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我有多喜欢设计,就有多讨厌画图

2018.08.20 | ,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梁宇珅
原文链接

福克斯有部老电影叫《上班一条虫》里面有句经典台词:

人被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待在狭小的格子间内,对着计算机屏幕坐上一天又一天。

Human beings were not meant to sit in littlecubicles staring at computer screens all day


至少对于我来说,一个设计周期里的状态基本上就是——

起起落落

落落落落落

落落落落落落

落落落落落落

落落落落落落落

“起”的那两下大概就是刚拿到任务书的时候,满脑子火花乱飞脑细胞互掐创意跟喷泉似的往外冒,一分钟出了八个方案还想再倒贴两个。

这是在“设计”。

根据我多年经验,这个过程最多不会超过两天。

然后就会进入无休止的画图画图画图画图画图画图画图画图......的过程,其中还会不定时受到某种被称为“甲方”的生物的改图攻击。画图的时间越长,最初的那点儿创意灵感就会剩的越少。

什么叫“dead line”,就是什么时候给自己画shi了,什么时候就可以交图了。

总之就是,

设计能让我思考,而画图只会让我停止思考;

设计能给我快感,而画图只会让我想快点儿干;

设计让我有了推倒世界的梦,而画图只会让我认清自己被世界推倒的命。

真的!

我只想做设计!!

不想画图!!!

我只想用图纸来表达我的创意,不想用来解释那些傻得冒泡的杞人忧天或者鸡毛碎皮!

任何一个伟大的创意都不是用图纸质量或是数量来衡量的。悉尼歌剧院草图中标的这锅老鸡汤我就不再炖了;不会电脑的盖里和坚持用水彩画做方案的霍尔也算人生偶像了。但我最中意的是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名言:

"如果有喜欢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同理,如果有好的创意,就把它设计出来,画图的人总是找得到的。

比方说,我想设计一个圆圈建筑,让我殚精竭虑的应该是我有多少种方法来设计这个圈,而不是还有多少张图要画。

比方说,我可以让这个圈

——浮起来 


纪念指环

2014年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一座国际纪念碑现正屹立在于二十世纪建成的国家大墓地旁边。由于纪念馆看上去像金色的戒指,因此也被称为纪念指环。

建筑师把椭圆的戒指一样的圆环直接落在微微起伏的丘陵上,建筑嵌入大地的一侧,高度显得低矮,避免破坏附近烈士陵园的氛围。建筑的另一侧随着地形的变化悬空于地面,以收纳更广阔的纪念景观。

水平既是平衡的标志,也是永恒的象征。同时,环型的平面直径三分之二扎根于土地,在山坡比较陡峭的部分则将其自身从地面分离。这种悬挑的做法提醒着我们,和平一直是脆弱的,一旦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战争和死亡就离我们不远了。

在纪念碑里面,光线从500片镀金的金属板表面反射到四周,上面写满了579,606 名參战人员的姓名。它们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没有任何国籍、等级或信仰的区分,从今往后在共同的人性之中团结一致。


肯尼亚旺加里·马塔伊纪念馆

这座建筑向人们揭示了旺加里·马塔伊的生平,讲述了她为人权、环保和和平作出的贡献,并为所有肯尼亚人、非洲人乃至全世界的人类提供了共同体验学习的场所。

与刚才纪念指环的手法一样,建筑师把环形的建筑直接落在有高差变化的地形上。考虑到场地坡度比较平缓,建筑师还在圆环较低的一侧挖了水池来增强圆环的悬空感。

说到悬空感,其实就像烙饼一样,两门都要脆。众所周知,一个圆环如果放在水平的地面上,站在外部的观者只能看到圆的边缘,不能看到园的内部,也不能识别出圆环的特征。

只有在视点高度上进行突破,以俯视的视角观察圆环时,才能看到圆环的特征,即同时观察到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当然,没有直升飞机的帮助,不是每个游客都能或得鸟瞰视角的。这时如果借助地形高差,让观者从下方仰视圆环的一端,也可以同时看到圆环的内部和外部。

建筑师让圆环悬空感的目的正是如此:让圆环看起来是圆环。

事实上为了把这个想法做完整,建筑师特地在悬空处安排了路径,让游客获得最好的欣赏视角。游客若想进入建筑,先要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进,在圆环的下部穿过,之后才能从内部庭院进入建筑的主要空间。如此,随着游客在规定路径中的前进,可以把圆环的内外空间感知完整。顺便呼应建筑的主题:人类共同的学习场所。

再比如,我还可以让这个圈

——跳起来 

就是把圆环本身进行扭转,让观者站在侧面就可以同时看到圆环的内外。其操作犹如甩面表演,让圆环跳起舞来。如果做得极致一些,还可以多环体进行扭转形成莫比乌斯环。


台湾无限循环形混凝土纪念碑

纪念碑为纪念外祖母而建。作为家中独女,建筑师的母亲想通过独特的空间体验表达她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讲这个关于母子情的纪念碑前,我想先说下今年暑期热映的皮克斯动画短片“包”。短片讲述了母亲和儿子bao的故事,母子的关系经历了儿时照料、青春叛逆、长大后反向关怀等多个阶段,二人关系多次反复,最终相互理解。

显然短片编剧与纪念碑作者对母子情的理解是相似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母子既需要相互依托也需要保持距离,即使暂时出现矛盾也不能打破亲情的纽带。纪念碑舞动的圆环想表达的正式这种充满反复的母子关系。

舞动的混凝土莫比乌斯环正式对母子亲情纽带的写照,无限循环又反转往复。


德国团结纪念碑

纪念碑为弥合东西德统一后,仍然存在的社会伤痕而建。建筑师使用扭转环状飘带,在场地上形成了三种属性不同的空间。

第一个是展示空间。

飘带高高翘起的一侧被向下弯折,形成完全围合的密闭空间,用来给游人展示东西德历史。

第二个是檐下空间。

建筑面朝大海,金属飘带从空中飞过,在下方形成半围合空间,给过往的游客提供远眺的景框。


第三个是平台空间。

飘带接地的一侧坡度非常平缓,在广场上形成汇聚人流的舞台。

由此,一个飘带形成三个空间,进而引导了三种行为:重识历史、展望未来、共享舞台。而这一系列行为,正是弥合东西德经济、社会差距问题的关键。

再再比如,是不是还可以让这个圈

——转起来?

把交通空间像拧花卷一样做成螺旋的环形,组织建复杂功能的同时,还能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


俄亥俄州退伍军人纪念馆

为退伍军人而建的纪念馆,这里将作为举办各种画廊、教育和交流的空间,并将在此为俄亥俄州退伍军人服兵役250周年的活动纪念。

这个案例在以前的文章里出现过,这次只介绍下它的环形交通空间。

建筑由一圈又一圈卷在一起的环形空间组成,从平面上看与花卷十分相似。环形坡道一点点上上向上上升,在屋顶形成巨大的露天舞台,用来开展大型纪念活动。


英国国家大屠杀纪念馆方案

为纪念二战期间被纳粹迫害的人而建。一条环形坡道从室外开始,一边旋转一边缓缓通向地下。

环形交通的内部围合出充满阳光的中庭,中庭又被玻璃屋顶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


上面的中庭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毕竟屠杀纪念馆的主题过于沉重,那些以家庭为单位来参观的人们,可以让孩子在这里放松心情。纪念馆的空间属性与儿童的天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随着坡道的继续下降,游客会来到椭圆形的纪念厅。阳光透过布满三角形网格的天窗洒下来,显得格外的斑驳。

更为精巧的是环形交通空间与屋顶留有狭小的缝隙,缝隙中的光线与不落地的坡道外壁结合在一起,在纪念馆的中心形成了半限定空间。

从视觉关系上来看,上下都留有缝隙的墙壁虽然对周围空间产生了限定,但并没有限定死空间的流动性。身处于外部的观者既可以看到内部的空间,也可以看到内部人的行为。半限定的空间把选择权交还给了参观者本人,他们可以选择冷眼旁观也可以选择参与其中。毕竟只有发自内心的纪念才是有效果的。

在这个案例中,建筑师通使用不断螺旋向下的环形交通空间,巧妙的把建筑的地下部分分割成上下、内外等感受不同的纪念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的心理需求。

再再再比如呢?

聪明如你,肯定还有好多奇思妙想盎然生趣——只要不需要画图。

当然,我不是说设计本身不需要画图,而是说把设计师从繁冗的图纸堆里解放出来,去实现那些只有设计师才能实现的价值。

也不要以为我在痴人说梦,想想二十年前的建筑师还在用手绘效果图,你就明白社会发展的趋势亦是将设计师剥离技能而趋向本能——本能的去观察生活、改善生活、创造生活并吸引那些天然的喜爱。

我希望任何建筑作品在被评价时,都是因为其设计的光亮而不是图纸的数量和施工的质量。

我是设计师,不是画图狗!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修改指导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3条评论
徐大宝
徐大宝 2018-08-23 07:50:20 回复 0

小助理就是帮画图那位(*꒦ິ⌓꒦ີ)

不放豆芽
不放豆芽 2018-08-21 09:41:11 回复 0

光想?

xxxxxx SkyFall ▍
xxxxxx SkyFall ▍ 2018-08-20 17:48:02 回复 0

光想?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梁宇珅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