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设计的视角发生了哪些转变,创作是否还保持一以贯之的语境,专业性与时代性如何更紧密的结合等等,这是本届设计周抛出的种种议题。1月8日,第三届gad设计周在杭州华和总部大楼如期开幕,本届设计周以“7日展览+2日论坛”的形式,呈现gad2020年的创作成果,归纳为都市公建、复合型社区、中小型建筑、乡村复兴等几大主线,以多维度、多视角、多类型表达gad基于当下时代背景的设计价值释放。
设计周七日展览共展出三十八件作品,从gad 2020年度的二百六十余项设计中遴选出来作为典型代表,以模型、效果图、分析图及视频的方式全面展示方案作品及思考过程。两日论坛共分享十八项方案作品,以设计创作思路为脉络,总结、回顾方案过程的思考与疑惑,并期待引发更广泛且聚焦的探讨。
gad向来注重对设计师梯队的培养,设计周则是设计师们一次与外界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交流学习的难得契机。两日论坛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刘宇扬、张斌、张雷、丁洸、付伟、何剑英、宗卫国等多位嘉宾莅临现场,就当下时代背景、设计赋能与市场结构等层面对分享作品提供前瞻性及专业性的点评。
01
部分方案作品
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
项目地点:浙江,湖州
项目规模:240752 ㎡
岭南某山地酒店
项目地点:岭南
项目规模:19237.8 ㎡
杭州地铁(10 号线)小学院路站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项目规模:2490.2 ㎡
富阳三江水舍度假酒店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项目规模:16000 ㎡
威高临港健康城湖边婚礼堂
项目地点:山东,威海
项目规模:202 ㎡
大冲村佛教文化园·光之寺
项目地点:浙江,湖州
项目规模:3000 ㎡
余姚阳明古镇山后地块
项目地点:浙江,余姚
项目规模:85000 ㎡
韩美林美术馆
项目地点:北京,通州区
项目规模:10000 ㎡
重庆人和街小学地铁上盖
项目地点:重庆,渝中区
项目规模:13000 ㎡
前海桂湾九年一贯制学校
项目地点:广东,深圳
项目规模:95500 ㎡
中节能·之江华座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项目规模:400000 ㎡
泰安九女峰民宿
项目地点:山东,泰安
项目规模:2216 ㎡
小和山项目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项目规模:44600㎡
昆明抚仙湖·山语院
项目地点:云南,昆明
项目规模:60388 ㎡
南太湖长东片区未来社区
项目地点:浙江,湖州
项目规模:305000 ㎡
02
嘉宾点评
DAY ONE
公建日嘉宾点评(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城市建筑是什么?我们在做城市建筑设计之前,首先应该思考城市建筑在城市中的角色。对于体量特别大的城市建筑,我认为设计不应单单从建筑形态、材料、空间思考切入,而应该首先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或许可从城市类型学和城市业态两个层面出发。
就城市类型学来说,横向对比欧美发达城市的面貌,比如美国纽约:办公区域以独栋高层、超高层为主,组成开放的街区系统;美国西岸则呈现园区式与普通社区共存的肌理,不同的城市面貌形成反差。新的城市空间不断涌现,怎样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创造真正的城市空间、城市生活?我希望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并得到回答。另外,就城市业态来说,在大型城市公建里面如何通过策划、运营和空间营造去导入新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这同样值得探究。我很难想象未来城市中满是这种纯办公空间,这本质上跟十几二十年前的兵营排列式房子没有差别。
对于新城环境,我认为建筑的策略应该是去创造过去、现在、未来不同的层次感。但是建筑设计又是存在局限的,最终如何本质上去影响城市的生长形态和结果,可能要上升到城市规划层面,背后涉及经济逻辑等理论支撑。
张斌
致正建筑工作室 创始合伙人 | 主持建筑师
我发现一个现象,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项目,会强调新城面貌的多样化呈现,尤其新城项目会给到设计团队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和空间去实现这种多样化。而以开发商为主导的项目,则更加突出开发商本位的主体性特征,可能体现在以销售为导向或者总部办公的品牌特性等核心诉求。无论是多样化还是主体性的设计表达,我认为都要求建筑内容要承载得了建筑形式所展现的雄心,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对于文旅类型的项目,设计师可能会要面对十分模糊、抽象的设计前提。通常这类情况,我特别认可先明确设计前提,再深入具体设计的工作流程,前期应对项目的文化、历史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否则可能导致设计的空泛化。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有这样一个文旅项目,我会首先对该场地的变迁进行细致挖掘,更强调对原始场地格局的回应,因为格局关系的高历史关联度可能会使设计更具内在支撑力。
我对比较特殊的项目类型非常感兴趣,结合存量时代的社会背景及纷繁复杂的城市条件,重庆确会诞生一些比较独特甚至奇观性的,例如可以容忍巨大高差存在的建筑,而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就难以产生。其实不仅在于特殊性,如果建筑能够对城市有所贡献,例如为城市保留公共性的空间,就会滋养出更多的丰富性。
张雷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城市中心的开发项目,需要放大维度与尺度,跳出地块价值和产品利益,研究局部区块和城市文脉在更加广义层面的联系。对于像上海、杭州这些大都市核心区域的开发,项目周边往往有各种丰富的城市人文资源,地块未来价值需要更有前瞻性的评估,新的开发体量和密度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大尺度开发对周边小气候的影响因素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项目的视野应超越基地和环境、产品和形式的框框,创造更具有开放性和吸引力的公共场所。
最近一段时间网红建筑频繁成为大众传播的热点,作为改变行业生态的客观现象,我们不能用传统建筑学的视角去看待。一些网红项目出现在乡村,很快成为乡村复兴的抓手,我很认同用小动作激活大环境的手法和策略。我们有大量的乡村项目在等待好的设计介入,我认为乡村项目最需要重视的二点是在地性设计策略和建造过程的品质把控。一方面,深入研究在地性策略会让新的乡村建筑看起来依然自然质朴,有些新建筑看起来很好很精致,但是和村子里的其它房子、环境有点违和,没法做到相得益彰就会有缺憾。另一方面,新的思想和理念需要通过建筑师的工作带到乡村现场,比如工业化甚至数字化等新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建造质量和精致程度的示范作用,对乡村来说比风格样式更加重要。
DAY TWO
住宅日嘉宾点评(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丁洸
万科 杭州公司合伙人
我们都相信设计能创造价值,但有个重要前提,就是项目的商业模型是否成立。小面积、高单价,成不成立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即使没有限价,不计成本地兑现出来后,也要明确清楚,不同大小户型的客群住一起是不是合适,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我建议,不仅把物理性的硬件营造作为项目落地的基本功,体现在比如光鲜的材料、空间仪式感上,还可以顺着文脉想想是否有崭新的表达方式。如果场地原本非常有市井的气息,那你愿意把这个项目变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吗?这可以是一种策略,处理跟城市周边微型空间的关系,让整个区域的人以某种方式参与进来,客观地影响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感知。人家会觉得,周边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整体往上走了,底线抬高了,就是这么一点点提升的过程。不光是为了让买了房子的人说好,从项目的完成度和长期使用后的真实状况来讲,让更大区域范围的人都说好,这才是项目非常重要的边际意义。
付伟
仁恒 上海公司副总经理
今天探讨到两个不同的题目,第一个是未来的城市更新怎么做,第二个是未来的新城怎么做。如果城市规划或建筑规划不符合开发逻辑,就是一场灾难。保留城市记忆也好,满足商业、艺术、文化、教育、办公等城市功能也好,塑造城市精神也好,都需要符合房地产开发的经济逻辑,不是单纯在空间和造型上标新立异。一个成功的开发项目不会只是所谓的“网红”,它首先要能完成投资者的经济价值。这里面有一个观点,可支付的住宅很重要。当客户支付不了这个成本的时候,我们设计的初衷就会出现巨大偏差。
从开发商的角度,我们在运营过程中能得到很多客户反馈,但说我们代表客户的判断一定是对的吗?也不一定。从设计师的角度,只要客户能深度理解你的产品,你的价值观就可能会被采纳。新城的项目就是在探讨如何引导未来客群的生活习惯。设计若有足够的力量,就能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铺路石。而完成这些,需要有着实远见的政府领导者,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者,也离不开追求创新的设计师和持续升级的建造者。
何剑英
融创 东南区域集团住宅产品中心总经理
住宅市场有起伏,越是艰难的时候我越是跟团队说,困难对有实力的人意味着机会。从设计端来说也是如此,在这么严苛的市场条件下,到了展现真正设计水平的时候。原先如果建筑有缺憾,还能用景观或者表皮修饰一下,现在需要从建筑设计本身提供一个专业的解决方案,在更有限的资源下提供更好的空间。从更综合的产品维度,甲方也需要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匹配更好的服务,让这些空间在未来真正被客户使用时更鲜活。
甲方有各种各样的,也有不那么专业的,比如提出要“五颜六色的黑”,那么设计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甲方实现一个基本的解题方案,而是从更专业的角度出发,为最后的使用者(客户)提供匹配其未来生活需求的产品,这才是我理解的职业建筑师的作用。在设计周上每年都能看到年轻的团队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这不是“血汗工厂”、螺丝钉式的工作环境可以产生的,对我们的触动也挺大的。设计端所在坚持的,我们会有共鸣、有反思。开发商跟设计方应该互相勉励,以项目为载体,不仅为我们的单一客户服务,而是可以更多的去影响这个行业,影响这个社会。
宗卫国
万科 南方区域合伙人
我们几位从某种程度代表了客户的视角。那么我们在评价一个设计的时候,其实会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它的解决方案与需求的匹配度,二是这个解决方案的巧妙性和设计感。有的项目本身条件比较严苛,就更需要思考,哪些是作为核心值得保留的,哪些是可以做退让和进行优化的,不然未来实施落地的时候难以完全呈现出来。
我一直认为,要产生一个好的产品,甲方和乙方的作用各占一半。双方最好理念相同,但激烈的碰撞也必不可少。甲方天生对市场比较敏感,我们其实比较希望看到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如何分割、互动,利用配套提升整个项目的价值。我比较建议把外向的或者内生的功能结合进公共空间,否则这么好的空间人只能穿过,不能长期停留使用,就没法充分体现方案的价值。社区的公共性方面对住宅是有赋能和溢价的。空间加配套和服务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我们也在研究、扩充相应的产品线体系。
结语
gad设计周历时三届,逐渐从内部的思辨与总结演变为以开放性命题和多样形式结合的内容,探讨范畴从建筑学本体拓展至社会文化现象及地产市场结构,思考角度从创作客体拓宽至业主方、使用者及城市空间,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设计周作为发声媒介多维度、开放性的价值导向,鲜活诠释了gad创新突破、包容多元的企业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本届设计周圆满落下帷幕,至此,诚挚的感谢每位嘉宾的点评和鼓励,期待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