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2021届(秋)建筑学专业型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选
前言:一名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水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2018年起针对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关键举措在于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考察的核心成果,替代既往单纯以论文写作衡量学生能力。就学期间同学所参与的设计研究训练与工作,最终都将指向围绕工程实践项目的研究型设计。该改革举措历经三年实践,已形成围绕设计开展的“开题、过程审查、评审、答辩与展览”的系统性质量管理流程。在天大,融入深入理论思考与系统性研究方法的设计实践能力,就是面向国家与行业需求培养一名优秀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关键标准。本文所呈现的是2021年12月最新一届毕业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部分成果,是天大同学面向各类型工程问题展开多样化思考与研究的一个缩影。
-01-
基于形状语法的传统院落民居设计生成研究 ——以蕉溪村设计为例
作者:古子豪 | 指导教师:张昕楠 | 企业导师:张一
课题缘起
Project Overview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礼记·乡饮酒义》
自古以来,国家的发展与乡村的兴衰息息相关,对于乡村未来如何发展的讨论也从未停止。本研究型设计以中国传统院落民居中的闽南古厝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空间解构和量化分析,基于形状语法将闽南古厝的空间结构、房间布局、空间尺度等转译成可进行编译的程序规则和算法,之后以Python和Grasshopper为工具进行程序构建,实现福建传统古厝的自动化生成设计。
解读中国传统民居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wellings
设计伊始,笔者对于中国传统民居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得到了中国传统民居分类分布图。
在分类分布图的基础上筛选出传统院落民居,从院落层次、同类性分布以及空间开放层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整理,本次设计所属的闽南片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有着更加丰富的院落层次,以闽南古厝为主,由于廊道和檐下空间非常丰富,空间开放层次可以达到4以上,在进行空间生成时可以产生非常多样的结果。
△中国传统院落民居空间层次图(左),民居同源性分布(右上) , 民居空间层次分布(右下)
重点对于福建区域的各种传统院落民居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的分析和解构,闽南古厝建筑空间形式多样,但是整体来看,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建筑原型,都是由“榉头止”这种单院落的形式衍生而来。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案例,分析空间拓扑关系和空间尺度(图以顶厅为例),可得内部空间尺度的数理关系,这部分分析结果将作为后文自动生成程序的数据基础。
△顶厅寿屏与梳窗门
△空间拓扑关系(榉头止、三间张两落大厝、多轴线并列大晋)
除了建筑空间尺度,通过对于影响民居分布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传统民居分布的密度、与道路关系、建筑间距等数理关系,作为村落规划布局的量化基础。
闽南古厝的各个空间之间有着紧密的数理联系,通过厅堂空间的尺度控制着周围各个空间的位置和大小,根据上文得到的各个空间尺度量化结果,编写得到下图中的空间控制法则。依据空间拓扑关系组织起来,作者编写了一个传统闽南古厝生成程序。调节参数可以更改院落数目、轴线位置等多项指标。
传统院落民居自动生成过程主要包括村落肌理、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构件深化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从宏观的规划层面出发,逐步向建筑的空间结构直至承重结构、墙体、窗户等层级深入,以此生成完整的村落设计方案。
笔者通过定义等坡线(等坡线是指如果两条线段在 Z轴上的值与其水平投影线长度比值为恒定值,那么称二者为等坡,互为等坡线。)实现能够统一等高线、坡度限制的路网组织。在给定的等高线上,通过调整圆的半径,可以实现对于路网坡度的控制。
△建筑-土地关系
村落中单个建筑的用地边界应具有统一的内在逻辑,其表现出的形式也是具有规律的。结合两种传统的房屋土地关系,选择分离+细胞式可以更好地结合二者的优势,笔者进一步提出了田域的用地边界概念,作为建筑用地边界生成的基础。
在建筑规模和院落层次确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平面空间组织。传统古厝中“顶落”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将其作为空间形状生成第一步以保持顶落空间格局的完整性。在衍生出次落空间时,则适当改变空间形态,和顶落的庭院、廊道相对应。
在得到平面划分的结果后,赋予这些封闭图形不同的空间开放程度,以形成多样的空间开放层次,这样既是对传统檐下空间的继承,又可以通过增加平面的丰富度以提高空间质量。
对于前面得到的平面进行高度赋予,得到首层的体量生成结果。之后,以“顶厅”空间对应的图形生成二层体量的第一优先顺位,选择部分图形生成二层体量。对于二层产生的数量,由建筑所需要的空间面积所决定。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构件深化包括结构、屋顶、墙体、窗洞。本节从传统古厝的建筑形式出发,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形式进行转译,以 Grasshopper 为主要工具编写其自动生成过程。
本次以泉州市德化县蕉溪村设计为例,该项目是一个乡村新建项目,整体占地规模为19.9 公顷,计划为 65 户村民提供一户一宅的新建自宅。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交通设施,以及村民活动中心、村干部用房和其它公共建筑。整个项目具体总建筑面积为 49700 平方米,容积率≤0.25。
基于前面得到的自动生成程序,对道路进行生成,获得等坡线路网系统,根据使用规模和视线关系对居住系统优化。
场地中存在很多空置的“田域”且均匀地分布在场地当中。通过场地设计,将这些“田域”打造成不同风格的广场空间,以服务对应的社群。
进一步,经过人群需求分析和用户画像分析,根据生成结果进行进一步设计。汇总分析得到的反馈,笔者将得到的需求设定到 11位假想的用户身上,以他们为业主选择 11栋建筑生成的民宅进行深化设计。
住宅+附加功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设计结果,每个住户借旅游发展的机会,在家中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既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也是对完善整个村落社区功能作出贡献。
活动中心兼村部和图书室均是利用民居的生成程序获得体量。民居空间的特点是“外厚内薄”,空间更加内敛,保持民居的独立性。在公共空间中,则可以将这种特征进行图底反转,即“内厚外薄”,民居中最开放、热闹的庭院变成安静内敛的空间甚至是室内房间,外墙则全部向公共空间开放,强调空间的公共属性。
宽大的屋檐提供了阴翳的环境,村民在此可以举行各种社交活动。每片屋顶的中心类似塔楼“核心筒”,布置卫生间、饮水和储藏功能。
作为从传统延续至今的建筑形式,中国传统民居在如今不应当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图景式扮演,而是应当作为启发和推动现代建筑设计的源动力。本文以中国传统庭院式民居中的闽南古厝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分析和空间解构,基于形状语法将闽南古厝的空间结构、房间布局、空间尺度等转译成可进行编译的程序规则和算法,之后以 Python 和 Grasshopper为工具进行程序构建,实现福建传统古厝的自动化生成设计。这种方式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的方法和指导,有助于加强地方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02-
结构·空间·身体——厦门南普陀寺东侧片区复建设计
作者:黄嘉良 | 指导教师:周恺 | 企业导师:张一
作为与丹下健三合作完成代代木体育馆等项目的结构设计大师,坪井善胜以这句话提醒我们,结构之美不只在于技术上的合理,更要寻求观念与技术的平衡。以结构导向的设计为初衷,“平衡”逐渐成为线索出现在毕设的方方面面,带给我对场所、结构、空间的全新认知。
结构的本质在于塑造空间,结构表现、异形的误区均是由结构与空间的失衡造成的。研究从身体感知的视角出发,思考结构与空间如何被感知、感知又如何影响结构与空间的设计,试图以身体的介入促成两者的平衡。
在对东方尤其是日本的建筑观察后发现,身体感知确实作为一条暗线穿插在结构设计的发展中。从传统到当代,我在结构设计中提取、总结了八个身体感知倾向,按感知模型划分为四组,并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了各个倾向的发展脉络。
以确切的感知为依托,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感知导向下结构设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对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开始了设计。
基于真实项目的任务书,本设计拟定在厦门南普陀寺东侧即将拆除的空地上进行复建,满足僧众教学、餐饮、接待、禅修的需求。面对厚重的历史背景、优美的山林环境,规划设计同样以平衡为理念,并为身体感知的生成埋下伏笔。
场地最大的特点在于紧邻中轴上的历史建筑,设计采用低调简洁的策略与历史平衡:一方面新建筑甘做配角,尽量控制体量与高度;另一方面通过轴线营造院落对景,使历史建筑统领视野。在简洁的策略外,细腻地调节高差变化,异化的视线关系丰富了平实的对景体验。
场地由南至北依次有水景、树景、山景,设计将景观纳入建筑构思,与自然平衡:
水景:通透的格栅立面向水打开;树景:保留所有古树名木,以场地中央硕大的榕树为景观核心,通过廊、院、屋顶、露台与榕树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山景:以框景、过白的手法塑造水平展开的山景画卷;同时控制山景时隐时现,使山“点染”在空间的高潮。
在历史、自然之外,建筑与风、雨、材料等地域要素同样建立了平衡。
设计选择三个建筑单体深化。由规划到单体,表面上顺理成章的过渡实则为本次设计的最大难点。结构导向设计的初衷催促着结构选型与空间布局,符号化的结构却屡屡与规划矛盾,破局的关键正在于源自场所的身体感知对规划与结构间平衡的勾连。
感知提取于中轴历史建筑:屋架漂浮在石柱之上的现场感受,启发我完成一个漂浮感与包裹感相结合的结构。
设计采用木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复合,配合着尺度与光线的控制,塑造了三个不同标高之间身体感知的转换:底层藏书空间的包裹感——夹层阅读空间的漂浮感——上层书廊空间的包裹感,适应不同功能,并伴随着从水景到山景的视线转换。
感知提取于廊道相夹的保留景观带:高低起伏的景观,有机会为互异的人流创造截然不同的身体感知。
游客廊道,采用轻盈的钢结构于低位向景观打开,拾级而上更给人漂浮感;僧众廊道,借用健身房结构悬置混凝土墙体,配合挡土墙对高位景观的遮挡,限制视线,给人以包裹感;两者的对比恰好符合人群的精神需求。而对廊道本身,也以前中后段变化的感知丰富了体验。
感知源自老禅堂的空间特点:昏暗、幽静的氛围,与身体的包裹感不谋而合。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呼应传统藻井,东西侧以内倾的结构墙给予身体压迫,塑造了强烈的包裹感。与此相适应,在结构体间的空隙开高窗,深梁与屋顶脱开,建筑四角打开,小心翼翼地引入光线塑造神圣感。
回望毕设,从对结构理性的批判,到对“强结构”设计的反思,我逐渐意识到单一的方向与标准在设计中的局限性。由衷感谢导师周恺教授,在一次次的指导与讨论中,将我引向正确的方向,令我获益良多。
作者:陈珂欣 | 指导教师:张昕楠 | 企业导师:张一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在古典园林中游走,唤起的是独特的观赏节奏和视觉。然而,有关园林的研究虽然源远流长,但一直具有“变化无穷,有法无式”的特点。因此,在众多影响园林设计过程的潜在因素下,如何帮助设计师发现其中客观的作用机制,并制定出有效的设计流程,是本次设计研究希望探索的问题。
△苏州园林的平面原型
设计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对园林系统的形态特征分类量化并统计为具体数据,总结出影响古典园林布局的重要因素,从而提炼古典园林设计背后的作用机制。
(2)对园林的设计过程进行程序化编译,通过控制核心变量实现园林设计的个性化生成,编制出能生成多种解决方案的交互设计工具。
(3)对既有方案进行语义拓展和再组织,营建现代化的园林栖居场所。将园林场景迁移苏州戏剧艺术馆中,使“可居可游”的场所体验在更多生活场景中广泛实现。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四座园林是大型和中型园林的典型代表。四者极为丰富的游览体验和路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最高规划设计水平。为了体现四座园林的异同,笔者从空间布局和建筑节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逐步抽象出建筑类型、归纳其突出特征,搭建起园林建筑的类型语料库,为后续的园林化建筑设计实践,提供详实的资料基础和技术参考。
对拆解出的园林片段依次进行图解,可以看出在园林整体的组织下,园林切片自身在就具有丰富的空间型式特征,从而形成了移步异景的主观体验。由此可以设想,即新方案建立起来的立体空间架构,应产生交叉环绕的路径组织,由此最终得到的空间形式将更能准确传达出传统园林里含蓄绵延的、曲折尽致的空间效果,成为良好的情景叙事平台。
依据建筑统计数据,笔者进行了园林系统形态生成实验。首先,内外两层环路为基础,分别得到路径节奏提示点的位置;其次,以各个节奏提示点为中心,以各类型建筑为依据生成平面形。随后,根据案例长宽比(L:W)调整各个组别正方形的平面形态,而后依据统计高度将平面分别升起,赋予相对应的屋顶形式,得到亭、轩馆、厅堂和楼阁初步的建筑体量组合。最终,在10m×12m的网格控制下,选取部分格网生成最主要的廊道系统和步行路径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园林体系。
基地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姑苏区中部,临顿路与观前街交叉路口,距苏州火车站3.3km,四周公交系统发达。基地南侧的道路为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观前街,全长780m。
通过对姑苏区内全部文化类资源进行抓取和分析,整理出共16大类、1185个文化设施点。从分析结果得知,基地周围文化设施虽数量众多,但功能类型较为单一和传统。因此,方案在功能上希望更加复合和多样,以戏剧表演为核心,一方面结合文创民俗与教育培训,利用展演馆的文化性和公共性,为周边已有的商业补充多样的复合功能。
遵循空间策划中平面布局的生成思路,方案的形态设计也是在程序的运算下得到初步结果:
STEP1 在园林节点建筑的原型库中,选择意向形态接入聚合程序电池。
STEP2 设定原型间的连接方式,运行程序,得到多种聚合结果。
选择最符合设计意向的结果,叠加在体量生成的基本路径和建筑框架中,作为特色洄游路径。
STEP3 依据功能要求,对叠加结果进行细化调整,并结合当地建筑风貌设计屋面和立面效果;结合环境进行场地设计,得到最终方案。
其他模拟结果:这种基于原型的聚合实验,可形成大量形态各异的三维形态。通过控制输入的原型形态的种类、原型数目的多少,以及具体连接规则的变化,可以得到超出预期的、丰富形态组合。由于运算规则的确定,这些结果间具有相似的的拓扑规律,但因为原型种类的不同,各种结果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这种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是在剥离建筑功能属性的前提下,单独讨论形态本身发展的潜力。因而,这种把园林建筑的形式作为设计基本元素的生成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算力,有效激发创作结果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平面系统的组织架构,采用“流线串节点”的组织方式,以转折往复的“洄游路线”为主要线索,逐步连接起具有特色功能的“空间节点”,从而丰富起整个展览的过程体验。
方案的功能主要分为剧演、展览和办公三部分。沿外层环路是剧演流线,观众沿着“回”字型的结构前进,可以经过每个当代剧演单元,以及二层的昆曲、评弹等传统演艺单元。建筑内层为展览流线,沿中心庭院在一层设计了展厅、阅览的共享功能,为观众在游览过程中提供了随时停留和聚集的场所。
在方案的前进序列中,随着空间的开合收束,人会体验到或明亮或幽暗的空间效果变化。这些由路径叠合生成的空间节点,也对应着园林叙事的方式和节奏。边界处的“廊”,曲折变换中对应园林中环游穿梭的场景;底层架空的“轩馆”,作为建筑的庭院舞台承担起公共活动与交流的作用。沿着剧场四周可以环绕攀爬到屋顶,也回应了园林场景营造中的“高下之变。
在具体空间的塑造上,方案借鉴了古典园林中对景、借景和框景的设计方法,塑造出许多性格不同的庭院空间。于庭院中利用近、中、远三个维度的景观,由低到高营造出平远、深远和高远的空间层次,让景观之间通透交织,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
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素众多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对它的理解不能完全依赖主观经验,也应借助科学客观的分析工具。在数据分析和生成工具的辅助下,方案尽可能在现代建筑中还原了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有秩序可循的路径,丰富生动的场景和特征鲜明的建筑。在此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人的主观经验可以更好地引导方案的进展,实现更满意的设计结果。
-04-
以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提升建筑开放度——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发现伙伴研究所方案设计
作者:陈天骄 | 指导教师:赵劲松 | 企业导师:王卫红
本方案是一个研究型设计方案,主要讨论如何在建筑方案中设计出连续又变化的公共空间,从而承载更多的功能以及行为,使建筑更好地为人服务。前期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借助大量案例分析总结出了连续性公共空间在建筑中出现的三种不同位置,以及针对不同位置适用的两大类共八种空间变化手法。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发现伙伴研究所(Discovery Partners Institute,以下简称DPI) 是一个位于芝加哥的合作研究机构,内部包括办公、实验、研究、教学等功能系统。
DPI的基地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The 78园区的南部。The 78园区是芝加哥的全新大型开发项目,周边有许多学术机构以及景观公园。
DPI的基地周边交通便利,景观视野好。基地处于园区内外连接处,因此连接景观、汇集人气、向周边开放将会是设计中的重点。
DPI的内部包含科研实验、共享办公、教学、公共服务等功能。从DPI的功能定位以及周边环境出发,可以确定DPI的设计意图为:保证建筑满足内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周边地区开放,更好地为城市服务。
从任务书的功能分区和使用人群来看,三种主要使用人群的活动范围依次缩小,市民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建筑开放度低。但上述3种使用人群对于空间开放度的影响力却正好调转过来,为依次增大。
只有打破空间限定,才能真正解放普通市民的活动范围,提高建筑空间的开放性。我利用功能细分、重组的手法在建筑中设置一组连续性的公共空间,使原来的单向性流线变为双向,市民的活动范围大大提升,建筑开放度提高。从这个开放空间的功能考虑,它应当是融合式的,即开放空间不应与功能空间有明显的空间位置界限。我选用退台状的盒子空间作为空间原型,这种堆叠手法可以在保障内部功能空间使用方便的同时提供连续又变化的平台公共空间。
将各功能区的体块进行螺旋状的退台操作,结合空间穿插、空间嵌套的手法生成建筑形体。散点布置的公共服务区与阶梯向上的科研区位于建筑底层,分为两部分螺旋向上的教学区和共享办公区经过咬合之后共同与科研区形成了螺旋空间序列。随后由外围护结构将上述空间进行包裹。总体上来看,建筑形成了“螺旋回环+错位咬合+空间嵌套”的空间结构。
在建筑角部设置四个交通核来组织竖向交通,中庭内设置环廊组织水平流线,环廊之间通过楼梯连接,并在边庭结合平台序列设置直跑楼梯,连接不同的功能区。
功能体块的顶部形成连续变化的平台空间,平台间由多样的楼梯进行连接。建筑从外到内形成了边庭空间-平台空间-中庭环廊-中庭阶梯空间的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体系。
在造型设计中选用本身存在感较低且能够最大限度凸显建筑内部连续变化公共空间的玻璃幕墙作为立面构成方式,与斜向的曲面屋顶一同组成外围护结构。场地设计顺应斜交的立面肌理,呈放射状布置活动广场与绿化区域。
此设计首先在建筑中设置了融合式的连续性公共空间,随后采用螺旋空间序列、空间穿插、空间咬合、空间嵌套等手法使连续性公共空间产生变化,形成了连续又变化的公共空间系统,拓展了市民的活动范围,丰富了漫游流线,提升了建筑的开放度。
-05-
隙间弄影:天津老里弄旁的新建社区图书馆设计
作者:徐江淮 | 指导教师:任军 | 企业导师:陈健
本项目为基于对天津城市特色空间观察出发的探究式设计,通过亲身体验,那些街巷里弄,或是公共建筑中有着相似尺度的缝隙状公共空间,似乎构建了更为亲密的活动尺度和人气场所——本方案旨在通过在新建图书馆中再塑这种具有城市特色的『隙』空间,来创造新老相映,熟悉又陌生的活动场所,试图为城市更新中的老社区新营建提供一种文脉延续和场所记忆传承的可能性。
设计选址位于天津和平区,具有不规则的用地形状,属于较为消极的一处街角空间,尤其北部尖角较为拥堵。同时场地作为三种不同形态和尺度的城市空间交汇处,南侧为里弄式老社区,西侧为围合状多层街区,北侧为林立的塔楼。
通过观察测绘总结所处老社区中『隙』空间的要点:
空间尺度:常见尺度为①第一层级(宽内街,主弄等)H/D =1.5~3,面宽4~7.8m。②第二层级(内巷,支弄等)H/D=2.5~4,面宽1.8~4.5m。③第三层级(小径、天井等)H/D=3~5。
空间结构:多见鱼脊形的平面形态,特点为①主次分明②轴线清晰③视线通透④感受连续。
空间意象:视觉感受上①质感统一②建构骨架③里出外进。
基于此,尝试通过建立三个层级不同尺度的尺度量表,并在公建化的过程适当放大尺度,探究新建筑中的公共空间原型。
同时对任务书进一步梳理,明确了三种层级『隙』空间在新建图书馆中应扮演的功能角色和比重:
对具体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后提出了整体策略,形态生成采用整体体量下的切割挖减方式:
平面组织:内部流线和与现有建筑共同组成的外部空间,都采用与老社区同构的鱼脊式串联组织,联通了内外空间与新旧场所。
空间设计:建筑的连续横向剖切体现了剖面设计的不同片段和多样,由南到北尺度逐渐放大,而三个主要空间的纵剖透视则反应了多层次的『隙』空间以及层间穿越的空间体验。
建筑整体轴测反映了连续坡顶形态同老社区气质的契合,而局部空间具有街巷里弄的相似尺度,又有新鲜的空间体验。
建构设计:建筑整体采用北部大空间梁柱框架,南侧小空间横向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剪力墙采用回收砖砌筑,整体框架梁柱采用钢结构。中廊作为一个整体联系两侧。
细部设计:建筑的内外半透界面采用同样的构件形式,在视觉意义上,一点透视时的透明增强内外互动,两点透视时的实体感还原了街道立面感受。在功能意义上,窄面宽大进深的杆件能够复合装饰格栅和幕墙立柱。
同时相同的界面设计手法在室内也能够形成开架、储物、桌面、景墙等多种互动性界面。
顶部界面设计主要分为具有隔声层次的黑色金属屋顶构造,以及展示天空界面的隔声玻璃天窗两种。中廊部分的天窗为了结构消隐采用了玻璃肋梁形式。
建筑的实体界面采用回收砖,外墙面喷涂亲肤黑漆,内墙面在保温层次外贴黑色砖饰面。
地坪在主入口处采用无障碍设计;幕墙处室内外高差150,将散水沟隐藏在幕墙构件正下方,室外地面采用回收青砖铺面。
氛围营造:建筑外观融入灰暖色基调的老社区街道之中,在街角空间形成一个大的展示面。在建筑沉稳外观下,寻隙而入,邂逅日常又新奇的风景。
设计探寻的『隙』空间或许可以在建筑实践中延伸出更广阔的概念,进而创造更自由的空间形态,而非拘泥于新老关系的对应。尽管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但也是一次顺畅而理性的设计尝试。最后,感谢本次设计任军老师的全程指导。
-06-
三岔河口文化综合体方案设计
作者:祖晓屹 | 指导教师:荆子洋 | 企业导师:张键
空间整合视角下文化综合体对复合城市界面空间的重塑与优化研究。
本方案是一项研究型设计方案,旨在探讨用地商品化、空间集约化、城市功能复合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综合体对相邻复合城市界面的空间整合作用。不同于传统的以单一文化功能为核心的文化建筑,文化综合体承担起了更强的公共开放角色,并通过其空间向心性对周边各类潜在使用人群进行吸引与互动,形成既容纳了复合人群的文化需求,又对各类相邻城市界面空间矛盾进行柔化的场所。
三岔河口艺术综合体的设计场地位于子牙河南路以东,海河以西,南运河以北围合出的三角形用地之中,基地距离天津城市中心约3km,靠近津门故里、天津之眼等景点。用地东北面靠近海河、西面靠近新建居住区、东面紧邻南运河,因此西侧成为了方案的唯一潜在入口方向,而滨河、近景区的空间区位也使得其成为了游览地点的近似地理中心,其面临的城市界面呈现出上文所述的复合城市界面特征,同时周边的文化性、艺术性空间也使其具备了以文化为核心进行空间整合的潜力。
Spatial Integration Strategy
在策划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整合策略在于滨水朝向的视线整合、景区一侧的文化消费整合、社区方向的自发参与整合,并通过三类整合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出大于三者之和的更为复杂而精彩的文化向心作用。
在滨水界面,方案需要具有二元性,即作为用地一侧的亲水滨河步道,同时也作为用地对岸的文化活力展示界面。一方面整合了滨水活动要素,一方面创造了公众景观要素。
在社区活动界面,方案需要体现出良好的公共活动效应与空间渗透效应。在流线组织与功能排布上,需要因循该功能,为其创造包含独立与交互二重活动特征的空间,因此初步计划将这一需求以下沉广场、景观步道、滨河广场等空间形态元素满足。
在景区界面上,由于景区位于用地的正北侧,与之相接壤的场地缺乏与空间主体的关联性,需要通过文创商业形成场地与景区界面之间的过渡。
Integrate and Refine Logic
更进一步对三者进行归纳,可以规划出室外、室内两条核心整合路径。设计希望以具体的空间设计要素控制各个界面人群的活动类型以及行为模式,并通过两条线索的相互渗透形成多元而精彩的整体空间体验:
通过三个主要功能体量室内视知觉感受的统筹以及功能活动的需要,将室内空间分为内向展厅、外向展厅、文创商场三个主要功能,分别服务于观展人群、周边居民以及景区游客三类目标群体;室外功能则依附方案的文化小户型,产生与各向景观的良性互动,以此来引导人行的渗透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相邻室内空间之间都存在与室外重要景观进行视觉、尺度互动的室外空间;室外空间也绝不是简单的景观性、广场性空间,而是通过透光屋面、片状墙体的空间划分,以及滨水平台、景观广场的引导,承载公共活动、文创集市、室外展览等复合文化活动。
整合的内容来源于三个在使用性质、活动人群、空间需求各不相同的复合城市界面。由于界面之间的矛盾与隔离特性,这三个界面满足前文所定义的复合城市界面属性。另外依据总体的空间区划分析以及功能组成分析,可以发现在用地周边甚至天津中心城区的范围内,缺乏综合性的文化功能场域,进行以文化属性为核心的向心性场所。
本研究以空间整合视角下文化综合体对复合城市界面的重塑与优化为题,将这一类型建筑的形态构成元素、空间操作范式、整合因素回应等内容通过例证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同时以其在具体方案生成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其实践可行性与空间效能。
最终呈现的成果虽然尚存较多不足,却大体完成了以“文化向心性”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的“空间整合”,是一项较细致与完善的研究型方案,也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设计之初对这个方案的预期,给自己的硕士设计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感谢我的导师荆子洋教授对本方案的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