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张守峰在一个访谈节目中透露:未来,雄安新区80%~90%都将是装配式建筑。
厉害了,想想以后工地盖房子就和画CAD一样,啪,啪,啪,就搞完了,完成质量还很高,足够精致,想想都让人激动。不信?可以先来感受一下。
但也只有难以实现的事情,真实的实现了才会显得格外美丽。装配式建筑正是如此。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在于节约社会资源,而不是一个好看的PC率。PC率达到20%,30%,50%,甚至80%~90%。为了PC率造成原本不必要的浪费,不值当。
为什么装配式建筑现阶段推行起来存在困难,请听马小良一一道来~
注意啦!~(敲黑板),马小良开讲了。
什么是PC构件?
“PC”的全称为precast concrete(混凝土预制件),不是电脑啦,以后不但可以和别人解释什么叫做BIM,BIM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还可以解释什么叫做PC,PC就是precast concrete,也就是混凝土预制件。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生下来就会呀~
过去,在旧社会,建筑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来盖楼。现浇混凝土就很麻烦,就是要工地现场支模,还要现场浇筑,还要现场养护。一不小心让甲方爸爸不满意的话,就要重新来过。
现在新世界的曙光正在召唤我们:筒子们,让甲方爸爸去shi吧!以后可以用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件了。
装配式的优势
之所以可以不再受甲方爸爸之苦,翻身做主人的原因在于,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件有以下优势
1.施工过程可控
装配式建筑完全能够精准的把握工期,防止工程延期。
迪拜帆船酒店(装配式)
2.高效,工期缩短
主体工程:
装配式建筑:5天一层
传统建筑:最快5天一层,进度难控制。受天气影响大,手工作业,安全度低,品质难保障。
内外装修:
装配式建筑:主体完工后再加两个半月
传统建筑:至少需3-5个月。
景观与外场管线:
装配式建筑:完成±0以下部分即可进场施工
传统建筑:主体完成后进场施工
水电安装:
装配式建筑:与主体及装修同步
传统建筑:主体完成后进场施工
总工期:
装配式建筑:最快10个月
传统建筑:24-30个月
芝加哥AQUA TOWER(装配式)
3.低耗,节能环保
能耗(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15.0
传统建筑:19.11
水耗(立方米/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0.53
传统建筑:1.43
木模板量(立方米/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0.002
传统建筑:0.015
垃圾排放(立方米/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0.002
传统建筑:0.022
碧桂园装配式住宅
4.施工现场比较
装配式一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既视感,传统的工地简直就是灾难现场。
左:装配式 右:传统式
左:装配式 右:传统式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装配式这么厉害,拥有众多优点,例如:省时,省工,无污水,无噪音,无粉尘,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安全可靠,早就应该大力推行了呀。最主要是看起来高大上,俨然一副井然有序的工业制造感,让祖国的建设者都油然而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装配式的劣势
诚然,装配式纵有千好万好。但是总有一种别人家孩子的感觉。说白了就是德国,日本这些有很深厚工业基础的国家,装配式发展的炉火纯青,咱们自己就差点火候。
1.技术与安全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大板”这样的词,其实我国早就发现了装配式建筑用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诸多优势。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大力推行过一轮,那时候的装配式建筑,也被业界称为“装配式大板结构”。
由于装配式大板住宅房屋的质量和抗震性能不足,此外住宅的样式单一,这样的结构形式逐渐失去了市场,于上世纪80年代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我国推行的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比过去的“大板”又迈进了一步。
现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构件之间的连接以现浇节点为主。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建筑工业化水平以及施工队的专业程度,依然不能确保构件之间连接点的质量隐患完全消除。一般项目封顶之后,很难检查连接节点的质量到底如何。简而言之,目前大面积推行装配式建筑,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成本与竞争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依然未能大规模推广,除了工业技术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贵。成本一直控制不下来。虽然工地的成本降低了,但是工厂的成本累积了。因此,目前同样的项目,做装配式建筑要比传统的施工方法造价平均高出1000元/平。如果对工期要求不算苛刻级别的项目,装配式建筑可谓没有任何竞争力。
据悉,PC工厂需要大面积堆场以及配套设备和工具,堆存成本高;PC的运输和吊装成本也比较大;此外需要对配合安装的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这块成本也不低。
多说无益,随马小良一起来感受下PC工厂吧。
工厂全自动机械手支模
叠合内板混凝土浇筑
叠合内板混凝土振动抹匀
检查校验后进入养护室
翻转叠合外板
叠合板起吊堆放
预制完成的双面叠合板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反正马小良看到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这在市场上肯定是难以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将成本躺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才不会买单。
2.德国与中国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时已久,早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德国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展开,生发了大量的住宅,办公,工厂等建筑需求。此外,人们对于建筑审美,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对古典的迷恋装换为对现代的理解,这两点为德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经过快百年的发展,现如今德国的装配式建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包括住宅,办公,酒店,工厂,隧道,桥梁。高度的工业化,使得装配式建筑能够适应各种挑战。
此外,德国从研发设计,到生产施工,再到最后的运营维护,都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涉及方方面面,各色各样的细分企业参与其中,保证整个系统高效的运行。
BIM设计示意图
对比德国,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不良。目前我国建筑装配化尚未形成“规划-设计-制造-施工-管理”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即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出色的企业和产品,但缺乏统一的整合平台。
这样的发展不知道会持续多久,马小良同大家拭目以待。
感谢 马良行MAHOOOO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cn-mlhang
求给一些建议
BIM真的是未来的趋势吗?各位建筑打佬
好多老师跟学生强调的是BIM中的M是modelling,BIM是建筑信息模型化的意思。。。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