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ults are only kids grown up, anyway.
不管怎么样,大人不过就是长大了的小孩。
华特·迪士尼
如果说艺术家的灵感可能来自于窗外一朵偶然飘过的云。
那建筑师的灵感就要来自于正午12点整刚好飘到窗户的黄金分割线并与太阳入射方向相交展现了红心向阳预示着未来蓬勃发展的那朵稳重大气的云。
每次的建筑方案汇报都像是一场大型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思想交流会暨当地历史文化发掘保护研讨会。
你以为建筑师们一抓一大把扑簌簌往下掉的那是头发吗?
不!那都是忧国忧民的缕缕思绪啊~
但问题是,我们都忧虑焦虑过虑成这样了,为啥还是没房没车没中标呢?
肯定是上天嫉妒我们这种又聪明又努力的人。
说正经的。
很多年前非标君去帮人围标,委托人说你随便瞎做一个就行。
然后,瞎做的这个就中标了。
其实瞎做中标这事儿也不算稀奇,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从废纸篓里捡出来的悉尼歌剧院。
如果说不符合现行规范和主流认知的设计就是瞎做的话,那么1889年的埃菲尔、1925年的格罗皮乌斯以及1969年的皮亚诺和罗杰斯都是在瞎做。
如果说不管不顾随心所欲的设计就是瞎做的话,那么1950年的柯布西耶、1982年的哈迪德以及任何年份的盖里都是在瞎做。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执着于去做别人眼里正确的事,而忘记了什么是我们心里真正想做的。
好,鸡汤到此为止,多喝没营养。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工作室,我们绝对不会鼓励大家都去放飞自我瞎做设计的。因为就算你在成为哈迪德之前还没有饿死,估计也会被甲方打死。
何况你还没有一个富豪爹。
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在“正确”的建筑设计里保持一点“瞎做”的心态。
看下面这张草图,粉嘟嘟的米老鼠,幼儿园大班水平不能再多了。
但这玩意儿建成以后长这样——还敢再正常一点儿吗?
而米老鼠草图对应的空间是这样
毫无疑问,这个米老鼠中庭就是建筑师“瞎做”的。
这个建筑是CEBRA设计的
丹麦欧登塞HF & VUC成教中心。
先别管米老鼠,我们来做一个“正确”的教学楼。
确定建筑体块
既然项目位于铁路博物馆旁边,邻居又都是港口和工业区这类硬汉。所以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建筑体块因形就势做个大大方方的直角梯形最稳妥。按照建筑的面积要求和当地限高合理规划层数,一切按部就班。
打开灰空间呼应环境
面向城市与港口切出室外平台、入口处切出灰空间来吸引人流、融合环境。这也是很形式正确的体块设计方法。
然后在里面排功能加交通
金属拼贴风修饰立面
周边环境满满都是工业风的味道,那我们的立面也随大流,这肯定不会错。采用极具金属感的铝盖板和半透明效果的铝网格板交错拼贴的工业风,简洁大气不造作。
至此,一个公众眼里“正确”的教育建筑就完成了。
下面要进入“瞎做”阶段啦。
首先,我们要找到哪个地方可以瞎做而不被甲方打死。
什么教室办公室报告厅肯定都没戏,换句话说,越没用的空间越适合瞎做。在这个建筑里,最没用的就是中庭了——那就选它吧。
既然摆明了是瞎做,那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所以,建筑师选取了和成教中心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米老鼠作为造型母题。
为什么?
不为什么。
只要你愿意,把米老鼠换成唐老鸭孙悟空小猪佩奇蜡笔小新都无所谓,你高兴就好。
但是直接画上个米老鼠肯定也不行,还需要对米老鼠进行抽象处理,转化成可用的建筑元素。
当然,抽象提取又是一个没谱的坑,怎么提取也都行,最后还是选一个你喜欢的就好。
然后我们就把这个从米老鼠鼻子上抠出来的图形作为元素模块,从二层中庭开始摆。
摆的时候有个小技巧,为了获得最大的活动边界,所以选择对角线摆放模块。
元素模块在各层被方形中庭切割,留下实体部分作为平台,中庭空余部分形成不规则的小天井。
接着往上布置三四层的平台。
还是用这个米老鼠元素。
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通高空间,三四层模块根据中庭的几何中心中点依次逆时针旋转90º,也就是最大限度的交叉布置。
平台布置好之后还要整体修理一下——将三四层模块进行平移,微调圆形与椭圆形的大小。
为什么要微调呢?
因为不论再怎么瞎做,中庭的属性不能改变。
所以要保证模块交错后仍有四层通高的天井,不仅是将阳光引入首层活动空间,更是保持建筑空间原有的通透感不因多层平台的加入而削弱。
至此,米老鼠中庭算是可以完工了,
但设计还没有结束。
你说你做了一个这么可爱有趣的大中庭,可大家一进门还是直奔楼梯间,那不是白做了吗?
所以,为了让大家进门后可以直接来到中庭愉快的玩耍,建筑师在首层中庭里做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台阶。
圆形大台阶具有向心性。人在大台阶上能与与周围活动的人群产生视线上的交流,吸引人流进入中庭活动场地。
最后,将除中庭外的公共空间全采用弧形元素与米老鼠中庭统一起来,打破原本正交的空间秩序。
并在公共空间中加入各层走向不同的公共楼梯,让人在活动空间中不受方向指引的限制。也就是说,这些楼梯想怎么绕怎么绕,反正也不负责疏散。
至此,这个拥有米老鼠中庭的教学楼才算彻底收工。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抑郁的根源就是rumination,指反刍型思维。
指的是永远只在重复思考同一类问题,陷入了思考的死循环,然后扑簌簌的掉头发。
比如你反复问自己:
我要做个什么样的方案?
甲方会不会喜欢?
方案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别想了。
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就用你9年义务教育+3年高考+5年本科+2.5年以上的硕士博士论文+n年工作经验积累下来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去给甲方一个“正确”的专业答案。
剩下的部分,
如果甲方不care,那你就瞎做吧。
如果甲方care,那你就让甲方瞎做吧。
毕竟,瞎做一时爽,一直瞎做一直爽。
甲方和你,谁爽不是爽?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案撰写和指导
本文图片[1][4][5][6][7][8][9][10]
来自https://www.arch2o.com/adult-education-center-cebra/#!
[2][3]来自http://www.baiducom/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就是这么喜欢你的文笔,幽默中不缺乏理性。嬉笑间尽显才华
瞎做一时爽,一直瞎做一直爽。 甲方和你,谁爽不是爽?
你等着吧!待会迪士尼就来告你了!
加班一时爽,一直加班一直爽
回复 Anyewing: 哈哈哈
拖图一时爽,一直拖图一直爽
拖图一时爽,一直拖图一直爽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