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木心是谁?
你可能会说,不知道。
如果提起一首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那就是由木心创作,刘胡轶作曲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满,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他就是那个临终前说着“风啊,水啊,一顶桥”的诗人、作家、画家。
他就是那个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成就一座美术馆的孤独清高了一生的人。
论·生活
木心——
“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他说,
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
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
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建筑的生活性来源于空间的不确定性。
空间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多样性和戏剧性的转化之间。
自栈桥走进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将室内的孤寂与室外的喧嚣分隔。
透过幕墙,我们仿佛能看到室内天窗洒下的光线,
又可以看到反射在幕墙上的室外的湖岸景色。
这种看似分隔的设计反而让你产生若即若离之感,
内与外,进与出,都在一念之间。
当你在犹豫中走进室内,
此时回头一望,刚走过的栈桥在水面上无限延伸。
栈桥与山、与水、与天色连成一片,融为一体,
空间互相转换的戏剧性是生活的源泉,
当你站在其中,前后回顾,或,左右张望,
室内外的界限就此而变得模糊,变得自然。
论·时间
木心——
“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无惧时间的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人。
时间会让一切成为过去,让一切伤痛慢慢抚平。
光是表征时间流逝的对象。
有光的地方,就有时间。有时间的地方,就有空间。
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变化,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
进入大厅,抬头,
顶上透光的玻璃屋顶静静地洒下一缕缕阳光,
投射到墙面上,留下深深的阴影。
整个空间处于一种洗练的灰色光影之中,展现出极为静谧的空间氛围。
随着时间推移,光线似乎在叙述着光阴的流逝。
让参观者的心情开始沉静下来。
没有光作用的建筑,空间就会失去生命。
没有时间作用的光,空间就会失去活力。
通高的大厅,从一开始,
就把人引入一种静谧的空间氛围中,
空间不再注重装饰和色彩,而是强调光与影的视觉冲击。
明与暗、黑与白,
空间幽静而洗练,人们静心而内省。
论·生命
木心——
“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在这个世界上,
真的很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
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
木心就是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忙着活,就不断往前走,进入另一片天空。
自大厅前行,转入第一个展厅,
展厅一侧有一道引导性很强的直跑楼梯,与第二层的主题展厅相连。
既是对游客的暗示,又是空间的顺延。
顺着光线的明暗交替到达第二层,不断穿梭于展厅与自然环境之间,
展品所呈现的主题与人的精神需求达到平衡。
忙着死,就不断终结行程,返回到生命的起点。
自二层的展厅回到一层,光线的不断减弱暗示着新序列的再次展开,
走完最后一个展厅即可以沿一部旋转楼梯到达负一层。
正当迷惑在旋转楼梯之下的空间之时,所见之处竟是一个水院。
生命,本来如诗如画,没有必要活的那么复杂。
论·纯粹
木心——
“美学,是我的流亡。”
对于木心,他只想永远站在美的一面,活得干净一点。
他人的生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自己的生活,对他人来说也毫无意义。
木心的生活才叫纯粹。
光线作为建筑材料,可以让人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
隔离出一个片静的净土,从而成为人们心灵的庇护。
引发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沉思,完成人类本真自我的回归。
所以说,
空间的纯粹基于生活的纯粹之上。
用最本质的建筑语言来构建空间;
用最简单的建筑语言来叙述建筑。
论自由
木心——
“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
他说着“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然而他的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脚步都走的坦荡。
这或许就是他来自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崇高信仰。
自由空间就是在建筑功能交替出现的间隙,都会以片段的形式存在的场所。
位于建筑二层末端的大踏步的休息室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空间。
走在这里,
你可以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你可以取一本书开始阅读;
你可以与旁人进行交谈。
空间的自由带来心灵的自由。
坐在这里,你可以隔着巨大的玻璃幕墙,
看到一个充满意匠精神的院子,
深沉、静谧、让你能够沉静下来,
开始冥思。
整体来看,木心美术馆的展厅流线顺畅,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明,流线中也不乏停歇观景的空间,积极回应着大自然优美的景色。
但也仅此而已了。
从建筑上看,这实在不是上乘之作。既无贝聿铭的精致巧思,也无当代建筑的观念更新。
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木心所说,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最好的艺术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因为一座建筑遇上一个人,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建筑,
都是幸运。
感谢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standardstudio
很奇怪,我都是先了解了人,上大学后学了建筑学才知道他们的建筑,木心是初中时读陈丹青的书了解到的,贝聿铭是从北京香山饭店开始了解到的,初中时杂志上有篇文章介绍了香山饭店的屏风对空间的分割(虽然没有看懂,但印象极深),而王澍则是当年获奖的时候看电视新闻了解到这个人。大学学了建筑学才发现,有些东西,是命
哈哈哈
回复 Sun: 我们找了一个月了,好像没有
请问有人有木心美术馆的su么
请问有人有木心美术馆的su么
建筑
会
木心是美术馆的灵感来源,美术馆是木心的思想表现。
我会因为一座建筑爱上一个人
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也可设计出好的建筑。