工辅助与定位,做好以后效果很让人满意。这个项目十三万平米,且时间很赶,真正建设时间一年半,工人日以继夜的工作,幕墙施工时正好是台风季节,即使是台风来时,工人也没有下来,一停雨又立刻施工。
屋顶利用菱形的构件与太阳光产生关系,构件朝向东边,早上太阳光照射进来,中午和下午的阳光被阻隔,中庭光照得以控制且光线柔和,换个角度就能看到蓝天。有些位置并没有装玻璃,希望风和雨水的进入能够与人、与建筑产生联系。
大格栅和真正的建筑表面之间隔了一层通过阳台设计的微型花园,使室内的人视线得以过度,而不至于一眼望去是马路与高铁站,使视野接触到更柔和的东西。这层遮阳非常重要,十分适合三亚的气候,让内部的玻璃幕墙不至于温度过高。
这是综合体内部酒店的内庭,宽度24m高度30多米,内庭采用景观艺术的做法,光从高处柔和洒落,内庭地面的石材与周遭建筑浑然一体。在建筑中,利用洞口使得建筑内部与外部得以连接,在不同的角度都能体现层次感。两侧的公共服务部分,以及室内外的连接都建造得十分自然舒适。
从大堂向外望去,室内外都是如此干净简洁,没有一根柱子,在人为的故意把吊顶降低的强制视觉中,通过通透的玻璃幕墙,美丽的景色像画卷一般铺展开来。
三/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这是工作室去年年底参加的一个大型的竞赛项目,虽然是入围的最后两家单位之一,但可惜没有中标。该项目位于宝安区政府旁边,可以眺望宝安区中轴线,周围有许多密度较大,高度较高的建筑群。
项目的用地紧张且容积率3.2,共有三个馆,分别是美术馆、博物馆与艺术馆。我们采用垂直叠加的方式设计场馆,东西面较实,南北面较通透,与中轴线发生强烈关系,地面广场与人行道衔接。整个场馆由四个核心筒支撑,楼板错位,满足大空间与小空间的布置要求。
我们希望在高层公共建筑中恢复多层建筑的感觉,能够让到各个馆的观众都如同从地面层起步一样。
大空间约占70%,边庭部分设有垂直的交通系统,负一层与地铁相连通,每个场馆各有前厅部分,而一层完全架起。
我们希望每个馆的气质都能够不一样,更加具有多样性,设计美术馆时我们希望建筑的气质更加的中性,边庭会做出比较有张力的活动空间。
而博物馆的设计采用暖色调,因为博物馆与时间有关系,所以希望博物馆看起来是有一定的历史感,能让人感到分量的同时不至于太过沉闷,我们结合泡沫铝的材料使得博物馆呈现出半透的效果,并且希望室内外不至于完全隔离。
可能大家也看出来了,我们其实是把结构逻辑空间逻辑的问题放在一起解决,而我们建筑的风格都是外表简单而纯粹,但内在构造复杂且多样。
四/呈贡区文体活动中心
这个项目远离城市中心区,南北有12米高差,项目地址的左侧有一块非常大的建设用地,另一边是高速公路,它远离市区与人群,缺乏城市氛围与人流量。
我们在勘察完现场之后,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做一个建筑体,那么这栋建筑将会只是一栋没有活力的,无法被正确使用的建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这栋建筑放入更大的环境之中,并且与上下左右的地块相联系,才能激发它的活力。
首先解决功能问题,在这十几万平方米的用地上一共十个场馆,它涵盖了我们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的文化建筑类型,十分复杂。在经过思考后,我们决定将场馆叠起来,叠成上下两层,利用交通的处理,将建筑与环境形成更广阔的开放空间,达成更有利的开放关系。
这个项目在昆明,附近有很大的鲜花市场,我们设想,有没有办法利用场地的高差建造一个花田,将花田、建筑与文化活动相结合,使这个项目具有可玩与可逛性。
境工作室不断在图纸、模型与现场中往复,进行反复的推敲与改动,我们利用立体穿透的方式,将各个空间融合。我们在12m以下设置4-5个场馆,12m以上设置其它的场馆。
昆明文化馆的设计策略依然延续了我们在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思考,服务空间与大空间是3:7的比例,我们通过错位,在服务空间与大空间之间留出花园位置,并通过水平的阵列,形成了第二层的排布方式。结构逻辑也十分相似,运用巨型结构,撑起整个体量。
建筑表皮朝向西边可以遮阳,也可以和城市广场相呼应。我们有意识的将这栋建筑做得非常结实,因为周围实在是太过空旷与荒凉,所以我们更加希望它看起来像是从大地里面长出来一般。
五/深圳简上体育综合体
这是我们刚刚中标的一个项目,地址在龙华,项目用地的右侧是城市的公共绿带,周围是高密度住宅与学校。
整个设计策略依然采体块叠加的方式,这与深圳用地有关系,用地面积较小但功能要求多样,我们需要在5万多平米的面积内涵盖游泳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以及跆拳道、舞蹈馆。
采用错叠的方式,一方向南边退台,对学校有所避让,一方向东边退台,对公共公园避让;北边形成反退台,远处可以看到山峦起伏。我们希望用反退台激活街道的活力,在24小时的步行系统下,能够引导人流走到各个退台观景。
游泳馆在负一层,我们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并取景东侧的中央公园绿化带。
将城市街道空间延伸进来并对两个大馆进行联系,在入口附近设计下沉的戏水池,希望借此能够激活街道活力。
结构部分依然是巨型结构,主要六个核心筒将体量撑起,这个项目今年应该会进行施工。
六/合肥云谷创新产业园
最后一个项目是产业园。第四代产业园更看重建筑本身和城市的融合,以及空间的类型,所以我们思考如何让这个建筑满足现阶段的创意办公要求。这个项目位于合肥新区,规模非常大,占地面积十六万平方米,但场地周边十分空旷,城市界面也非常冷淡,基本上不太可能会形成园区与城市的联系,所以我们看重如何与北侧城市绿带发生关系。
将城市绿带引进建筑内部,并且通过内部建成的城市绿带建设布置各种办公类型,沿着城市绿带布置L型的公共服务绿带,包括招商展示中心、商业、健身、会所、会议、食堂以及酒店,在角落布置生活区,它可以说是办公、居住一体化的园区,除了面积20多万的办公区,还有4万多平米的公寓。
从图片可以看到一种垂直叠加的关系,自下而上分别有一些景观的系统,中央景观到院落景观到更次一级的景观,功能也是复合型的。并且所有办公体量都是朝向公共花园展开,中间比较宽阔,形成中央绿带的效果。
我们把一部分的商业设施放到负一层,把负一层与一层联动起来做两层的商业区,做成立体的商业社区。我们所有的建筑体三层以下会做的非常活跃,而且尺度比较小。
境工作室一直在探索立体流动的空间,这在五六年前的项目就已经开始。我们设计的建筑轮廓十分严整,内部植入大量的庭院与架空层,将人的活动带入进来;而公共服务带则是十分有层次感的区域;上下左右的空间用通道串联起来,使得商业区和负一层停车场以及一层的门厅保持联系。
在这样的设计策略中,景观相当重要,因为景观的面积比较大,L型连廊是设计中希望形成公共艺术的区域,以硬质景观为主。在整体的景观中,则会采用软质景观与硬质的景观结合。
关于持久的愿望——
其实关于持久性的追求,是自我学建筑以来就存在的一种任性又奢侈的愿望——希望建筑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建设频率越来越快,20年30年的房子在我们的概念里,就是已经老去的建筑,反观西方,一两百年前的建筑依然在高频率的使用。我一直在思考,首先持久性和建筑的寿命密不可分,其次它和我们对待建筑的态度有关系。
建筑毫无疑问会成为文明的记载者,我们这代人有机会在大地上留下一些东西,我们希望这些东西不止在将来的5-10年觉得不错,更希望它经历起时间的考验。当一栋建筑刚建成,去评论它好或不好并没有太大意义,而当20年后再去看,评价才有意义。我们可以理解时代与技术的局限性,但它当时所承担的意愿与设计师所带有的情感,却是历久弥新的。
鲍勃 · 迪伦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致辞中讲,“就算过了400年,有些事情也不会改变”。这句话让我深有同感,在这个加速改变的世界,正是这些不会改变的事情,才值得我们追求。
沙龙现场问答
1.我们在建筑中,如何控制建筑的完成度与设计细节?
答:这个问题很好,这是所有职业建筑师面临的问题。我们有时会有很好的想法与设计手段,但关于建造的控制是整个建筑环节的短板。
我们一直在三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第一个是建筑几何关系的控制上,第二个是建筑气质表现的控制上,第三个是施工的控制,但所有的东西最后都要落实到建造。就目前而言,中国建造的品质还是提升十分快速,所以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不仅需要施工方与甲方的支持,还有时间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的设计已经到一半了,甲方却说没那么多资金,那么这个东西就无法完成,如果只是简单地修改立面与材料,那么建筑的品质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一旦资金减少,我们就需要重新做一份设计。也需要驻场设计师去监督施工,在赶工期间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这是没有捷径可言,包括材料的供应商,想要好品质的建筑,一定是要在场地展开的。
2.在你的解析过程中,不断的提到“尺度”的问题,但我的观察,个别建筑的尺度十分巨大,通过立面不断的重复,放大了建筑的权力感,使得人的尺度非常渺小,这些地方一看就非常的高档,让人进去以后会很惶恐,这是否和你的人文情怀相悖?
答:刚才说到建筑的权力感,其实是我没有思考过的领域,建筑其实带着建筑师的痕迹在其中,我也反复在追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建造这样的东西出来,我无法脱离我的生存环境,大学中所受到的精英教育与日后所受到的英雄主义的熏陶,促使我的作品带有“大”的气质。
我也在思考,从体验上说,人性关怀是否足够,境工作室的作品都很洁癖,也很纯粹,而我们想做在纯粹中更有温度的东西。
感谢 深圳观筑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atu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