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内蒙古工业大学二年级课程设计模型展——砥砺·求索·荣誉·传承
引言
在我国正北方的某座城,有着一群建筑学生。在每一年的初春至仲夏时节,他们都在忙碌地制作着一些模型。这些模型像是一种传递,年复一年,每一届的学生对同一课题,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这些答案关乎于砥砺、求索、荣誉与传承。
1.由于这个课题的开放性,以及成果的趣味性,从14年至今,每一届都会对模型成果进行评奖,历经三届。
2.由于进行包括往届全部二等奖三等奖的收录整理异常困难,本文将仅进行部分获奖作品的展示。
3.小编所在的二年级近期已经完成了这次的模型制作,本届由于特殊原因未进行评奖,遂仅将两件经过评分后的并列最高分作品进行展示。
任务书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课题的任务情况。
设计题目: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村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自主选址、自主命题
教学年级:二年级下(春季)
建筑规模:2500平方米(可上下浮动10%)
区域概况:本次任务选取距离呼和浩特市区13公里的西乌素图村作为调研、设计区域。西乌素图村位于大青山南麓。乌素图在蒙古语中是“有水的地方”。距离西乌素图村以西百米的地方有“乌素图召”,初建于明万历年间。从名称、历史渊源及空间格局而言,村与召具有有着密切的联系。
看展 | 往届作品
先一起来看看(参拜大神)曾经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三个作品。
2014届:乌素图藏传佛教文化展览馆
郭厉子 | 建筑学12级ヾ(o◕∀◕)ノ 拜见远古大神大二时期的作品
”乌素图“在蒙古语中意为“水源地”。一条河水自大青山间流出,把一块土地自然地一分为二,以河水为界形成了乌素图东西两村。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古迹众多。村口处坐落着一组始建于明代的藏传佛教建筑群——乌素图召。召庙西北角还有保留至今的战国赵长城遗址。并且这里也是登大青山的重要如山口。乌素图东西两村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参观游客到访,在未来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方案选址西乌素图村乌素图召以北300米的山丘作为基地,建筑将三处景点连成一体的同时起到接待和容留游客的作用,明确并且强化了乌素图西村入口,梳理了游客进村流线,成为传播藏传佛教文化和知识的驻地。
2015届:乌素图艺术中心
宋倩 | 环境设计13级 o(*≧▽≦)ツ超漂亮的学姐 人和模型一样美!
乌素图艺术中心位于大青山脚下,承载着无数艺术家的梦想。
建筑提取大青山山脉形态,在“正负”空间转换中形成独有的动势。
展厅,画廊,工作室等功能在建筑中井然有序排列。如同雕塑般的洁白建筑为嘈杂人世间带来一丝安静。枯山水,灰空间以及起伏的动态,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演绎。
2016届:山行慢屋
李翌阳 建筑学14级 ヾ(o◕∀◕)ノ 新晋大神
山行慢屋——属于场地的建筑
不做标新立异的建筑,而是一次“当代乡土”的尝试,让建筑属于这个场地。
场地:选址在西乌一处山坡,依山而造,顺势而建,尊重自然环境和地域。
布局:控制尺度,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多个坡屋顶与周围民房相呼应。
边界:木栅栏和石头围墙的介入,作为边界存在,还原乌素图原始的材料,使山庄与周围民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多维度建立建筑与环境的联系,让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互不干扰;半下沉的公共空间,与道路塑造一个双重的联系;建筑二层为半开放空间,使二楼更有一种地景感而不是建筑感;上层空间平台采用钢结构悬挑;三个建筑体块以连廊相接,加以地景式二层空间,建筑也显得更加空灵轻巧。
看展 | 本届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刚刚出炉不久的本届萌新作品 ヽ(•̀ω•́ )ゝ
乌素图村中老年人学校
张皓东 | 建筑学15级
本次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是专门为乌素图村中老年人而设计,结合现今社会现状有效的解决社会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而专门设计的中老年人学校,设计中吸取当今大学教学系统的思想,结合教学科目的现实生活问题,将教室进行合理化的布置,并将整体建筑进行合理化的分区。
该老年学校建筑面积共二七二零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共有十三间教室,休息室,餐厅,休闲室等,为村民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服务。每班设计可容纳学员二十五名。
同时,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走西口历史,建筑设计整体形式吸取山西古窑居思想,把窑洞元素巧妙的结合到建筑当中,将建筑整体与山体环境融合,营造出一种山西窑居的生活感觉,在整体建筑中设计庭院山石小路使整个建筑在静谧和谐中增添几分淳朴趣味与活力,富有韵律变化的特色窗洞,熟悉而规律的地方女儿墙,充分的将建筑的功能与思想升华到极致。
(•̀ᴗ•́)و ̑̑ 本届作品是不是和往届学长学姐们的相比也很有趣呢!
今年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评奖,不过有两只作品获得了最高分。
(。・`ω´・)其实小编的作品就是另外一只最高分!
(偷偷把自己放在了压轴位置)
西乌素图村代际服务中心
刘威林 | 环境设计15级ヽ(•̀ω•́ )ゝ嘿!
大家都有设计说明欸,我也介绍一下吧<(▰˘◡˘▰)>
选址就位于西乌素图村村内,距离村口不远。场地内原有一片稀稀拉拉的树林。
在功能方面呢主要是希望村庄内的两种主体人群在一个场地内一块玩耍,小孩子和老人在一块一定可以发生一些不寻常的有趣的行为,所以称为代际服务中心,在设计上也创造了很多公共空间,试图激发行为的发生。
在形态上通过使用与周边原有建筑相近的材料、较小的尺度和体量来达到“在地建造”的意向,以及坡面屋顶都是为了这一点。经过调研发觉附近原有民居很重要的一个行为载体就是“院落”,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院落都承载了很多。设计上也延续院落这一空间形式,试图延续行为,也同样为了达到在地建造的目的。
希望我们作为外来者在这个乡村所做的设计,当地人不会产生排斥,如果能很开心的使用那就更棒啦。
看展 | 其他作品
小编还整理了往届及本届很多模型照片,但是一一联系索要设计说明之类的工作量实在很大,而且有很多模型甚至已经很难找到制作者。
不过在我们的建筑馆散落的这些模型真的很漂亮,特此于这篇文章进行展示,如果作者并不想展出来,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感谢 建筑狗的自习室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Arch_Cubicle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建筑狗的自习室 禁止以建筑学院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回复 建筑学院: 不是手工活,用机器就能打出来,然后再粘合
材料还是那些材料,只不过是个手工细活儿而已哦
如果说建院到现在还保留着,你们会信吗
回复 无寂无伤无痛: 可能是奥松木或者软木
有谁知道第一个模型那个黄色粗糙的厚地板叫什么吗?
有谁知道第一个模型那个黄色粗糙的厚地板叫什么吗?
回复 木东的小松鼠: 材料还是那些材料,只不过是个手工细活儿而已哦
小编编!我想咨询一下模型制作的材料!!觉得你们做的都好精致呀
小编编!我想咨询一下模型制作的材料!!觉得你们做的都好精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