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 MAD公布首个建成公租房项目

MAD MAD

作者:MAD

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

中国北京

2014-2019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CBD。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总住户达4000户。项目于2019年建成后,屡次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目前入住率已经超过七成。

调整大小 01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ArchExist.jpeg

MAD建筑事务所从2014年开就始进行社会住宅研究,以“社会住宅的社会性”为议题,调研各国社会住宅的历史发展和设计。马岩松也曾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任教时,以此为课题发起讨论,鼓励年轻学生对理想居住展开想象。

调整大小 02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Tian Fangfang.jpg

同年,北京市保障房中心邀请MAD设计百子湾公租房。作为事务所的第一个社会住宅项目,MAD希望能够在具体实践中突破常规,用设计推动中国社会住宅创新,让空间和建筑服务于人,庞大的社区消融于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唤醒住宅的社会性,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关于居住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调整大小 03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Tian Fangfang.jpg

开放街区
打开社区围墙,引入城市道路。12栋住宅楼分成六个组团,一个大地块被拆分成六个小街区。首层临街空间作为生活服务配套,将引入便利店、咖啡店、餐厅、幼儿园、便民诊所、书店、养老机构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城市尺度更加宜人。

调整大小 04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Zhu Yumeng.jpg

立体社区

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调整大小 05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CreatAR Images.jpg

漂浮花园

除了二层“飘浮”公园外,MAD在首层、建筑各个错层、半开放灰空间以及屋顶都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观,在城市中心较高密度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中,也保证绿化率达到47%,让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

调整大小 12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Xiazhi.jpg

调整大小 06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ArchExist.jpg

阳光权

在较高容积率同时户型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每个房间满足东西南各向的日照,设计采用三岔式的楼型,将走廊设置在北边,保证每家每户都有阳光照射,同时走廊也提供了保暖功能。

调整大小 07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CreatAR Images.jpg

山形围合

建筑平面呈Y字形,且顶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建筑群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形。楼与楼的连接组成一团团半围合式空间,宜人的尺度为空间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及归属感。建筑简洁的白色立面、起伏的山形屋顶丰富了城市天际线。

09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Tian Fangfang.jpg

08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ArchExist.jpg

户型设计

百子湾公租房主要有40平方米、5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面积的六种装配式户型、四种超低能耗户型。室内采用轻质涂装板作为分隔墙体,便于检修,也为之后装修改造提供便利。

调整大小 11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Tian Fangfng.jpg

产业化 & 环保节能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达到了80%以上的产业化生产,建筑结构单元、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体系,皆为工厂预制,高效环保。建筑模块都是工厂做好,再运输到项目基地安置,减少工地施工带来的污染。装配式建造可以降低造价,并提高住宅建设质量。

调整大小 15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MAD.jpg

社区内有两栋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又被称为“被动式住宅”)。此类住宅采暖制冷能耗低,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高效的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同时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

调整大小 16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MAD.jpg

参与百子湾公租房的设计引发MAD更深入思考中国居住问题。马岩松在《人民日报》报道中表示:“无论是一个这样的住宅社区,还是城市中的大剧院、美术馆,项目的成功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的关怀。”

调整大小 13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Zhu Yumeng.jpg

中国的现代住宅区规划始于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受到了苏联“微型住区”的影响,尺度大且封闭的“单位大院”成为了中国城市居住的基本形式,大院的模式也延续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90年代的住宅商品化浪潮推动,住宅成为了批量化生产的定制商品。

人,本应是居住的最核心。居住关乎生活尊严、社会公平。百子湾公租房提出保障房社区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通过立体社区引入街道,同时最大化绿化空间和公共配套,并将朴素美学和人性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住房精神的核心,是迈向理想居住的一种探索。

调整大小 14_MAD_Baiziwan Social Housing_by Zhu Yumeng.jpg


项目图纸

△项目插画图

△总平面图

△轴测图

△功能分区图

△分析图

△模块结构示意图

△A1户型轴侧示意图

△E户型轴侧示意图

△Y1轴侧户型示意图

△Y2户型轴侧示意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类型:社会保障性住房

总建筑面积:473,346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303,351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69,995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刘会英, 傅昌瑞

设计团队:何晓康, 郑程文, 尚立, 徐琛, 李广崇, 王德元, 郑芳, 童尚仁, Mujung Kang, 张庭辅, 张龙, 张凯, Kazushi Miyamoto, Yukan Yanagawa, 余志鹏, Tomasz Czarnecki, Davide Signorato, Natalia Giacomino, Sear Nee, 袁轶雯, Steven Chaffer Park, Dookee Chung, Hiroki Fujino, 姜雪竹, 陈璐曼, Dina Khaki, 杨雪兵

业主: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施工图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设计: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标段施工单位: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标段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英诺威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0条评论
MAD MAD

作者:MAD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